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是我國第3個扶貧日、第24個“國際消除貧困日”。為了全面展示我國電商扶貧階段性工作成果,探討電商扶貧更好的方式、方法,總結分享不同地區、不同電商主體扶貧成功實踐,圍繞電商扶貧實踐經驗、農産品上行等重要議題充分交流並促進合作,推動電商精準扶貧早日惠及更多貧困地區和建檔立卡貧困戶,國務院扶貧辦聯合商務部市場建設司、農業部市場與經濟資訊司、中央網信辦資訊化發展局、全國供銷合作總社經濟發展與改革部,共同在北京舉辦“2016電商扶貧論壇”。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定》中,明確提出要“加大‘網際網路+’扶貧的力度”,支援以網際網路、電子商務等促進貧困問題解決。作為國務院扶貧辦十大精準扶貧工程之一,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普及,以及國內消費升級趨勢的加速,中國電商扶貧工作在過去幾年異軍突起,在全國各地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國務院扶貧辦國際合作和社會扶貧司巡視員曲天軍指出,“我國正處於脫貧攻堅的關鍵階段,網際網路、電商商務的迅猛發展為消除貧困提供了重要的機遇”,充分肯定各地圍繞電商扶貧開展的創新探索和實踐。
國務院扶貧辦副主任洪天雲為隴南市獲全國電商扶貧示範市授牌
政府、企業、社會組織、專家學者、媒體共200余人參加了本次論壇。與會嘉賓圍繞“電商精準扶貧”,從政策制定和扶持引導、商業創新和市場運作、基層實踐和共用合作等不同角度、維度和層面做了分享和交流。
中國社科院資訊化研究中心主任汪向東在論壇上談到,從解決賣難到供給側改革、産業升級、品牌行銷、農旅結合、美麗鄉村,電商扶貧以産業為依託,正通過日益豐富的驅動主體、多種形式和手段進行新探索。其中,不僅有國家隊、地方軍、縣域自生態,更有公益團體、平臺組織、龍頭帶動、合作互補等新主體,移動端、社群化、本地化、微商村等新趨勢都值得關注。
北京商業管理幹部學院院長楊謙認為,在電商扶貧過程中,應特別關注資源整合與組織培育的關係,讓農民成為有組織的市場參與者;要注意商業模式與商品化策略的關係,讓山區資源真正與市場對接變為商業化資源,不能空談商業模式;還要注重財政資金使用與地方發展模式的關係,需要縣級政府更多把握資金使用的靈活度,注重發展效果。
中國扶貧基金會秘書長劉文奎在《電商扶貧瓶頸和解決之道》主旨演講中,指出當前電商扶貧實踐中存在三大瓶頸制約,即“農戶分散生産導致的規模問題、個體經營導致的品質問題、長期信任缺失導致的信任問題”,並分享了中國扶貧基金會的電商扶貧實踐。作為國內最早試水電商扶貧的公益組織,中國扶貧基金會經過兩年探索,創造性摸索出“以合作社為組織基礎,善品公社為統一品牌”的電商扶貧模式,重點破解效率、品質和品牌難題。
會議期間,在國務院扶貧辦指導下,中國扶貧基金會聯合蘇寧雲商集團、京東集團、阿里巴巴集團、中國社會科學院資訊化研究中心、蘋果公司等相關單位,共同發起成立了以“創新·互聯·共用”為理念的“全國’網際網路+扶貧’共用價值聯盟”,併發布《全國“網際網路+扶貧”共用價值聯盟宣言》,動員相關各方創新合作跨界整合資源、全面推動電商扶貧成果共建各方共用。京東集團與友成企業家扶貧基金會簽署《消費扶貧合作備忘錄》,並啟動首屆扶貧消費日,倡議消費者通過購買貧困地區農産品助力扶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