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坤明在“2018·北京人權論壇”開幕式上的致辭

發佈時間:2018-09-18 16:15:40  |  來源:國新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孫芳
關鍵詞:黃坤明,“2018·北京人權論壇”,開幕式致辭

尊敬的各位來賓,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

很高興在這美好的時節與我們人權領域的新老朋友,相聚一堂,共商人權保障的大事。首先,我對論壇的舉辦表示熱烈的祝賀,向在座的各位嘉賓特別是遠道而來的外國朋友們表示誠摯的歡迎!

這次論壇以“消除貧困:共建一個沒有貧困、共同發展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為主題,凝結著人權發展的美好願景,體現著國際社會對解決貧困問題、更好地保障人權的共同關切,因此,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

大家知道,十幾天之前,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剛剛閉幕。這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與發展中國家最集中的大陸關於合作發展的一次高級別的對話,主要議題就是“消除貧困、共同發展”。習近平主席在開幕式主旨講話中提出,中國將為非洲減貧發展、就業創收、安居樂業做出新的更大的努力,由此提出了中非合作的“八大行動”倡議,為減貧惠民、促進共同發展規劃了新的路線圖。我相信,中非合作減貧的共同努力和豐碩成果,也將為這次論壇對話交流提供有益的啟示。

9月18日至19日,“2018·北京人權論壇”在北京舉行。圖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宣部部長黃坤明在開幕式上致辭。(焦非 攝)

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

充分實現和享有人權,是全人類共同追求的目標。中國共産黨自誕生之日起,就把實現人民的幸福、維護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最崇高的目標,帶領中國人民不懈奮鬥,推動中國的人權事業發展實現了前所未有的歷史性進步。

大家知道,今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0週年。這段時間我們都在陸續舉辦慶祝活動。正像習近平主席所説,“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它深刻改變了當代中國和中國人民的面貌,譜寫了中國人權事業發展的嶄新篇章。”站在這個重要的時間節點我們來回望過去,以更深邃的歷史眼光和更寬廣的全球視野,來觀察、審視中國人權事業的發展進程,我們認為,有這樣一些彌足珍貴的認識和經驗,借此機會與大家分享。

——堅持把尊重和保障人權作為治國理政的重要原則。尊重和保障人權,是中國黨和政府的一貫立場和主張。新中國成立後,社會主義在中國的建設和發展,為保障人民當家作主、改善人民生活奠定了堅實基礎。新中國的成立,實行了社會主義改造,建立了社會主義公有制包括社會主義勞動群眾集體所有制,使中國的財産權獲得了歷史上前所未有的保障。改革開放伊始,鄧小平同志就強調要重視人權。上世紀九十年代初,中國政府發佈了《中國的人權狀況》白皮書,向世界宣告人權在社會主義中國的重要地位。“尊重和保障人權”寫入黨的章程、國家憲法,寫入黨的代表大會政治報告、國家發展規劃,連續實施國家人權行動計劃,保障人權成為中國黨和政府政策的核心目標。

實際上,在發表人權白皮書之前,中國對人權的高度重視就已經是不僅有理論、而且有實踐,不僅有實踐、而且有成效,這些成效不在建築物本身、不在基礎建設本身,在人民群眾的臉上、在人民群眾的心上,只不過是那個時候我們主動對中國人權狀況全面的闡釋還沒有能夠跟上國外受眾對中國人權關注的步伐,因此,從那時候開始,我們加強了人權狀況有關情況的闡述、發佈、研究。

中共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中共中央更加高度重視人權事業的發展,習近平主席強調,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本質上就是不斷推動人權事業發展的進程。我們要採取一系列有效舉措保障人權,推動中國人權事業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事實表明,中國共産黨和中國政府立足基本國情,把人權的普遍性原則與中國實際相結合,在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的進程當中不斷加深對人權的認識,在推動經濟發展中更加有力地保障人權、增進人民福祉,中國人民享有了比任何時候都更為充分的、更加實在的人權。

——堅持把人民至上作為人權事業發展的價值指引。人民是社會的主體,是歷史發展進步的根本動力。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給人民帶來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中國共産黨的初心、是改革開放的出發點、是我們各項工作的落腳點。中國共産黨和中國政府從人民利益出發謀劃改革思路。我們為什麼要改革?就是要使中國的老百姓生活更加寬裕一些、更加殷實一些、更加富裕一些。我們制定改革的舉措,也更多的按照人民關心什麼、期盼什麼,改革就相應的抓住這些重點、推進這些領域,體現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應。

