蒼梧縣:推行“五+”産業扶貧模式助力脫貧攻堅

發佈時間:2019-11-29 10:37:07 | 來源:中國網·中國扶貧線上 | 作者:徐穎嫻 鐘斌明 | 責任編輯:王虔

關鍵詞:貧困戶,扶貧,發展,模式,産業

 中國網/中國扶貧線上訊 “流轉家裏的土地不僅有租金收,每個月在農場幹零活還有2000塊工錢,比我自己種地收入高多了!”説起現在的生活,廣西壯族自治區梧州市蒼梧縣旺甫鎮鶴洞村的貧困戶禤火蘭難掩心中的喜悅。

近年來,蒼梧縣立足産業優勢,以發展優質稻、柑橘、茶葉、豬、松、杉、香料特色産業為主線,積極探索推行“五+”模式,走出一條以特色産業發展為杠桿的産業扶貧之路。

合作帶動扶貧——實行“合作社+貧困戶”模式。該縣選擇有實力的農民專業合作社作為委託經營主體,吸納扶貧小額信貸,幫助貧困戶增收。目前,全縣51個貧困村中成立農民專業合作社141個,覆蓋全部貧困村。

訂單生産扶貧——實行“公司+貧困戶”模式。該縣將貧困戶與各龍頭企業組成利益共同體開展訂單生産,帶動貧困戶大力發展種植業。如沙頭鎮發展中草藥種植170多畝,輻射帶動大平村、塘灣村、深塘村3個貧困村80戶貧困戶。

黨組織帶頭扶貧——實行“黨員+基地+貧困戶”模式。該縣通過黨員示範帶動貧困戶增收致富,如六堡鎮推行“黨旗領航•茶商扶貧”試點後,塘平村的黨員聯合起來組建茶葉專業合作社,帶頭規範茶園管理、收購加工六堡茶葉、打造六堡茶特色品牌,由此探索精準扶貧的新路徑。

産業鏈扶貧——實行“土地流轉+貧困戶”模式。該縣大力引導村民把土地流轉租借, 實現領“三薪”格局。如梨埠鎮沙地村流轉土地3000多畝,吸引60多戶貧困戶入股,發展“水果上山”工程以及建設開發“仙跡桃花島”景區,貧困戶可獲得租金、工資以及分紅收入。

“造血式”扶貧——實行“村集體+貧困戶”模式。該縣充分發揮村集體資源的作用,有效促進貧困村集體收入和貧困戶收入同步增加。如木雙鎮雙賢村利用2000多畝集體林場,選擇肉牛養殖作為脫貧産業項目,實現了村中58戶貧困戶産業全覆蓋。(徐穎嫻 鐘斌明)

[列印]

[[收藏]]

[TT]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