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互助縣班彥村的脫貧文化經:“炕頭産業”富土鄉

發佈時間:2019-08-22 09:16:39 | 來源:農民日報 | 作者:焦宏 郜晉亮 姚媛 | 責任編輯:王虔

關鍵詞:班彥村,互助縣,板齒犀,鏟齒,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蓮花、寶瓶、彩雲、太陽……一個個色彩豐富的、構思精巧的盤繡圖案,讓帶著濃烈民族風情的手包、挂件更顯雍容華貴,愛不釋手。在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縣五十鎮班彥村的盤繡園裏,記者看到十幾名繡娘們圍坐在一起,正在以針為筆,以線為墨,讓一幅幅精美的土族盤繡作品在一雙雙巧手中誕生。

班彥,意為“富裕與幸福”,可多年來村裏卻並不富裕。2015年底,全村每人平均收入只有2600元,建檔立卡貧困戶193戶732人,是省級重點貧困村。2016年,居住在沙溝山裏的129戶村民做夢都沒有想到會搬出大山,住進新村。然而,如何讓貧困群眾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班彥村制定了村裏産業發展實施方案和貧困戶産業實施方案,在發展特色種養、鄉村旅遊的同時,不斷挖掘土族盤繡、酩餾酒釀造等特色文化的優勢,讓貧困群眾在家門口就能脫貧致富。

把“炕頭産業”做起來

土族盤繡是土族婦女世代相傳的傳統技藝,其針法獨特,目前我國其他民族和海外均未發現用這一針法。傳統的盤繡選用上等絲線,顏色為紅、黃、綠、藍、桂紅、紫、白七色,色彩的搭配可根據所繡錦物的規格而定,但一般來説七色俱全,配色協調、鮮艷奪目。2006年,土族盤繡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項目名錄。

為了傳承這一寶貴的文化遺産,振興傳統工藝、助推精準扶貧,2017年6月,班彥村精準扶貧“土族盤繡”産業申請國家精準扶貧專項資金300萬元,修建了班彥村盤繡園,把在土族家裏炕頭的活計拿到了盤繡園裏來,採用“公司+基地+帶頭人+農戶”的管理運營模式,與“媽媽製造”公益項目、唯品會電商平臺、互助金盤繡土族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等開展合作,通過簽訂供銷協議,由企業統一配發生産材料、圖案紋樣,提供手工藝生産技術、資訊、倉儲等服務。讓企業入駐鄉村,與農戶聯動發展。

“我每天一早就來這裡上班,這件衣邊已繡了8天,需要再繡一個月才能完成。”在盤繡園裏,65歲的李立木卡一邊繡著一件衣邊一邊告訴記者,要根據訂單確定好的圖樣繡制,這件衣邊繡好後,還要與其他人繡的成品合在一起,才能製成一件衣服。

“由於盤繡的針法特殊,目前尚不能使用機器,所有的盤繡産品,都是繡娘一針一線手工製成。雖然費工費料,但成品厚實華麗、經久耐用,幾年甚至幾十年都不褪色,不松線。”張卓瑪什姐是土族盤繡帶頭人之一,15歲起就開始研習盤繡。“盤繡技藝,每個土族婦女都具備。希望自己的盤繡作品能夠讓更多的人欣賞和喜愛。”作為盤繡園的負責人,她不僅要與客戶一起研發圖案,還要負責統計每位繡娘的工作量來計算收入。

目前,在盤繡園工作的農戶有145戶,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93戶,繡娘有145人,其中骨幹繡娘50人。2017年8月正式開園以來,每位繡娘平均在家門口就能收入2800元左右,這讓貧困婦女心裏樂開了花。

讓盤繡作品動起來

在盤繡園中,大到挂畫、茶席、背包,小到口罩、領帶、茶杯墊、小挂件等形形色色的産品,各式各樣的圖案,應有盡有。

“這些産品大都是由專業團隊根據市場需求設計研發的,有一些是我們的繡娘自行創制的。”張卓瑪什姐説。目前,市場上暢銷的盤繡産品種類已達500多個,有服飾、首飾、高檔包、家居、高端禮品、生活用品、旅遊紀念品、會議用品等八大類。在互助縣,年産各類繡品5萬件,銷售收入800萬元。


為了讓繡娘們拓寬思路、開闊眼界,縣裏結合非遺傳承人進高校研培班項目,在清華大學、中國美術學院、廣州大學、青海師範大學、上海美術學院等高校已組織盤繡藝人及傳承人400余人參加土族盤繡培訓,提升技藝水準。土族盤繡的名聲開始被傳播到更遠的地方。2017年4月,村民許四讓什姐代表班彥村貧困繡娘參加大美青海非洲坦尚尼亞文化交流活動,向世界各族人民展示盤繡技藝,讓古老的土族文化走出國門,走向世界。

除了盤繡,班彥村村民呂有金有一手祖傳的具有土族元素的釀製青稞酩餾酒的手藝,搬遷到新村後,找他買酒的人越來越多。呂有金不但自己脫了貧,還聘請了兩個貧困戶,每人每月支付2400元的工資。

“去年靠賣酩餾酒,我收入10萬元。”呂有金説,從前在山上,酩餾酒是在小作坊裏生産,搬到新村後,隨著市場的擴大,酩餾酒的製作、銷售開始逐步規範起來。“現在,我所有的手續都已辦理齊全,有權威檢測機構出具的檢測報告,今年3月還註冊了‘呂有金’商標。”


為了改善酩餾酒的生産環境,呂有金前後花費了30萬元,搭建了陽光棚,對釀酒作坊進行了整體改造。記者看到,儲糧間、發酵室、蒸餾室、沉澱層、成品間,每個房間的功能清晰明瞭,門口裝上了門簾,把作坊與外界隔離開來。

“環境收拾好了,酒的品質就有保證,市場就會越來越好。”呂有金高興地説。

地質文化村搞起來

上世紀70年代,那會兒呂有金還是一個放羊娃。有一天,他無意間挖出了埋藏在沙溝山裏的古生物化石。多年後,經專家考古研究,這是一片古生物化石遺址,可追溯到白堊紀,曾發現有鏟齒象、河馬、三趾馬、副板齒犀、陸龜和政羊等多個種屬的古生物化石,且規模大、保存程度完整。

“依託這一優勢,班彥村扶貧工作隊和村兩委計劃開展地質文化村建設,將科普教育和休閒旅遊相結合,起到地質遺跡保護和地學知識普及雙重作用。”班彥村駐村第一書記袁光平説,班彥村將邀請專家學者,對古生物化石遺址進行研究,講好“化石的故事”,建設展覽、陳列中心,修建體驗區、觀景臺,開展科普體驗,整合旅遊、文化、鄉村、産業等功能,探索可持續發展的運營模式。

2019年,作為班彥村的對口幫扶單位,青海省自然資源廳已投入70萬元,用於古生物化石的科學研究。扶貧工作隊正在積極爭取建設古生物化石展館經費,項目總預算300萬元,目前已得到無錫新投集團公司30萬元資助展館前期建設。通過地質文化村的建設,與班彥村的盤繡園、農家樂、民宿、特色種養等産業相輔相成,從而促進班彥村鄉村旅遊的多元化發展。

[列印]

[[收藏]]

[TT]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