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舉家要飯”到齊奔小康——寧夏包産到戶第一鎮的今與昔

發佈時間:2018-09-14 13:18:04 | 來源:新華網 | 作者:何晨陽 | 責任編輯:孔令瑤

關鍵詞:包産到戶,奔小康,寧夏農村,致富,要飯鄉

新華社銀川9月13日電 題:從“舉家要飯”到齊奔小康——寧夏包産到戶第一鎮的今與昔

新華社記者何晨陽

位於六盤山西側的寧夏固原市原州區張易鎮,在20世紀七八十年代,曾是遠近聞名的“要飯鄉”。為求生存,這裡率先搞起包産到戶改革。近年來,在新發展理念指引下,張易鎮主動作為,因地制宜走出一條脫貧富民路。

改革甩掉“要飯鄉”

40多年前,一到芒種時節,張易公社的社員們便三五成群一路步行到甘肅、陜西和寧夏北部等地乞討,最多時出去1000多人,“張易乞丐”的標簽讓當地名聞西北。

“當時十年九旱,再加上冰雹等自然災害頻發,吃飯成了大問題,1977年全公社每人平均糧食佔有量才100多斤,年每人平均純收入只有22元。”在張易鎮上灘村當了15年村支書、如今已76歲的曹漢丕説,受生活所迫,不少村民舉家出去乞討。

困則思變。1978年春天,張易公社上灘大隊中山生産隊5位農民簽下包産到戶的“保密協定”。

“協定簽署後不久就燒掉了,因為怕被發現,弄不好要坐牢。”五人之一的趙丕條回憶説,當時中山生産隊有22戶、180人左右,簽下協定後,隊裏開了大會,將35畝馬鈴薯地承包給農戶。

“沒想到當年雨水也幫忙,馬鈴薯大獲豐收,大家按承包標準交完後每人平均還分了180公斤。”72歲的趙丕條説,餓的問題一下子緩解了。

中山生産隊嘗到“甜頭”後,張易鎮的上灘、毛莊等4個生産大隊也陸續改革,到1979年春天,整個張易公社的土地全部實行包産到戶。

固原市委黨校教授牛廷偉説,中山生産隊不經意間拉開了寧夏農村改革的大幕,張易的這一探索迅速在多地推開。

脫貧路上要致富

改革開放的春風和家庭聯産承包責任制的暖陽,讓張易鎮群眾的米袋糧倉進一步豐盈。但這裡雖一夜跨過溫飽線,卻多年沒過富裕坎。

一組數據令人揪心:張易鎮下轄的15個行政村全部為貧困村,其中,4個為深度貧困村。全鎮共有貧困人口4457戶、1.73萬人,佔全鎮總人口的41.1%。

近年來,黨的富民政策和系列精準扶貧組合拳,讓張易人的主觀能動性得到最大程度發揮。

大店村,曾是張易鎮最貧困的村之一。“雖説都能吃飽肚子,但就是致富難,大家致富願望都很強烈,我們想了好多辦法,可就是富不起來。”大店村村支書趙武説。

自從來了扶貧工作隊,村裏有了大變化。“現在養土蜂蜜、養牛、散養土雞等都成了致富産業,2016年,我們村脫貧銷號了。”趙武説,2017年村農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達8100多元,村民進城逛街腰板都直了。

脫貧路上,張易鎮探索的群眾自選産業扶貧項目、政府驗收後補貼的産業扶貧模式,還在固原市一些地方得到推廣。

貧困戶在産業發展上能享受不少優惠,但張易人絕不多佔。張易鎮田堡村村民宋寶祥,靠扶貧貸款養牛脫貧後,主動找村幹部要求退出建檔立卡貧困戶。“國家幫我脫了貧,日子好了還佔著名額,不好意思。”他説。

“目前還有1502戶5511人沒有脫貧,佔全鎮總人口的13%,雖然貧困面依然不小,但我們有信心與全國同步邁入小康。”張易鎮黨委書記田玉銘説,張易人身上有一股勁,那就是敢於革新,我們有信心啃下脫貧硬骨頭。

鄉村振興有盼頭

以前,張易人都是往外走謀生路,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返鄉創業。

35歲的張易鎮陳溝村村民樊小勇,2001年中專畢業後到上海務工,幾年前返鄉流轉土地種芍藥,如今已是致富帶頭人。“我剛回來時全村只有1個年輕人,現在鄉村振興力度越來越大,回來的年輕人也越來越多。”樊小勇説,山裏沒大城市繁華,卻是幹事業的地方。

“鄉村振興,點子多路子活的年輕人是中堅力量,他們返鄉創業,一方面説明張易鎮的硬體、軟體都有所提升,另一方面,也為鄉村振興注入了活力。”張易鎮鎮長魏釗説,現在,各村都有不少樊小勇這樣的致富帶頭人。

張易鎮的扶貧成績單令人振奮:2017年,全鎮農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達8941元,同比增長10.8%;貧困人口占比由41.4%降至13%;至今已有830人取得職業資格證書;駐村“第一書記”實現行政村全覆蓋,每戶貧困戶都有幫扶責任人。

“鎮上通往固原市區的道路正在改造升級,路修好了,大家致富的路子會更寬。”張易鎮黨委副書記范亞寧説,説不定有一天,張易會因“小康鎮”而名揚西北。

[列印]

[[收藏]]

[TT]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