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西省贛州市(也稱“贛南”)是江西區域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設區市,是革命老區,也是全國較大的集中連片特困地區之一。1987年,國土資源部(原地礦部)幹部職工踏上紅土地,開始了對贛南老區的定點扶貧。“贛南老區不脫貧,我們扶貧絕不脫鉤”,當年一諾,落地29年。扶貧大接力,帶來了贛南大地日新月異的變化。
精準派人扶貧提供人才保障
“五四”青年節這天,贛州市贛縣五雲鎮夏潭村黨支部第一書記邱少俊將1萬1千元錢交到村裏,成立了“夏潭國土英才獎助學基金”,這些錢都是國土資源部土地利用管理司幹部職工捐助的。基金獎勵分三種:獎勵每年新入大學的學生;獎勵學習成績優異的高中生;幫扶貧困學生。
邱少俊是國土資源部土地利用管理司的幹部,2015年7月他被選派到夏潭村挂職,協調推進精準扶貧工作。“挂職還有兩個多月就到期了,總覺得還有好多事能做卻還沒做。”當年,時任地礦部副部長的方樟順曾率領有關人員到贛南進行實地考察,正式確定贛南為地礦部支援扶貧的定點掛鉤地區。從1987年開始,地礦部每年選派一批部機關幹部,由司局長帶隊,深入贛州開展扶貧活動。
1993年起,國土資源部黨組將“扶貧團”改為“扶貧開發中心”,作為事業實體,常年保持7人至10人駐紮贛州,而部機關幹部鍛鍊則實行輪換制。
29年間,不管機構如何變動、人事如何調整,對贛州的扶貧從未停頓。國土系統先後組織3000多人參與扶貧工作,直接投入近10億元扶貧資金,實施了上千個扶貧項目,幫助30余萬貧困群眾走上脫貧致富道路。
精準扶貧首先體現在人才選拔的精準上。以邱少俊為例,他來自福建龍岩,説客家話,與當地村民的方言大體相通,能與“老表”們直接交流,如果換一個語言不通的幹部,開展工作就很困難。而且他曾在四川涼山州任職,有基層工作經驗,更了解農民的訴求。
不到一年時間裏,邱少俊給夏潭村帶來了多個“第一”:建起了第一個合作社;搭起了第一個大棚;第一次跳起了廣場舞;第一次邀請返鄉大學生參與村務。
“訂單式”扶貧力求對症下藥
“以1400元每平方米的優惠價格購買安置房110平方米,比市場價節約28萬餘元;享受農村危舊土坯房改造補助1.5萬元,疊加享受深山移民補助1.6萬元,易地搬遷政策性貼息貸款10萬元……”贛州于都縣工業園區移民安置點思源社區居民王書榮向記者曬出了他們一家搬出深山、進城進園的帳單。
在用地計劃保障上,國土資源部連續四年保障贛州8個國定貧困縣“調結構、轉方式、保民生”項目用地,累計下達專項計劃1.98萬畝。贛州近300萬農民告別透風漏雨的危舊土坯房,生活條件得到改善。
“翻箱倒櫃,傾囊相助”,贛州市國土資源局局長鄧海鷹用這八個字來形容國土資源部對贛州的扶貧政策。“一系列支援政策措施破解了制約贛州經濟發展、精準扶貧涉及的國土資源管理難題。”她舉例,航空地質調查、農業地質調查,分析土壤元素,扶植了贛州的臍橙産業;稀土開發整治,提升了貧困地區的資源綜合節約利用水準;將農村危舊土坯房改造項目納入全國保障性住房範疇、應保盡保的政策範疇,為新型農村社區建設的用地提供了有力保障。
“針對所提需求,國土資源部在政策範圍內給予最大限度支援。”國土資源部扶貧辦公室副主任鄭子敬説,國土資源部連續四年制定下發了支援贛州發展的若干政策,打出了項目、資金、政策的組合拳,內容涵蓋土地管理、環境治理、農業發展等方面共20多項具體政策和措施。“土地指標比錢更值錢,精準的政策和人員也比給錢更有效果。”
發揮部門優勢整治土地
“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莊園。”贛州山多地少,每人平均耕地不足0.7畝,耕地資源尤其珍貴,保護耕地的壓力非常大。
在夏潭村,記者看到很多耕地正在進行整理,高低不平的耕地平整地連在了一起。遠遠望去,原本丘陵地勢的村莊竟出現了“小平原”,實屬不易。
“我們發揮國土資源系統的部門優勢,組織實施土地整治項目。通過對田、水、路、林、村的綜合整治,完善田間基礎設施,提高基本農田品質,也增加了耕地的面積。”邱少俊介紹,夏潭村項目建設規模866畝,總投資200余萬元,項目竣工後,可極大提高耕地生産能力,為産業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自2000年以來,國土資源部共安排贛州土地整理項目60多項,項目資金達8億多元,建設規模30余萬畝,新增耕地6萬餘畝。除了土地整治,支援實施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低丘緩坡荒灘等未利用地開發利用、工礦廢棄地復墾利用“三項試點”的開展也讓贛州耕地數量和品質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
開發礦山與環境恢復同步
贛南礦産資源豐富,素有“世界鎢都”和“稀土王國”的美譽,地下蘊藏的礦産達百種之多,但可勘探程度不高,制約著優勢資源向經濟效益的轉化。從1987年起,國土資源部將礦業開發扶貧作為突破口,實施了200多項具有地勘行業特色的扶貧項目,幫助建設了會昌岩背錫礦、會昌九二鹽礦等一批“扶貧礦山”。此外,國土資源部依託地勘行業優勢,在贛南大地實施了礦業勘探開發、航空遙感等大批具有行業特色的扶貧項目,使“世界鎢都”“稀土王國”的名片更加熠熠生輝。
然而,開礦在助推經濟發展的同時,也會破壞環境。在某些礦區,曾也是山河破碎,草木嗚咽,環境透支。而在贛州,昔日的“不毛地”披上了“綠衣裳”,成為農民增收致富的“花果山”。這得益於國土資源部29年來持續的地質災害調查治理與礦山環境恢復,全市100多個廢棄礦區得到了恢復治理,廢棄稀土礦山治理面積達21.95平方公里。“這些項目的實施,有效防治了礦山次生地質災害,控制了水土流失與污染,逐步恢復了礦區植被,極大改善了礦區生態環境。”鄧海鷹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