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伏期是棚室蔬菜生産的淡季,近年來在我國北方棚室蔬菜集中産區,為解決蔬菜供應上的伏淡問題,不少菜農將日光溫室和拱圓形大棚保護地伏季閒植歇茬,改為伏茬蔬菜生産。例如種植伏茬菠菜(採用烈火、斑德等耐熱速生品種)、伏茬大白菜(採用夏陽45、夏陽50等耐熱速生品種)、伏茬茼蒿(耐熱高桿品種)等。尤其是伏茬西葫蘆,已是山東省青州市、昌樂縣、莘縣等市縣的某些鄉鎮主栽伏季蔬菜。一般從6月至8月曆經70-80天栽培歷期,獲得畝(667㎡)産西葫蘆1萬公斤左右,收益3-4萬元。其豐産高效栽培上,主要掌握如下九項技術:
一、選用適宜於伏季栽培的優良品種
西葫蘆係美洲南瓜,因原産于中美洲山區,在長期系統發育過程中,形成了適應于海拔1000-2000米的夏季涼爽氣候。而在我國北方低海拔平原地區露地栽培,只適於春秋兩季種植,而不適應于夏伏高溫期種植。但近年來在西葫蘆雜交育種中,育成了許多分別適於棚室保護地越冬茬栽培、冬春茬栽培、越夏茬(伏茬)栽培、秋延茬(秋冬茬)栽培的不同類型的優良品種。目前,在山東省西葫蘆集中産區,棚室伏茬栽培選用的優良品種,主要是壽光萬盛種業有限公司推出的萬盛夏冠、萬盛碧秀2號等。這類品種的主要特點是:耐熱性強,植株長勢強健,秧蔓與瓜果生長髮育協調,瓜碼密,易坐瓜,帶瓜能力強,膨瓜果速度快,開花後7-8天采收商品嫩瓜,嫩瓜長度22-26釐米,橫徑寬度6-7釐米;商品瓜品質好,表現瓜條順直,瓜面翠綠色而亮麗,粗形而美觀。單株産量高,在45-50天連續結果期,單株結瓜果20個左右,達10公斤。高抗花葉病毒病、白粉病,抗針葉病,綜合抗病性好。上述這兩個品種除適宜於棚室保護地伏茬(越夏茬)栽培外,還適於棚室保護地和露地春夏茬和秋茬栽培,以及在海拔1000-1500米冷涼氣候條件的山區、越夏露地栽培。
二、增施發酵腐熟過的有機肥料
西葫蘆喜富含有機質的疏鬆土壤,增施有機肥能增加土壤中有機質含量,使土壤耕層疏鬆。但因伏茬西葫蘆的生育期較短(一般75-85天),所需的有機肥應是經過發酵腐熟比較速效的。尤其是商品幹雞糞和鴨糞稻殼糞,雖然比較速效,但因雞舍、鴨舍用火鹼消毒,而使其糞肥中帶火鹼,如若將未經漚制脫鹼的雞糞、鴨糞翻施入土壤耕層後,必然使西葫蘆遭受鹼害,燒根死秧。因此,對商品雞糞鴨糞必須進行堆積漚制、發酵腐熟脫鹼後,方可施入棚田。一般結合耕翻地,每畝(667㎡)施入有機肥5-8立方米。
三、起壟定植(或播種),覆蓋黑色地膜
壟作能增加土壤與空氣的接觸面積,從而增強土壤的透氣性和加大土壤耕層的晝夜溫差,有利於根系生長和促進花芽分化,使西葫蘆伏季栽培多現雌花。一般採取壟寬80釐米,壟高15-20釐米,定植或播種株距80釐米,畝密度1000棵左右。
壟面覆蓋黑色地膜的主要目的是遮陽降低土壤溫度,避免根系受高溫障礙,使根系正常生長和吸收水分、養分。從而促進地上部分正常生長髮育。同時蓋黑色地膜還有防除雜草和減少土壤水份蒸發。
四、採用滴灌
