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鐘凱民在項目地
“資産收益扶貧”新模式帶動建立扶貧工作新機制
在鐘凱民的主導規劃下,威縣及時成立金雞項目領導小組,動員部署,統一思想,協調任務落實,調動扶貧工作隊和有關鄉鎮黨委書記,貫徹“片為重點、工作到村、扶貧到戶”的工作機制,主要做法如下:
精準識別扶貧對象,入社享受幫扶。為了確保貧困戶受益,鐘凱民與威縣政府一起在4個鄉鎮篩選了126個村(48個重點村),共34618戶129244人,通過建檔立卡“回頭看”排隊、評議、公示、審核,最終甄別出2117戶4424人,分別加入6個蛋雞合作社,縣財政按照每人4680元配資,貧困戶成為特惠股東,實行動態管理,享有收益權。
以資本為紐帶,連接各利益主體,按照1:1:1籌措項目資金。項目總投資3.75億元,威縣德青源投資1.25億元(企業自籌6250萬元,扶貧再貸款6250萬元),用於生物資産和流動資金;農投公司投資2.5億元,首先是籌措0.5億元資本金(包含重點項目基金0.3億元、扶貧資金0.2億元);由城投公司做資産抵押擔保;河北省農發行創新産品,用農村土地流轉中長期貸款品種給予威縣支援1.3億元貸款,2016年底調整為産業扶貧貸款品種,縣政府再整合涉農資金0.7億元,用於金雞項目建設,形成資産由威縣農投管理。
以産業為依託,建設蛋雞生態園。通過農投公司投資2.5億元,建設青年雞場、産蛋雞場、飼料廠、屠宰場、沼氣廠、食品廠、生活服務區(以下統稱“六廠(場)一區”)。項目建成後,蛋雞飼養規模240萬隻,年雞蛋5.5億枚,總産值6.2億元,可創稅2268萬元。
實行標準化建設和運營。農投公司把工程項目分為若干標段,委託威縣德青源項目團隊管理,協助政府履行招投標程式並參與工程監理,項目建成後租賃給威縣德青源運營,租賃期15年,起租期按照一期工程投産起算,威縣德青源每年按照固定資産總投資的10%支付租金,15年合同期滿後,威縣德青源按照項目凈殘值一次性回購所有資産。
組織貧困群眾就業培訓。2015年4月開始至今,在國務院扶貧辦“中國扶貧志願服務促進會”支援下,鐘凱民帶領威縣德青源在當地招募和儲備了150余人,開展致富帶頭人培訓和精準扶貧對象産業技能培訓,一期兩個批次40與人已經到崗就業,其中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占比38%。
對項目實行全程監管。為規範項目管理,鐘凱民與威縣政府共同建立了《威縣資産收益扶貧項目管理辦法》,標準化的項目監管套裝程式括項目審批(四符合一審定)、公告公示(一套公告、備案、復核、變更程式)、驗收報賬(先驗收、再報賬)、監督管理(經常性檢查、審計檢查、社會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