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貴州省扶貧辦主任葉韜(資料圖)
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訊(記者 魏博 方青)當前,中國仍有7000多萬農村貧困人口,脫貧攻堅已經到了啃硬骨頭、攻堅拔寨的衝刺階段,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脫貧攻堅“決不能落下一個貧困地區、一個貧困群眾”。貴州省集聚了493萬農村貧困人口,是全國貧困人口最多、貧困面積最大、貧困程度最深的省份。毋庸置疑,貴州省正是中國脫貧攻堅戰的主戰場。如何打贏這場攻堅戰?未來五年,貴州脫貧“一個都不能少”的信心來自哪?貴州省扶貧辦主任葉韜給出了答案。
記者:葉主任您好,貴州省是全國貧困人口最多的省份,處於扶貧攻堅的核心區,脫貧任務相當艱巨。要打贏這場扶貧攻堅戰,貴州省是如何計劃的?
葉韜:在2015年11月召開的中共貴州省委十一屆六次全會上,貴州省委副書記、代省長孫志剛同志説,如果到2020年貴州不能與全國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就會拖全國全面小康的後腿,影響黨的第一個百年目標的實現,既對不起貴州人民,也對不起全國人民。也就是説,我們要在未來五年裏堅決打贏這場扶貧攻堅戰,力求提前達到目標。
國家的要求是:第一是貧困縣要退出;第二是貧困人口要脫貧;第三就是要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的問題。根據貴州省的實際情況,現在有493萬貧困人口,除通過農村低保實現政策性兜底脫貧的158萬無力脫貧人口,還余335萬。這335萬的貧困人口,我們計劃採取前緊後松的策略,即在起初幾年裏全力以赴打好攻堅戰,在後面的時間裏鞏固提升,避免脫貧之後再返貧。時間規劃上將以2017年和2019年作為時間節點。
實施“33668”脫貧攻堅計劃, “33”是“從2015年到2017年,用3年時間減少300萬貧困人口”;“66”是“深入實施精準扶貧‘六個到村到戶’,完成‘六個小康建設’任務”;“8”是實現貧困縣農村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8000元以上。
具體來説,我們計劃2016年實現脫貧人口100萬,2017年100萬,2018年70萬,2019年65萬。這樣,2019年便能夠實現335萬人脫貧。在2020年,我們將專心鞏固提高脫貧成果。
記者:您剛才説,到2019年貴州省就能提前完成扶貧目標。您為什麼能有這樣的信心?
葉韜:第一、中央針對扶貧攻堅的頂層設計“五個一批”、“六個精準”,已經為我們提供了指導方針。第二、我國作為社會主義國家的制度優勢,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集中所有的資金,在一個制度性框架平臺上,國家的各個政策都會向扶貧這一領域傾斜。第三、中國共産黨的領導為打贏貴州省攻堅戰提供了政治優勢。省、市、縣、鄉、村五級書記都在抓扶貧,同時,還有行業扶貧、專項扶貧、社會扶貧等,確保了全社會的關注度。第四、我省扶貧系統有一批敬業的幹部,能夠把扶貧工作抓到底。最後,貴州的貧困群眾有信心有決心能夠實現脫貧,我認為這點也非常關鍵。
記者:您覺得現在貴州省內有哪些人群是處於急需改變貧困狀態的,比如説,五保戶?
葉韜:不是,五保是國家的一種制度性安排,這是國家的保證。而我們急需去改變的貧困人群,第一種,是處於深山區、石山區等地區,沒辦法出來的,有代際貧困的人群。這種人必須要通過搬遷,才能從根本上解決他的代際貧困問題。第二種,是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人群。第三種,是因學返貧的人群,舉例來説,假如家中有兩個孩子去讀大學,每年學費為五六千元,超出了這個家庭的承受水準。因此,因學致貧、因學返貧都是必須要客觀解決的問題。最後,目前廣大貧困農村的基礎設施完全跟不上,急需解決。總體來説,貴州省脫貧攻堅戰的目標,就是習近平總書記所説的“五個一批”:發展生産脫貧一批、易地搬遷脫貧一批、生態補償脫貧一批、發展教育脫貧一批、社會保障兜底一批。
記者:目前貴州省産業扶貧的發展,對於解決就業,改善居民水準有哪些貢獻? 目前參與産業扶貧的勞動力大概是多少,有沒有詳細數據?
