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筆者經多年實踐總結出了一套簡單有效的浸種催芽技術,使葫蘆砧木種子一次發芽率達85%~90%,有時高達95%,西瓜接穗種子發芽率達到90%~95%。現將多年的經驗與體會整理成文,以供同行參考。
1葫蘆砧木種子的浸種催芽技術
1.1種子處理
浸種前將種子在陽光下翻曬3~5小時,使種子含水量基本一致,可提高發芽率和整齊度。然後將葫蘆種子倒入65~70℃熱水中,不斷攪拌至水溫40℃以下,自然浸泡至次日,清洗、換水並撈除浮面種子後,繼續浸種48~72小時。
1.2種子消毒
用70%甲基托布津(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8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或75%達科寧(百菌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浸種30min,撈出,搓洗乾淨,盛入容器內將水濾幹。
1.3瀝幹種子錶面水分
種子移入催芽箱前一定要將表面水分吸幹或晾幹,這點至關重要。如果種子太濕,會導致種子發芽生態環境濕度增大,間接造成供氧不足,種子呼吸代謝受阻,種子容易發黴腐爛,不僅使發芽率下降,有時還會導致芽形態異常。具體做法是:將種子倒在床單大小的雙層棉布上均勻攤開,再用幹布輪番進行擦拭直至把種子錶面水分擦乾。有陽光的天氣最好通過翻曬使種子錶面水分蒸發,葫蘆種子對光敏感,經過日光照曬後發芽速度和發芽率會相應提高。清幹後的種子外觀幹爽,不黏布,抓起散落有沙沙聲。
1.4種子盛放
採用四週和底部均勻帶孔的長方體或正方體塑膠筐盛放種子,以確保種子透氣、受熱均勻。容器的長、寬、高約為45cm×40cm×
15cm,不可太大,確保發芽箱內氣流迴圈,上下層種子受熱均勻。包裹種子的發芽布用沸水煮10min,冷卻後擰幹水,並用力抖動將水甩幹,按底層為雙層、四週為單層鋪墊于筐內包裹種子。每筐盛放種子2.0~2.5kg,種子層厚度5~10cm為宜,具體盛放量視砧木種子形狀而定,越扁平的種子量越少,如超豐F1種子。筐內種子堆放以四週高、中間低為好。
1.5種子催芽
①溫度葫蘆種子最適發芽溫度為25~30℃。催芽在光溫發芽箱內進行,通常在催芽開始後24小時內設置晝間18小時、夜間6小時模式,溫度調至31℃,此模式光照時間長,有利於發芽箱內濕度降低和氣流迴圈,使種子均勻受熱和增強呼吸代謝活動,有效促進種子萌動和體內物質的轉化;24~48小時內採用晝、夜均為12小時模式,溫度調至28℃,因為只有在發芽最適溫度範圍內種子發芽速度和發芽率才能達到最大值,這個階段種子胚根突破種皮進入萌發期;48小時後主要採用夜間模式,偶爾轉為晝間模式,溫度29~30℃。
②相對濕度催芽過程中,發芽箱內的相對濕度至關重要,最適濕度為80%~85%,超過90%或更高時,種子易發黴,並加速老化和衰老,降低發芽率,並造成部分種子喪失發芽能力,發芽效果極差。催芽24小時內箱內實際濕度要比設置的相對濕度高,有時可達90%以上,所以要儘量多用晝間模式,將日光燈亮著,有利於降低箱內濕度,使實際濕度接近設置值。
③催芽過程的管理種子催芽過程中要勤檢查,催芽24小時後要換筐或翻動種子,將上下層的種子進行調換,盡可能使種子受熱均勻,達到發芽整齊的目的。檢查過程中如發現發芽布過幹要及時補水,補水採用小噴壺噴霧方式進行。種子露白後會增加對水分的需求,應保證種子和發芽布的濕度。胚根伸長期切忌翻動種子,以免造成損傷或斷根。
④及時播種當胚根伸長到5cm左右時要及時將種子從發芽箱移出播種,種子發芽需48~72小時,發芽率一般可達到85%~95%,因品種而異。將播種後剩餘的未發芽種子沖洗乾淨,自然晾幹或吹乾種子錶面水分繼續進行第二次催芽,不可用幹布擦拭,免得弄斷已露白的種子胚根。
2西瓜種子的浸種催芽技術
2.1種子處理
將種子置於陽光下曬1~2小時,使種子含水量基本一致,有利於提高種子發芽率和整齊度。將種子倒入55℃熱水中,不斷攪動至水溫35℃以下,然後繼續浸種6~12小時。
2.2種子消毒
種子消毒藥劑及方法同葫蘆種子,但浸泡消毒時間縮短為5min。
2.3瀝幹種子錶面水分
這點至關重要,無論用什麼辦法,在種子置於發芽箱前一定要將種子錶面水分充分吸幹或晾幹,否則不但降低發芽率,而且發芽後的種子相互黏在一起,影響播種作業。具體做法同葫蘆種子。有陽光的天氣也可以通過晾曬使種子錶面水分蒸發,有異曲同工之效。
2.4種子盛放
盛種容器規格及發芽布處理方法同葫蘆種子。將擦乾水分後的種子按每個容器2萬~2.5萬粒分盛。種子小粒型的品種如美洲豹,每個容器盛約2.5萬粒;種子大粒型的品種如凱旋、景福,每個容器盛1.6萬~2萬粒為宜。
2.5催芽
將西瓜種子置於光溫發芽箱內催芽,設置溫度30℃,濕度83%,晝間5小時、夜間16小時模式。催芽從晝間模式開始,催芽5小時後自動轉入夜間模式,整個催芽過程一氣呵成。
2.6及時播種
整個催芽過程需要18~22小時,當胚根伸長到0.1~0.2cm即可將種子移出發芽箱進行播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