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距離探訪駐村扶貧隊——扶貧前沿的酸甜苦辣

發佈時間:2019-06-17 09:29:04 | 來源:湖南日報 | 作者:朱永華 | 責任編輯:孔令瑤

關鍵詞:傘廠,貧困戶,強烈抗議,切磋,硬骨頭

6月14日,鳳凰縣千工坪鎮勝花村,村民在勝花雨傘扶貧車間加工雨傘。該車間於今年1月建成投産,安排了50戶建檔立卡貧困戶的100余人就業。從今年開始,村集體每年可以分到紅利8萬元。 湖南日報記者 童迪 朱永華 攝影報道

湖南日報記者 朱永華 通訊員 張瑋娜

在脫貧攻堅一線,有一個肩負重任的群體——駐村扶貧隊。他們在最前沿的工作中有什麼樣的酸甜苦辣?6月12日,在鳳凰縣千工坪鎮勝花村省委政研室省委改革辦駐村扶貧隊駐地,記者有了一次難得的零距離探訪。

中午一時許,在村部見到扶貧隊隊長藺佳時,他剛從鎮上完成財務報賬匆匆趕回。為了及時回村,午餐他只在鎮上吃了個盒飯。寒暄中得知,他們上午還完成了扶貧隊一件大事:新隊員滕曉丹與即將離隊的陳鵬宇進行交接,新舊隊員一起對村裏扶貧産業以及近期的主要事項進行了梳理。

藺佳介紹,扶貧隊核心任務是發展産業,帶動群眾,不讓一個貧困家庭掉隊。村部附近就是新建的兩個産業項目。一個是黑木耳培植。菌棒上還挂著不少看起來很鮮嫩的木耳。藺佳説,這些木耳是採集後留下的次品,皮薄味寡,已經進不了市場。第一季木耳,建檔立卡貧困戶以義工形式參與,每家分得500棒黑木耳。另一個項目是從外地引進的傘廠。經過前期培訓,不少村民已成為熟練工,按件計酬,一個人一月少説可以拿到2000元左右。

有了不錯的産業,並不意味著貧困戶都會主動積極加入進來,各種原因讓他們邁不出家的門檻,扶貧隊員要一家家到府了解情況進行動員。

記者跟隨扶貧隊來到村民龍國寶和唐夢愛夫婦家。他們是低保戶,至今游離在産業之外。58歲的唐夢愛一聽扶貧隊來意就訴苦:“家裏還有很多的活,丈夫身體不好,也沒有時間去弄茶葉。我自己進傘廠,手腳慢,比不上年輕的。”聽這話的人大都明白,這種態度既有體弱的原因,更是長期自然農業經濟條件下對産業的不適。扶貧隊的田洪貴老師解釋,種植茶葉並不比種水稻辛苦,所需要的肥料、茶苗都由村裏提供,建檔立卡貧困戶還能在5年內享受到最高5000元的補貼。採茶所得利潤除了村裏每公斤收取2元手續費外,所有利潤歸農戶自己所有。

唐夢愛似乎有些心動,但提出了一個疑問:我們做了産業,或進傘廠,會不會取消低保?藺佳耐心解釋:搞産業不會取消低保,在傘廠做工可以慢慢適應,實在做不下,也可以不做,以後想做還可以回來。説到這裡,唐夢愛才有了自然的笑容:那我們先去一個人,留一個人做家務,情況好了兩個都去。

做通了這家人的工作,大家心裏並沒有輕鬆許多,另一個更難啃的“硬骨頭”還在後面。村裏要修連接兩個組之間的公路。公路修通,不僅可以將七八公里的轉山路縮短為兩三公里的直路,還將打通村裏與外界的聯繫,方便村裏的農特産品走出去,外地的遊客也有了進村的大路。目前主要工作做好了,但需要佔用一農戶半畝莊稼地。村裏提出用不遠處的一畝地與其交換,但戶主提出地裏種的150株皂角樹必須以每株400元的價格讓村裏收購補償。對於這樣的要價,顯然是難以做到的。扶貧隊得想辦法做通工作,達成協定。

與這一戶的談話從“十里之外”開始,得知戶主是一名退役軍人,扶貧隊隊員陳鵬宇與他聊起了部隊生活,攀起了戰友情。聽説57歲的女主人還經常在外售賣小飾品,藺佳推薦她去計件計酬的傘廠上班,女主人也表示出較大興趣。話題終於轉到修路佔地問題,男主人也表示支援修路,提出繞開他家田地的建議。儘管心中有數,藺佳和田洪貴把兩口子還是勸到現場察看。幾番“切磋”,這一家的半畝田還是繞不開。農學專業出身的田洪貴拍胸脯:村裏免費幫助移植皂角樹到置換的土地裏,保證成活。但是,戶主認為移植對樹生長有影響,對皂角樹的補償要求始終沒有鬆口。

2個多小時的工作,還是沒有“攻下這一城”,眾人有點悻悻。回到村部已近晚上7時。晚8時,一個既定的“村壩會”將開始,長沙的滿庭芳有限責任公司老總要來勝花村商洽項目。此事關係到村民重大利益,必須與群眾有一個面對面的溝通。頂不住轆轆饑腸的“強烈抗議”,也不便打擾扶貧隊一項接一項的工作,記者與扶貧隊員們匆匆作別。暮色中,回望幾個轉身而去的男人,記者突然想起:家在長沙的藺佳剛剛“打發”走新婚的妻子……

[列印]

[[收藏]]

[TT]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