中共十八大到十九大這5年時間,我們推出了1500多項各個方面的改革舉措,每一項都是造福人民、保障人權的很好舉措。比如説,即便是像秸稈按照傳統燃燒這麼一件事情,習近平主席、黨中央、中國政府都高度關注,因為大面積的燃燒不僅影響了民航飛機的起降,也會對正在好轉的空氣帶來很大的影響,而空氣是直接關係到老百姓的感受、關係到民生問題。正如習近平主席所説,“時代是出卷人,我們是答卷人,人民是閱卷人。”對於人權事業這份時代的答卷,人民給予了很高的評價,國際社會也給予了很高的評價。可以這麼説,今天,中國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機會、共同享有夢想成真的機會、共同享有同祖國和時代一起成長進步的機會。剛才有嘉賓提及中國婦女的減貧事業。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婦女事業、中國婦女的減貧是中國人權事業的重要尺規。中國婦女對於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活的廣泛而深刻的參與,做出具體而實在的貢獻,是大家能夠感受到的,是世界矚目的,是中國歷史上從來沒有過的很好的景象。

——堅持把生存權和發展權作為首要的基本人權。大家都很清楚,中國近代曾受到外來侵略和殖民統治,從苦難中一路走來的中國人民深深地知道,生存權和發展權是首要的基本人權,是享有其他人權的前提和基礎。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共産黨把發展作為第一要務,創造了經濟增長的世界奇跡,實現了中國人民生活從貧困到溫飽再到小康的歷史性跨越。人民生活明顯改善、擁有財富迅速增加,是我們生存權、發展權實踐取得的顯著成效。從1978年到2017年,全國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由當初的343元增加到36000多元;農村居民每人平均純收入由134元增加到13400多元。社會民生保障水準大幅提高,教育水準從相對落後躍居到世界中上行列,舊中國是一個遍地文盲的底子,我們開展了大規模的掃盲運動,即便如此,在改革開放之初,我們整體的國民教育水準在世界上是很低的。我們的教育在改革開放之初是勒緊褲帶辦的教育,是全心全意來抓的“兩基”,一步一步走到今天。改革開放40年來,實現了高等教育的大眾化,城鄉的免費義務教育得以全面實現;基本醫療保險、社會養老保險從無到有,分別覆蓋13.5億和9億多人; 基本醫療保險對於解決貧困問題起到了重要作用。中國的醫療保險制度,在我們初級階段並不發達的情況下,從保障和改善民生,保障和提高民權、人權的角度,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人民的預期壽命也從68.2歲提高到76.7歲。可以説,將生存權和發展權作為首要的基本人權,是中國人權發展實踐的深刻總結,揭示了人權發展的內在規律和基本原則。

——堅持把依法治國作為人權發展的制度保障。法治是人類文明進步的標誌,也是人權得以實現的保障。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堅持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努力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全方位提升人權法治化保障水準,保證人民依法享有更加充分的權利和自由,努力實現社會公平正義,更好推動人的全面發展、社會全面進步。中國13億多的人口,即便是新中國成立初期,也有4萬萬5千萬人口之多,經濟文化又不發達,所以走中國特色的人權發展道路,是中國的歷史決定的。過去5年多來,中國黨和政府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將尊重和保障人權置於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更加突出的位置,將人權保障貫穿于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和全民守法等各個環節,真正讓法治的陽光照亮每一個角落。這裡我想告訴大家的是,中國的法治發展始終指向公平正義與人權保障,我們不斷完善人權保障法律體系,有力推進司法體制改革,加大關係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重點領域執法力度,主動糾正了一批冤假錯案,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更加感受到公平正義的陽光,感受到對權利的尊重和維護。

——堅持把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為參與國際人權治理的使命擔當。世界各國人民生活在同一片藍天下,擁有同一個家園,應該是一家人。這個大家庭的每一位成員,都應該享有平等充分的人權。中國積極參與全球人權治理,始終是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中國參與了《世界人權宣言》等一系列國際人權文獻的制定工作,先後簽署並加入《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等26項國際人權公約,廣泛開展人權領域交流對話,為發展中國家改善人權狀況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習近平主席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強調維護全人類共同利益,倡議共商共建 “一帶一路”,推進包容發展、全面發展、協同發展、共用發展,最終實現人人充分享有人權。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得到了在座的各位、得到了國際社會的廣泛贊同,相繼載入聯合國大會、安全理事會、人權理事會的相關決議,為建設更加美好的世界、完善國際人權治理體系貢獻了中國智慧、提供了中國方案。

9月18日至19日,“2018·北京人權論壇”在北京舉行。圖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宣部部長黃坤明在開幕式上致辭。(張馨 攝)

