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精準扶貧3年,催生“贛州樣本”

發佈時間: 2015-04-22 16:27:38  |  來源: 新華每日電訊  |  作者: 陳建華 郭強 賴星  |  責任編輯: 楊霄霄
關鍵詞: 扶貧開發 精準扶貧 贛州樣本

今年春節,63歲的鄭地秀第一次在家中看上了春晚。

鄭地秀家所在的于都縣羅坳鎮大橋村古嶂片區是當地出了名的貧困村。村裏儘管早早地通了電,但不穩的電壓使村民家的電器更多的是一種擺設。

按照新一輪扶貧開發中提出的精準扶貧操作模式,通過申請、評議、審核、審定等程式,古嶂片區進行整體移民搬遷。今年春節前,鄭地秀等第一批74戶村民搬進了新房,看上了春晚。

戰爭創傷大、自然稟賦差、交通不通暢是贛南的歷史存在。

住不上新房、喝不上乾淨水、用不上穩定電是老區的現實寫照。

決不能讓老區人民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中掉隊——2011年底至2012年初的兩個月內,中央領導就贛南等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問題先後作出七次重要批示;

2012年4月,由42個國家部委組成的聯合調研組深入贛州,為蘇區發展振興“把脈開方”;

6月,《國務院關於支援贛南等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的若干意見》正式出臺。

一部為贛南量身打造的區域發展規劃正式實施。

一場國家層面的精準扶貧攻堅戰在贛南老區拉開。

贛州市市長冷新生説:“若干意見實施的近3年,是贛州扶貧成效最大、減貧進程最快的時期。”

2014年底,贛州市貧困人口由“十一五”末的215.5萬人減少到105萬人,農民每人平均純收入由4182元提高到6946元,貧困發生率下降近16個百分點。

2.九萬扶貧隊員探窮因、斬窮根

丁良躍算了算,“三送”期間,他的電動車換了3次電瓶,跑了近4萬公里。

從2010年底始,贛州市9.3萬名幹部走訪基層送政策、送溫暖、送服務活動,與228萬戶群眾結對聯繫。

丁良躍是首批“三送”隊員,也是于都縣政府辦“三送”隊長。

識別難、扶持難……扶貧工作之難,超出他的想像。

“將‘三送’工作與精準扶貧相結合是創造性舉措,只有在摸清貧困家底的基礎上,才能分類指導,因戶施策。”贛州市扶貧和移民辦主任鄺先元説。

“三送”幹部到府逐村逐戶調查摸底,與群眾一道商量脫貧措施,做到“一家一本台賬、一個脫貧計劃、一套幫扶措施”。

贛南老區群眾生活困難,其根源還在於産業欠發達。

若干意見出臺以來,贛州連續3年每年投入1.8億元産業扶貧專項資金,有針對性地扶持貧困群眾能直接參與、直接受益、穩定增收的産業項目,加速群眾脫貧步伐。

全南縣南逕鎮黃雲村、金投鎮燒頭村是偏遠山區村,林地廣闊,當地通過扶持厚樸生態林業有限公司推行“公司+合作社+貧困戶”的模式,帶動農戶參與芳香花木産業。

聽説自己家後院山上種的1000棵苗木在5年之後能産生30萬元的效益,72歲的譚伯弼很是吃驚。

他將家中的農田以每年每畝300斤稻子的價格流轉給厚樸公司後,又和老伴受雇于公司做鋤草、培土的活計,一天能有80元的收入。

現在,全縣6518戶貧困戶中已有5053戶貧困戶參與到發展芳香花木産業中。

在丁良躍的400多篇民情日記中,記載了許多和譚伯弼年紀相倣的貧困戶的故事。“雖然他們臉上已滿是皺紋,表情卻寫滿堅毅剛強,寫滿夢想和希望。”

3.扔下扶貧“拐杖”,自主“造血”

“若干意見的優惠政策就好比扶貧的‘柺棍’,能管到2020年,之後怎麼辦?”有人擔心。

贛州的實踐是,著力打造産業發展平臺,強化“造血、活血”功能。

——全國內陸首個進境木材國檢監管區;

——江西省首個綜合保稅區;

——國家離子型稀土資源高效開發利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臍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贛州國家鎢和稀土新材料高新技術産業化基地;

……

贛州市委書記史文清説:“政策‘輸血’有時效,而發展平臺‘造血’能管長遠。改善了經濟發展後勁不足的問題,就為扶貧攻堅戰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在於都縣,我們見到了林祥貴。他的父親、爺爺、奶奶都是老紅軍,年過古稀的他本應安享晚年,卻偏偏和妻子一起到村裏的産業基地務工。

“我們窮過、苦過,如今趕上蘇區振興的好政策,再老也不能錯過。”林祥貴輕聲地講述著往事,勾勒著未來。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