葉韜:扶産業就是扶根本,産業扶貧的功能是最大範圍地覆蓋貧困區域,最大範圍地覆蓋貧困群體,最大限度地促進群眾增收,變輸血為造血。總的來講,貴州省八山一水一分田,地形地貌有十分之八是山,十分之一是水,十分之一是田,氣候因素也非常好。但是目前面臨産業規模還不大、産業鏈還不長、對産業的市場佔有率還不高等問題,未來將逐步解決。
預計參與産業扶貧來實現脫貧的有265萬人左右。我們的産業不僅依靠核桃、薯類、中藥材這些農副産品,還包括鄉村旅遊等衍生資源。秉持産業生態化、生態産業化的理念,探索産業、生態、旅遊三位一、協調發展,“種養加”和“貿工農”一體化經營,具備産出高效、産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等四個特徵,體現“生態美、百姓富”有機統一的現代高效山地農業模式。
記者:産業扶貧能否吸引貴州外出的勞動力回流到本地呢?這方面是否做過數據統計?
葉韜:産業扶貧政策當然有吸引勞動力回流的作用。貴州省通過産業扶貧,吸引了一些在外打工的人群回鄉。現在我們有個鼓勵在外打工者回鄉的“雁歸興貴”行動計劃。儘管在外勞務經濟也是産業之一,鼓勵他們外出打工致富。但青年勞動力離鄉打工也會造成一些問題,比如空巢老人、留守兒童缺失家庭的關愛,缺失正常的教育,難以有正常生長的環境。因此,現在我省發展自己的産業,請外出的勞動力回來,就地就近進行轉移,使空巢老人的贍養、留守兒童的撫養、家人間的團聚關愛、貧困戶自身存在的價值感和安定感都在逐步得以解決。據統計,近5年來,我省農民工跨省返鄉創業就業人數達277.95萬人,並呈逐年增長勢頭。
記者:貴州省同步小康駐村的幹部有多少?他們起到什麼作用?
葉韜:貴州省一共有11590個村,其中有9000個貧困村,同步小康駐村工作隊幹部約56000名,每村約有五六個幹部,工作小組基本由3名幹部和1名大學畢業生、1名農村知識青年組成,實現了貧困村、貧困戶的全覆蓋。我認為這個人手還不夠。但是,現在的關鍵問題是要讓這些幹部真正發揮他們的作用,而不是爭議人數的多少。眼下的脫貧攻堅戰是場硬仗。要打贏這場硬仗,沒有一支訓練有素、能拼善戰、勇於衝鋒陷陣的幹部隊伍是不行的。幹部們需要充分發揮聰明才智,為貧困群眾帶去點子,帶去致富門路。不能讓群眾養成完全依賴國家政策來扶持貧困的思想,重點是要培養貧困人群不甘落後,走出貧困,走向文明的決心。要解決這個問題,還是需要幹部們的努力,提升貧困人群的經濟水準,為他們實現脫貧致富出謀劃策。
實現貧困群眾的脫貧,幫是一方面,但更重要的是幫助貧困群眾擺脫精神上的貧困,要讓貧困群眾真正體會到在脫貧這條路上,關鍵是要激發貧困地區和貧困群眾的內生動力。既要靠國家,但更要靠自己,要提高勞動者素質。扶貧戰是一場綜合性的戰役,我們面臨産業問題、基礎設施問題、人口素質問題,還有歷史的和其他眾多原因形成的一些問題,是目前最難啃的硬骨頭。因此,需要有的放矢,大力發展産業,本著扶産業就是扶根本的原則,本土的資源稟賦要跟隨中央整體規劃發展起來,把扶植産業和到村到戶高度結合起來,把區域扶貧和到村到戶高度結合起來。
也就是説,要打通最後一公里,在“六個小康”——水、電、路、訊、房、寨這六方面,解決群眾認為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中央25號文件中所説的最後十件事,也提到水、電、路、訊、房、寨、鄉村理療、素質提升、委派幹部等。現在群眾最關心的是勞動者素質提升,提升貧困人群的勞動者素質,就是我們下一步整個扶貧工作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