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植技術]種子處理提升品種價值

發佈時間: 2015-06-20 17:38:18  |  來源: 中國發展門戶網  |  作者: 曹鵬英  |  責任編輯: 魏博
關鍵詞: 種子處理 氟蟲晴 拔節期 處理劑 玉米

據市場調研數據顯示,美國1999年玉米種植戶每株玉米投入的種子加性狀的成本是2.3美元,而種子處理劑在其中的佔比還不到5%。當時轉基因還沒有現在成熟,人們一度擔心種子處理劑是否還有明天。但到了2012年玉米種植戶每株玉米投入的種子加性狀的成本已經達到了8.5美元,其中種子處理劑佔比已經超過10%。為什麼種子處理劑隨著轉基因的出現價值不降反升?因為隨著玉米收購價以及品種産量的提升,農民對品種的期待值更高,他們需要更高的産量和更多的收益,同時減少後期葉面用藥的人工投入,所以對高端種子處理劑的需求不斷上升就在情理當中了。

另據Market&MarketAnalysis的全球市場跟蹤數據,2010年種子處理技術佔種子價格的40%。

這兩組市場調研數據告訴我們一個共同的結論——種子處理劑對種子價值的提升至關重要。

早在1914年,德國拜耳作物科學公司推出了殺菌型種子處理産品烏斯普隆,這是世界上第一個商品化的種子處理劑産品。在接下來的100餘年裏,拜耳先後上市了高巧、立克秀等産品,研製了拜力膜系列成膜劑,整合了種子處理機器,並擴大了種子處理中心的規模和數量,成為業內唯一整合種子處理所有資源的公司,為種子公司的品種提升著價值,為農民增産增收貢獻著力量。

拜耳種子處理的科技含量源自不斷創新的産品。高巧自2000年上市以來,如今已經成為種子處理劑産品第一大品牌;目前將要上市的速拿妥,將會帶來玉米種業的一場革命,借助吡蟲啉和氟蟲晴的完美組合,使防治譜最大化,從而呵護玉米“地上地下,妥妥噹噹”;入田是專為水稻研製的種子處理産品,實現包衣最長到拔節期的稻瘟病防治,從而減少農民施藥次數,增加産量和稻穀品質。

拜耳種子處理的科技含量源自獨特的工藝。拿高巧舉例,高巧原藥吡蟲啉的晶體結構與國産吡蟲啉原藥不同,是因為拜耳吡蟲啉有優異的SPA,即重結晶技術,能讓産品符合國家要求的兩年常溫儲藏穩定性,同時保證産品藥效在田間緩釋和效果。

拜耳種子處理的科技含量源自全心的服務。從2011年開始,拜耳相繼在中國投入了300余臺大型包衣機,以滿足農民尤其是較大農戶自己包衣的需求,並免費為這些農戶在花生、小麥等作物上提供包衣服務。坐落于北京北五環的拜耳種子處理中心,每天承載著巨大的任務,因為在確定種子公司每個配方前,都需要在這個實驗室內進行最後的測試和調整,以負責任的態度為種業交出最好方案。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