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堅決打好脫貧攻堅第一仗,確保今年脫貧人口不少於120萬。
如何啃下“硬骨頭”、打贏這場攻堅戰?連日來,代表、委員們聚焦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展開熱烈討論。
對象精準,責任也要精準
“精準識別是精準扶貧的基礎。”平原縣委副書記、縣長王洪霞代表認為,第一是精準識別哪些是貧困戶,第二就是精準識別他們致貧的原因,第三就是要精準施策,針對致貧原因,採取一戶一策的扶貧措施,這樣才能做到精準脫貧。
如何做到精準識別?東營市婦聯原主席趙國芳委員建議,扶貧對象都要在一定時間範圍內公開,有了監督,就會相應減少人情扶貧、數字扶貧的現象。
山東大學宏觀經濟預測中心主任徐超麗委員則認為,“已有扶貧安排雖然全面,但在實踐中總是出現重結果扶貧、輕過程扶貧的情況。”在她看來,扶貧對象要精準到人,扶貧責任也要精準到人。
徐超麗表示,扶貧效果要精準到可持續減貧,甚至是收入穩定提高。她建議,嘗試三年甚至更長時間的評價體系,並引入社會第三方機構進行公共政策的量化分析,防止出現再返貧的現象。
培育“第六産業”
撐起錢袋子
政府工作報告為産業脫貧指出了路徑。報告指出,要加快農業結構調整和農村脫貧攻堅。積極培育農村經濟新業態,推進一二三産融合發展,培育農村“第六産業”。山東省鮮食葡萄研究所所長昌雲軍代表認為,“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提出‘第六産業’,恰如其分地把握了農村增收的脈搏。”
在他看來,“第六産業”是指在發展一産的同時,大力發展二産、三産,接二連三,向二産、三産要效益。“2015年,大宗農産品價格下滑,光靠賣産品很難保證收益,如果我們能同時做好二産、三産,在加工、旅遊、餐飲、服務上做好文章,可使效益倍增。”昌雲軍表示。
平原縣的實踐也證明了這一點。王洪霞告訴記者,平原已經開展了三年的扶貧工作,比較成功的就是産業扶貧,“具體模式就是,將原先省裏撥付給每個貧困村的30萬元資金集中使用,讓小錢變大錢,死錢變活錢。”
王洪霞説,平原縣三塘鄉的魯莊村和周圍的幾個村採取了這一模式,用30萬元建了各類冬暖式大棚,除此之外,兩個鄉鎮大約18個村,整合了540萬元扶貧資金,再加上企業出資700萬元,建了一個高標準的雞苗養殖大棚。“貧困戶可以到雞棚裏面來打工獲得收入,企業每年再給貧困村4萬元,發給那些沒有勞動力的貧困戶。”
築牢底線,防止貧困代際傳遞
扶貧脫貧的底線,就是不再産生新的貧困。因此,如何防止貧困的代際傳遞,也是代表委員關注的話題。
山東建築大學教授鄧相超委員表示,在制度設計上,要提高農村義務教育水準,在貧困區域建立寄宿制義務教育設施,加快職業教育在農村的普及,建立防止貧困代際傳遞的有效機制。“讓生活在任何層次的人都能通過學習,通過努力地工作,打通上升的渠道。”
徐超麗也認為,長期來看,教育投入是扶貧的根本。“在貧困群體看來,外出打工是快速和有效的脫貧辦法。短期來看,平均收入的確在增加,但長期來看不利於結構轉型和穩定增長。”
徐超麗建議,國家在扶貧底線上要構築保障體系,從根本上堵住致貧的漏洞,包括疾病、自然災害等,都應提高相應的保險和保障,作出制度性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