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珠三角有些大醫院的醫生評審都要求下鄉扶貧,但很多都走了形式,而不是真正的精準幫扶。”6月12日,廣東省政協召開調研座談會,來自醫衛界的省政協委員將焦點放在“精準”二字上。委員們認為,珠三角幫扶粵東西北補齊醫衛短板關鍵要“精準”,要把人才和資金落實好。
精準扶貧是廣東省今年的重頭工作。經濟、教育、醫療等多管齊下,組成了廣東省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有力方隊。在醫療衛生方面,廣東省政府通過加大粵東西北地區醫療衛生事業投入、構建多維對口幫扶體系、創新醫療衛生服務模式、加強粵東西北地區專科學科建設、加強粵東西北地區衛生人才隊伍建設等措施,努力彌補粵東西北地區發展短板。然而,粵東西北地區每人平均資源佔有量偏低、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薄弱、專業技術人員缺乏等問題依然突出。
廣東省政協委員李剛是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的副院長,曾在梅州市粵東醫院駐守幫扶了兩年。他認為,不少珠三角的大醫院的醫生走訪基層在走過場,“去的時候簽個名,回來的時候再簽個名,就結束了。”言及於此,李剛難掩失望,“真正的精準幫扶,是要真正地去、真正待在當地才行。”
如何使精準幫扶落到點上?關鍵在於人才。據廣東省衛計委辦公室副主任嚴漢平介紹,2015年啟動了全科醫生規範化培訓,2016年實施了縣級醫院專科特崗計劃……然而,事實上,粵東西北地區的醫療機構仍普遍存在著“缺人”的窘況。
廣東省政協常委徐志偉道破“缺人”的原因,“現在開展的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很多從縣裏考上培訓的學生,畢業後就不再願意回到縣裏工作。”他認為,精準幫扶首先要在人才和資源上提高足夠多的“數量”,才能保證醫療“品質”。省政協委員黃文起直言,廣東省每年財政投入雖多,但用力不夠精準。他指出,醫生的培養需要遵循規律,要深入調研,因事因人因地制宜。
廣東省政協副主席姚志彬十分贊成這一提議。他表示,委員們指出了不少當前醫衛扶貧的問題,有待於在實地調研時深入研究,既要精準發現現象,又要精準發現其本質、內在的邏輯和根源。他指出,精準幫扶要關注兩個方向,被扶的和提供幫扶的,希望省政協發揮人才薈萃的優勢,為珠三角精準幫扶粵東西北補齊醫療衛生事業發展短板找到好的方法和思路。
隨後,調研組以“珠三角精準幫扶粵東西北補齊醫療衛生事業發展短板”為題,趕赴肇慶、清遠市開展為期三天的專題調研。(林儀 揭春雁 劉力強 黃明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