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鄉帶火“新漁村”荒溪溝變“聚寶盆”

發佈時間:2018-08-31 09:12:44 | 來源:農民日報 | 作者: | 責任編輯:孔令瑤

關鍵詞:張子華,聚寶盆,丹松村,黃辣丁,生態魚

走進位於四川省瀘州市江陽區丹林鎮的丹松村,只見一個個小山包上或種滿蔬菜,或栽滿花卉果木;小山包之間,一塊塊由稻田改造的魚塘碧波盪漾,魚兒不時躍出水面,成為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而眼前的這一幕,可離不開返鄉農民工張子華的功勞。

張子華16歲外出打工,在歷經多年拼搏後,返鄉前早已是昆明一建築工地200多工人的“班長”,每月收入當時就超8000元。“在建築工地雖收入高些,但始終覺得自己是無根的浮萍,沒有穩定感。”

2006年10月,35歲的張子華結束了在外近20年打工生活回到自己家鄉丹松村,放棄了都市生活的他,認準了村裏的一條小溪溝蘊藏著巨大的“財富”。

張子華説,當他回家看到村裏的那條小溪依然荒蕪沒有得到利用時,他就萌生了將小溪改造成河塘的想法,並得到了區水務局專家的支援。於是,在回家幾天后,他就拿出積攢多年的積蓄,將這條小溪及周邊近100畝坡地以500斤/畝黃谷租用了下來,著手修建河堤攔水養魚。

為了確保蓄水後的攔河堤能經得起山洪的考驗,張子華在築攔河堤時,在江陽區水利專家的現場指導下,從河堤的寬度和溢洪道的流量進行科學規劃設計,確保河堤萬無一失。2006年12月,經過2個月的緊張施工,總投資35萬的攔河堤建成。隨後,就蓄水並投放武昌魚、江團、岩鯉、黃辣丁等10多個魚種的魚苗,開始了自己的流水養魚之路。

張子華告訴筆者,這種流水養魚由於是長年活水飼養,雖然飼養管理一樣不少,但依舊長得慢,近100畝的水面一年下來魚的産量只有5萬公斤,但魚質相當好,味道十分鮮美。而也正因為魚的品質好,張子華的溪溝魚從2007年底開始上市以來,就沒有愁過銷路。

2010年開始,張子華的溪溝流水魚又開始對外放釣,儘管他的放釣價格比市場上同類魚高出2元/公斤,但因是流水飼養,水面上也不喂鴨子,吸引眾多城裏人前來垂釣。現在每天少則幾人,雙休日一般都有二三十人,每年僅垂釣者從塘裏釣走的魚就超過2萬斤。張子華就靠著他的“溪溝魚”,每年都有20多萬元的凈利!

靠著攔溪養魚一年也能有20多萬元的收入,這在村民看來簡直不可思議。看到成果的丹松村民,紛紛自掏腰包將適合建成魚塘的稻田全部挖成了一口口碧波盪漾的魚塘,目前全村的魚塘水面已經超過了1000畝。

“雖然是生態飼養,分散的個體經營難以抵禦市場風險。”張子華認為。為此,2013年,張子華就聯合全村60多家村民,成立了“江陽區丹松村生態水産養殖專業合作社”,自己擔任理事長,讓廣大養殖戶有了自己的“家”。

“自村裏組建起了生態魚養殖合作社後,日常管理有人指導,銷售更是不用社員操心,水産養殖收入讓社員芝麻開花節節高。”張子華高興地説道。

為確保社員養殖收益,張子華除收集整理各種水産品養殖資訊、開展技術培訓外,他還自費到成都、重慶等地考察市場,拓寬銷售渠道,統一購進魚苗、採購優質魚飼料和引進新品種,統一銷售成魚。同時,為了讓合作社的生態魚在市場上牢牢佔有一席之地,近兩年張子華除自己培育名優魚,還從外面引進新品魚苗試驗飼養,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

在合作社社員的魚塘裏,“黃辣丁”、“胭脂魚”只能算普通魚種,而經過幾年的精心培育,市場售價達300元每斤的“岩鯉”已投放市場。而丹松村,近幾年靠著每年銷售50萬斤左右的生態魚,一舉成為了江陽區響噹噹的“新漁村”。

在張子華的引領下,養殖戶一改以往的魚鴨混養模式,全部實行白水養殖。“白水養殖,看似少了鴨子的收入,但生態魚的價格卻比至少是魚鴨混養的2倍。”張子華説,丹松村的魚兒除牢牢佔據瀘州市場外,還走俏成都、重慶、貴陽、昆明等市場。今年前6個月,丹松村養魚農戶依靠合作社就實現漁業收入近7萬元。

[列印]

[[收藏]]

[TT]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