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變"金山" 果子換"票子"——雲南"綠色扶貧"拓寬山區脫貧路

發佈時間:2019-02-25 11:26:52 | 來源:雲南日報 | 作者:張銳 | 責任編輯:趙斌宇

關鍵詞:青山,森林蔬菜,扶貧開發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近年來,雲南省立足省情,唱好綠色扶貧重頭戲,做好“護山”與“富山”兩篇文章,讓師宗縣五龍鄉小發塊村村民劉亞邦享受到了住新房、年收入二三十萬元的幸福生活。

靠山吃山,靠砍柴賣掙錢,是劉亞邦過去的生活。他説:“如今,每年發5000多元錢,政府讓我們把山林管好;2015年,政府每戶補助5萬元參與新農村建設,村裏家家蓋起了新樓房;我家又搞起農家樂,旅遊旺季一天有幾十桌客人;到了雨季就撿菌子賣,現在家裏年收入可達二三十萬元,日子越過越甜。”“綠水青山成了我們的金山銀山。”劉亞邦們已經嘗到了甜頭。

進山入林,雲嶺山鄉像劉亞邦一樣將“林子”變成“票子”的“財富故事”並不少。在“綠色扶貧”中,貧困山區通過實施重大生態工程建設、大力發展生態綠色産業,創新生態扶貧方式等舉措,正一步步走上脫貧致富與生態保護“雙贏”的希望之路。

目前,全省88個貧困縣森林覆蓋率達到60.02%。莽莽大山裏,建檔立卡貧困戶擁有經濟林果510萬畝,戶均4.3畝,連片的核桃、油茶、澳洲堅果、花椒、楊梅、枇杷等特色經濟林果成為貧困群眾現在與未來的“綠色銀行”。2018年,全省每人平均林業收入突破2000元。

立足省情 變山區潛力為脫貧希望

山區面積佔全省版圖的94%,是雲南的基本省情;山區發展嚴重滯後,是雲南最突出的“短板”;絕大多數貧困人口居住在山區,是脫貧攻堅最難啃的“硬骨頭”。山區是“包袱”嗎?審視群山,全省林業用地面積3.91億畝,佔國土總面積的68%;森林面積3.43億畝;森林蓄積量19.3億立方米,三項指標均位居全國第2位。從資源來看,山區很富,蘊藏著巨大的發展潛力。但長期以來,由於山和林的文章沒有做活做好,廣大山區走不出“資源富區、經濟窮區”的怪圈,“貧困”成了山區的代名詞。

居住著全省70%以上農民和絕大多數深度貧困人口的山區,如何打贏脫貧攻堅戰,闖出一條生態得保護、農民能致富的山區脫貧致富奔小康之路,始終是省委、省政府的心結。經過調研和對省情、林情的深入分析,雲南省提出加快山區脫貧步伐的希望在山,潛力和出路在林,一定要用好用活生態扶貧政策,以改革創新,做好“護山”與“富山”兩篇文章,讓山區群眾住在綠水青山中,靠“金山銀山”擺脫貧困奔向小康。

山區既是生態脆弱區,又是經濟發展的滯後區,促進山區貧困群眾脫貧增收,必須處理好生態保護與扶貧開發的關係。在加快山區扶貧開發和保護生態的雙重壓力下,雲南選擇了“生態優先”,加大貧困山區生態保護與建設的力度,夯實山區綠色發展的基礎,為山區扶貧開發定下綠色基調。

隨之,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生態修復治理等國家和省級生態工程,向貧困山區傾斜,提高貧困人口在生態建設保護工程中的參與度和受益水準。“十三五”以來,林業投入貧困地區項目資金221.8億元、佔林業總投入的78%。爭取生態護林員指標7.45萬名,其中中央財政安排4.45萬名,佔全國指標數的13.1%,位居全國首位;省級財政安排3萬名,是全國省級安排資金最多、支援力度最大的省份,已選聘8.27萬名生態護林員走上生態公益崗位,戶均增加森林管護收入9018.8元,每人平均增收2234元,精準帶動33.39萬貧困人口穩定增收脫貧。全省1010萬畝新一輪退耕還林還草任務中有941.94萬畝安排到88個貧困縣,並重點向貧困鄉村傾斜,在退耕還林中引導貧困農戶發展核桃、澳洲堅果、花椒等經濟林果,22萬多建檔立卡貧困戶累計退耕還林145.8萬畝,獲得補助資金17.5億元,山區大批貧困群眾實現靠保護生態增收脫貧。