滴灌的好處除具有及時均衡供應土壤水分,使土壤保持適宜濕度和避免流澆造成土壤板結外,主要的目的是降低伏期土壤濕度,與覆蓋的黑色地膜配套,避免西葫蘆根系受高溫障礙。同時還節約水。要按滴灌安裝程式和技術,安裝好管線、毛管和滴灌帶或滴頭。
五、勤追輕施速效化肥,偏施鈣肥和鎂肥
結合滴灌水,每7-8天衝施(滴灌施)一次速效化肥。每次每畝(667㎡)追施氮磷高鉀三元複合化肥6-8公斤,防止盲目追施量過大而造成肥害。在瓜類和茄果類幾種果菜中,西葫蘆是對鈣、鎂兩元素需求量最大、對鉀肥需求也比較多的蔬菜作物(見下表),故此,應偏施鈣肥和鎂肥,選擇施高鉀複合速效化肥。
六、適當遮陽
棚室保護地栽培伏茬西葫蘆,需要安裝銀灰色遮陽網,適當遮陽。與不安裝遮陽網的相比,室內的強光照降低30%-40%,棚室氣溫降低4-5℃,還能避蚜蟲、白粉虱、煙飛虱等蟲害和預防病毒病發生,並有一定防風雹作用。
所謂適當遮陽,是指不要用黑色遮陽網遮陽太重,而要選用遮陽率40%左右、並且能避蚜蟲、白粉虱的銀灰色遮陽網。遮陽網的安裝位置,南北向延伸的大拱棚,應安裝于棚頂部東西向4-5米寬處,其餘東西兩側面無需安裝。坐北朝南東西向伸延的日光溫室,應從前坡頂面天窗口處開始,安裝至前窗北邊。至於前窗口處,不應安裝遮陽網代替避蟲網,應安裝避蟲網。遮陽網應用時間應從“夏至”至“立秋”前後,約計45天左右,不要遮陽期過長。有些菜農不安裝遮陽網,而採取往棚膜外表面噴灑或潑澆泥漿,也可明顯降低棚膜的透光率,防灼和降溫作用。
七、噴霧免點花坐瓜靈
免點花坐瓜靈,係目前創新升級配方産品,具獨特坐果營養成分與多種元素協調作用,能促進細胞分裂,癒合植物傷口能力比一般細胞分裂素高4倍以上,能誘導抗病、耐熱、抗寒、抑制衰老、延長采收期、提高葉綠素含量。用後瓜條更順直而長,色澤更亮麗,不會出現尖頂瓜和大頭瓜,品質提高,增産顯著。伏季使用配置濃度為兌水1500倍液,及15Kg清水中加入坐瓜靈10毫升,每7天噴霧1次,于西葫蘆第三雌花開放前葉面噴霧,噴霧器用小孔噴片,氣壓要足,霧化要好,噴頭在植株頂部半米以上均勻移動,只噴葉子正面即可,不噴葉子底面,嚴禁近距離噴生長點及幼瓜。若發現葉面噴過坐瓜靈的西葫蘆沒開花時瓜已長成,這説明用藥量過大,應減輕用藥量和增加噴藥間隔天數。
八、早預防病毒病
針對伏茬西葫蘆比其他栽培茬西葫蘆易發生病毒病的情況,除選用抗病毒品種外,還應在播種前用10%磷酸三鈉液浸種25-30分鐘,提早預防病毒病。在生育期間,應于棚室通風口處設置避蟲網,防止有翅蚜、煙飛虱、白粉虱等蟲害遷入棚室內直接為害和傳播病毒病。同時還可防止蜂子等昆蟲進棚傳粉,引起結多籽大肚瓜而降低商品瓜的品質。
九、適時採摘商品瓜
伏茬西葫蘆膨瓜速度快,開花後7-8天即可生長到22-26釐米長,7-8釐米寬,單瓜重達550可左右的翠綠色嫩瓜。這正是商品瓜品質最佳時,應及時采收。若采收過早能影響産量,采收過遲則影響品質。具體採摘瓜適宜時間是在每天的晨時。每天都要采收,才能確保采收的瓜大小均勻。若在采收瓜的前一天下午,發現有的嫩瓜已膨大到標準大小,為防止因瓜長的過大而超標準,應于下午摘下暫放于棵邊,待翌日晨時採瓜時一起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