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

消除貧困,自古以來就是人類夢寐以求的理想,也是各國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基本權利。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一直是世界減貧事業的積極倡導者和有力推動者,實際上也是最大的實踐者。改革開放是中國消除貧困的強大驅動力,通過40年來的積極探索和頑強奮鬥,近8億的貧困人口擺脫了絕對貧困,中國對全球減貧的貢獻率超過70%。習近平主席對消除貧困、改善民生最為牽掛,提出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是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標誌性指標,要給大家報告的是,習近平主席在過去的5年多時間走遍了中國集中連片的特困地區,指揮打響了前所未有的脫貧攻堅戰。我們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戰略,堅持政府主導,動員全社會的參與,共建互濟的精神得到了很好的實踐,發揮中國的制度優勢,把扶貧同扶志和扶智相結合,開髮式扶貧同保障性扶貧相統籌,推動了脫貧攻堅取得了重要的階段性成果。過去5年多來,中國每年都有1000萬左右的人口穩定脫貧。儘管如此,我們重申中國面臨的脫貧任務仍然是十分艱巨的。截至到2017年底,中國農村貧困人口還有3046萬。我們將持之以恒、再接再厲,以高度負責的態度和堅韌不拔的毅力,把扶貧脫貧工作抓實抓好,實現2020年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的莊嚴承諾。

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

人權觀念和人權理論是出現在人類社會文明進步的進程中,也是重要的標誌,人權事業發展離不開政府部門、國際組織和智庫學者的共同努力。環顧當今世界,仍有7億多人口生活在極端貧困之中,許多發展中國家仍受制于貧困及其衍生的饑餓、疾病、流離失所、社會衝突等一系列難題,消除貧困依然是全球人權事業發展面臨的最大挑戰。世界人權領域的各方人士應勇於擔當,為消除貧困、共建美好世界戮力同心、積極作為。借此機會,我提幾點建議,供各位嘉賓、朋友參考:

第一,把握大勢,堅定世界人權發展方向。當今世界,和平、發展、合作已成為時代潮流,以和平發展、合作發展消除貧困、更好保障人權也是大勢所趨、人心所向。從順應歷史潮流、增進人類福祉出發,中國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倡議,契合世界各國人民追求幸福生活、充分享有人權的偉大夢想,也應該成為各方致力世界人權發展的共識。“孤舉者難起,眾行者易趨。”在世界減貧發展的道路上,需要我們命運與共、同舟共濟、守望相助。我們都應該有這樣的胸懷,摒棄所謂的你輸我贏、你窮我富的極其狹隘的思維,樹立美美與共、天下大同的志向追求。大家都好,世界才能更好,世界人權事業才能有更美好的前景。

第二,開放包容,拓寬世界人權發展路徑。有哲人説過“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也有哲人説過“人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世界上沒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統一的所謂人權發展的模式。中國的改革開放,以保障生存權和發展權為首要,著力實施減貧脫貧戰略,取得了舉世矚目的發展成就,堅定了我們人權道路的自信。我們認為,各國應根據自身國情和人民意願選擇人權發展道路,堅持多元、自主、可持續發展。各方應秉持開放包容的心態,尊重各國在實踐當中凝結而成的人權發展理念,尊重各國人民自由選擇的人權發展道路,共同開創世界人權事業發展欣欣向榮的良好局面。減貧脫貧是當前許多國家人權保障面臨的突出任務,中華民族歷來具有扶貧濟困的優良傳統,我們願與各方一道,為全球減貧事業盡其所能、助力添彩。

第三,交流合作,貢獻世界人權發展智慧。實現消除貧困、保障人權的偉大夢想,需要匯聚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需要全方位、多層次、多角度的集思廣益,需要從實踐當中總結經驗、深化認識、取得動力。致力於人權事業發展的各政府部門、國際組織、智庫學者,應該加強溝通、增進互信,求同存異、凝聚共識。自2008年“北京人權論壇”創辦以來,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們成功舉辦了八屆,已經成為人權領域開展交流對話、促進務實合作的重要平臺,也形成了一系列思想共識,為豐富人權的實踐提供了有力支撐。我們希望有更多的中外朋友來參加“北京人權論壇”,同時也希望與有關各方共同進一步搭建起多種形式、多種層次的交流合作網路,凝聚推動人權發展進步的真知灼見,匯聚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強大力量。

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

中國的人權事業是在世界目光的關注中不斷前進的,各方給予了很多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給了很多重要的參考,我們認真借鑒、積極吸收。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之下,中國的人權事業和世界人權事業應該説是同發展、共進步的。在此,我要向長期以來關心、支援中國人權事業發展的各國朋友們表示由衷的謝意!我們願與各國朋友一道,堅定信心、攜手合作、同向同行,共同為建設一個遠離貧困、共同繁榮的人類命運共同體而不懈努力。

最後,預祝“2018·北京人權論壇”圓滿成功!祝在座的各位嘉賓,各位朋友,身體健康、工作順利!

謝謝大家!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