壯大産業 綠水青山成了金山銀山

貧困山區之所以貧窮落後,就是因為沒有産業,老百姓找不到來錢的路子。“只有山林活起來,林産業強起來,讓‘青山’變‘金山’,‘果子’換‘票子’,山區貧困群眾長遠脫貧才有希望。”決策者清醒地認識到。找準制約山區林産業發展的難點、痛點,雲南以務實而有力的舉措促進山區林産業發展。

在廣袤山區打造綠色産業發展基地,省裏出臺加快核桃、油茶、澳洲堅果、珍貴用材、觀賞苗木等基地建設的政策措施,吸引資金、技術、人才源源進山,沉寂的山鄉涌起綠色産業發展大潮。短短幾年,全省以核桃、澳洲堅果、油茶等為主的木本油料種植面積達5100萬畝,成為全國木本油料大省。與此同時,林(竹)漿紙、高産脂、野生動物馴養繁殖、珍貴用材、觀賞苗木等原料供給基地也在長大,雲南的山更綠了。

創新發展模式,改變小、散、弱狀況。創新創業、做強做大林産業的熱流在山鄉奔涌。

黨委、政府出臺政策,對林業龍頭企業從財政、稅收、投融資、土地、人才保障、科技支撐、能源優惠、市場服務、品牌創建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吸引國內外工商企業進山興林。目前,全省林業企業超過1萬戶,從業人數10萬餘人,帶動農戶400多萬戶;此外,各地通過成立産業協會、建立林農合作社,以及“公司建基地、基地聯農戶”等方式,既解決了企業無土地、無原料的困境,又解決了貧困群眾無資金、無技術的難題,逐步形成風險共擔、利益共用的林産業發展機制。全省流轉林地面積達463.88萬畝,山區農民在規模化、産業化發展的熱潮中分享紅利,山區林農從林業生産中獲得的收入從2010年每人平均不到200元增長到2018年超過2000元。林産業成為撬動山區經濟、促進貧困群眾增收脫貧最有力的杠桿。

位於石屏縣異龍鎮高寒山區的阿希者村,探索“合作社+貧困戶”模式實施陡坡地生態治理項目,93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全部入社。貧困戶以林地、土地入股合作社,實行合股經營,貧困戶受益分配不低於5%。2016年,特困戶許堅喬加入了阿希者紅桃種植專業合作社後,出租土地,年租金收入7000元,到合作社打工年工資收入6000元,自家種的17畝紅桃全部挂果,年收入4萬元,加上其他零星收入,許堅喬一家年收入達到了12萬多元。“有了錢,我推倒了50平方米的石棉瓦房,蓋起一棟260多平方米的三層混凝土房子,還有了8萬元存款……”甩掉了貧困帽的許堅喬講起了自己的脫貧故事。

林下掘金,讓山區群眾“不砍樹也能致富”,林下經濟被作為山區群眾脫貧的重要産業來培育。出臺鼓勵適度、適量、適當開展林下種植、林下養殖、採集加工等産業,一時間,廣袤林區,三七、天麻、石斛、野生菌、森林蔬菜等林下種植,以及林下養雞、豬、牛、羊、蜂等林下養殖,讓一個個貧困山區走上生態美、産業強、農民富綠色發展之路。2018年,全省林下經濟經營面積達6800萬畝,産值650億元,林下經濟成了山區群眾的“財富洼地”。(記者 張銳 通訊員 楊劼)

[列印]

[[收藏]]

[TT]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