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寶發(右二)與村民
因地制宜培育特色農業—“把工作當事業做,把公事當私事辦”
陳寶發深知,讓農民發展經濟,必須幫助他們解決實實在在的問題。他沒有繞著問題走。
新功村地處半山區,十年九旱。每年春耕時節,村民們為了出全苗、保全苗,不得不加大投入,不僅勞民傷財,有時還事倍功半。每年雨季,山洪衝出的一條條“水打溝”遍佈全村,造成水土流失,不僅侵蝕農田,還對村民的住房形成危害……這些都是造成新功村貧困的自然因素。到任新功村第一書記沒多久,陳寶發就聽説縣裏有一個治理水土流失的扶貧項目,陳寶發和村“兩委”班子商量:“馬上就要入冬了,再不抓緊治理‘水打溝’,等開春村民還要遭一年罪。這個項目,無論如何也要爭取下來!”
為了爭取項目,陳寶發和村書記主動找有關部門説明情況、撰寫申請項目表……功夫不負有心人,他們終於爭取到了水打溝項目。項目施工結束後,21堵堅固的水泥石墻形成了21道攔水大壩,像21條巨大無比的韁繩,牢牢地拴住了橫七豎八的“水打溝”這群肆虐的野馬。緊接著,他又憑著一股韌勁兒,和村主任一道幾經週折申請到了縣裏的抗旱井工程。當12眼抗旱井覆蓋了新功村的大片耕地,十年九旱的狀況終於得到了緩解。
解決了造成新功村貧困的自然因素,陳寶發將目光瞄向了引導村民調整種植結構。過去,新功村的種植結構十分單一,每每遇到糧食市場價格下降,村民們的收入就會受到嚴重影響。陳寶發意識到,要想農民增收,必須按照市場需求調整種植業結構。這一次,陳寶發把落腳點定在了“黨支部+特色農業+精準扶貧”上。他把碾子山區和甘南縣中藥廠的領導和技術人員請到村裏來,向村民傳授中草藥的種植技術,同時把中草藥種植和傳統農作物種植的經濟效益進行對比,讓村民們看到利益空間。他還請來中國科學院南京分院的專家進一步把脈,確定了種植中草藥的品種。
2016年,新功村召開村民代表大會,選出了個別村民進行試點種植中草藥。結果,試點種植的中草藥成活率高,收益好。相信“眼見為實”的村民們熱情高漲了起來,轉年就在村裏成立了中草藥種植專業合作社。目前全村有近100戶村民願意報名參加,確保了新功村中草藥種植與市場接軌的順利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