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貧困村,緣何成為遠近聞名的“大學生村”?

發佈時間:2018-08-18 11:21:54 | 來源:新華網 | 作者:李平 | 責任編輯:殷曉霞

關鍵詞:大學生村,新田村,貧困村,助學金,貧困戶

“靠天吃飯,有土無田。”曾經,十里八鄉的人這樣評價新田村。可如今,一説起新田村,大家都豎起大拇指。

距貴州省仁懷市38公里的新田村,是省級一類貧困村。“從2015年開始,我們村每年有四五十個學生能考取二本以上學校,今年二本線以上人數更是達到65名,其中貧困戶子女有13個。”新田村村支書趙在武説,可能對城裏人來説,讀大學不是什麼新奇事,但對很多農民來説,家裏出一個大學生是光耀門楣的大事。

最近幾天,村民謝彪心裏樂滋滋的。今年他兒子和女兒都考上了省外的大學,每人還拿到村裏2000元的助學金。“我在外面打工10多年,沒文化、沒技術,只能幹簡單的體力活,工資少不説,遇到新機器,還不會用。現在國家提倡鄉村振興,沒文化哪能行?所以我砸鍋賣鐵也支援小孩多讀書。”謝彪説。

家中連續考出4名大學生的貧困戶程光榮告訴記者,現在國家教育扶貧政策這麼好,堅定了大家培養子女讀書的決心。他家4個小孩讀高中和大學期間,累計得到國家5萬多元的生活補助,再加上助學貸款,大大減輕了他的壓力。

在遵義醫科大學臨床專業學習的趙益梅説,這些年,村裏考出去的大學生畢業後都找到了好工作,這對村民培養小孩讀書起到了激勵作用。更重要的是,越來越多的村民意識到,簡單的體力勞動已不能適應社會發展需求,讓孩子多讀書、擁有一技之長,可以斬斷“窮根”。

記者採訪發現,每年考出四五十名大學生的新田村,近年來有兩個明顯變化:一是村民不再比窮,而是比誰家出的大學生多;二是一些常年外出務工的父母,在子女讀高中期間會返鄉在家,陪伴子女成長。

成為“大學生村”後,新田村不斷得到社會各界愛心人士的幫助。“從2015年開始,就有社會愛心人士捐資助學幫助新田村一些困難學子完成學業,去年和今年累計收到捐款40多萬元。”仁懷市旅遊局駐新田村第一書記李利維説,這不僅讓新田村孩子求學上進氛圍更加濃厚,還在孩子們心裏種下了“感恩愛鄉”的種子。

今年獲得2000元助學金的趙玉娥説:“我今年考上了天津師範大學,畢業後想在家鄉教書育人,期望把愛的種子傳遞下去。”

[列印]

[[收藏]]

[TT]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