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重慶1月27日電記者張國聖、李宏從重慶市四屆人大四次會議上獲悉,重慶將進一步完善扶貧工作推進機制,確保7個貧困區縣、885個貧困村、59.3萬人在2016年實現整體脫貧。
地處武陵山區的重慶黔江曾經孕育了“寧願苦幹,不願苦熬”的“黔江精神”,區委區政府正以新時期的“黔江精神”推進扶貧攻堅。“以前扶貧都是送錢送物,治標不治本,無法真正解決貧困問題;現在是通過政策支援和資金扶持幫助農民提高自身創造性,努力從源頭上實現脫貧。”黔江區委書記余長明説,黔江著力將變“輸血”為“造血”,從基礎設施建設和發展龍頭企業入手尋找突破口。區裏建立了“多個口子進、一個口子出”的資金保障機制,通過整合行業、金融、社會等資源,新建、改建、硬化村道公路,解決山區群眾飲水供水問題,夯實發展根基。
貧困戶致貧原因各不相同,扶貧對象和措施都必須確保“精準”。余長明介紹,黔江區組建了由33名區級領導帶隊的工作調查組進村入戶開展摸底調查,建立完善了全區11430套貧困戶“一書一賬一卡兩表”檔案資料和65套貧困村脫貧項目建設臺賬,對扶貧對象實行有進有出的動態管理。區委區政府還延續對已越線貧困人口在教育、醫療、養老、就業、搬遷等方面的兜底救助政策,進一步夯實了返貧防線。
據重慶市扶貧辦主任劉戈新介紹,按照國家現行標準,2015年重慶市共有18個扶貧開發工作重點區縣、1919個貧困村、165.9萬貧困人口。“各項扶貧政策和措施如果不能給貧困村或貧困戶對症下藥,就難以從根本上解決貧困。”劉戈新説,針對不同致貧類型,重慶採用梯度轉移一批、搬遷安置一批、産業帶動一批、教育資助一批、醫療救助一批和兜底保障一批等“六個一批”的辦法,逐一落實扶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