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茶葉”托起富民大産業

發佈時間:2019-07-23 09:15:12 | 來源:經濟日報 | 作者:王金虎 | 責任編輯:趙斌宇

關鍵詞:防治時間,茶葉企業,茶葉出口,大産業

本報記者 王金虎 通訊員 王 田

山東日照市嵐山區綠茶種植從最初的幾畝到現在的14.3萬畝,綠茶銷售收入超過19億元,成為嵐山區推動鄉村振興的特色産業、優勢産業、富民産業。

薄家口作為最早試種茶葉的村子,目前全村560戶家庭擁有1700多畝茶園,形成了家家有經營、戶戶有産業的發展格局。2014年,嵐山區在薄家口建設了一個佔地195畝的茶葉綜合交易市場,茶葉鮮葉日交易量在3萬斤以上,鮮葉年交易量1304萬斤,交易額1.96億元,農民年增加收入0.38億元。

今年以來,嵐山區再度投資2600萬元建設薄家口茶葉標準化加工示範區,按照“統一加工標準、統一 SC認證、統一品牌”要求,建設幹茶加工升級樣板區、産品品質檢驗區和茶葉産品展示區,茶葉加工實現清潔化、規模化、集約化生産。

“每炒制一斤綠茶,需要42800個茶芽。”計算這個數據的人是瀏園生態農業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劉波。

依靠優質的生態環境和嚴格的種植標準,瀏園有機茶去年一舉通過了加拿大、美國、日本和歐盟的有機認證和山東首張茶葉出口備案許可。今年瀏園茶葉再度豐收,春茶供不應求。

“並非所有綠茶企業都能達到瀏園水準。”嵐山區茶業辦負責人向記者坦言,目前嵐山區擁有茶葉企業140余家,茶葉專業合作社342家,但企業發展良莠不齊,有的茶企標準化、産業化水準較低。

為進一步提升“日照綠茶”的品牌影響力,全面保障茶葉品質安全水準,嵐山區打出組合拳:採取政府統一採購綠色防控物品,配發到種茶農戶、合作社、企業並統一實行統防統治,確保茶葉品質安全;採取企業(品牌)+合作社+標準化+基地(茶農、加工戶)的産業化模式,實行統一購置化肥、農藥,統一技術標準,統一防治時間,統一採摘收購的“四統一”管理模式,進一步提高茶葉管理特別是用藥、用肥等方面的組織化生産水準,綜合提升管理品質。

目前,全區有19處基地被授予山東省級標準化茶園示範基地,11處基地被授予市級高效生態示範園,7家企業獲得市級茶葉清潔化加工示範基地稱號,12處基地被授予市級標準化示範基地。

“下一步,嵐山區將按照科技凝聚、層級輻射、跨越發展的建設思路,深度融合農業産業前沿科技,大力實施茶葉規模化、標準化、産業化、品牌化、生態化工程,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嵐山區委書記來風華表示。

[列印]

[[收藏]]

[TT]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