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技術]硅窗氣調貯蒜薹技術

發佈時間: 2014-06-30 11:47:41  |  來源: 中國發展門戶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 魏博
關鍵詞: 硅窗 氣調 貯蒜薹 技術

中國發展門戶網訊農業部網站介紹了硅窗氣調貯蒜薹技術,具體操作如下:

上世紀80年代初,我國開始大規模推廣硅窗氣調技術來保鮮蒜薹。它是通過在塑膠袋上鑲嵌一定面積的硅橡膠膜來自動調節袋內氣體成分,達到保鮮目的,具有省工、省時、節能、管理方便、氣體成分穩定、儲期長、損耗小、品質好的特點。經濟效益顯著,因而在短時間內得到大面積推廣使用。

一、硅窗氣調儲藏蒜薹

1.硅窗使用形式 冷庫硅窗氣調有小包裝保鮮袋和塑膠大帳兩種形式。一般冷庫多采用小包裝保鮮袋,它使用方便,出庫時又可作為包裝袋出售,降低成本。小包裝袋以0.08毫米厚聚乙烯薄膜和一定面積的硅橡膠膜用高頻熱合機熱合而成,有15千克、20千克、25千克等規格。

2.硅窗面積的計劃 一般硅橡膠膜生産廠家會提供每噸蒜薹適用面積。使用時按比例折和即可。如蘭州生物化學所生産的FC-8膜,用作蒜薹0.4平方米/噸~0.5平方米/噸。

3.蒜薹硅窗氣調保鮮的優點 ①損耗低、貯期長、品質好、經濟效益顯著。由於硅窗的自動調節作用,整個貯期袋內氣體組成基本上穩定在較理想水準上,既可避免二氧化碳中毒,又可防止品質老化,同時抑制細菌繁殖,減少腐爛。一般硅窗氣調要比塑膠袋放氣法好,出品率高5%~15%,幹耗低2%,腐爛率減少5%以上,因而售價要比後者高出許多。②管理方便、省時省工、節約能源。硅窗保鮮袋在管理上與放氣法基本相同,但省掉了多達20余次的放氣、整理、擦水等操作,可節約人工80%,同時減少了操作中能源消耗和損袋現象,降低了成本,保證了品質。

二、氣調儲藏蒜薹的病害防治

1.低溫病害 低溫可降低果蔬的呼吸代謝,延緩組織衰老,抑制微生物繁殖,減少腐爛,延長儲期。但是溫度過低則會發生低溫病害。貯藏蒜薹的最適溫度為0℃,最低不得低於-1℃。薹溫短時間低於-1℃,蒜薹尚可恢復,時間過長,細胞膜被破壞,就不能復原,造成凍害,表現為外觀呈水泡狀,組織半透明,色素降解,解凍後呈水煮狀,有異味。儲藏中應嚴格控制庫溫(0℃~-1℃)、薹溫(±0.5℃)。

2.二氧化碳中毒 當袋內二氧化碳氣體長時間處於10%以上時,就會造成二氧化碳中毒,使有機體窒息死亡。表現為,前期薹梗上出現黃斑、麻斑並逐漸擴大,成下陷圓坑,薹梗軟化,斷條。薹苞由綠色變為灰白色,進一步發展,薹梗呈水漬狀,表皮脫落;腐爛時發出極濃的酒味。使用硅窗氣調儲存蒜薹時,一定要選擇品質穩定的硅橡膠膜,並嚴格按説明配置適當面積的硅窗,嚴格按規定重量裝袋;保持庫溫穩定。並定時檢測袋內、庫內二氧化碳濃度。

3.微生物病害 蒜薹儲藏期間主要的微生物病害有薹梗霉爛、水爛病、薊馬蟲病等微生物病害。在氣調狀態下,袋內長期處於高濕下,入庫時就已乾枯的薹梢極易腐爛,但一般不波及薹梗。薊馬蟲是由大田帶病,病因不詳。采收時薹梗上有細小黃斑,如果收購後及時入庫,氣體組成合理,庫溫穩定,基本上不發病或發病較晚,危害不大,否則將造成極大損失。水爛病為裝卸及運輸過程中造成的機械傷感染病菌所致。

4.微生物病害的防治措施 ①保證收購品質,穩妥裝卸,挑選、入庫、預冷、裝袋及時。②保證庫溫穩定,減少結露。③藥物熏蒸:一般每立方米庫容使用克霉靈(含50%仲丁胺)1.4克。熏蒸選擇在扎口前進行,避免藥物直接粘在蒜薹上。

三、硅窗氣調貯藏蒜薹的要點

硅窗氣調貯藏蒜薹效果的好壞,除了溫度和氣調兩個必要條件外,還必須注意蒜薹品質、入庫速度和庫房管理等環節。

1.收購蒜薹應保證品質 入庫蒜薹的品質是貯藏的基礎,收購的蒜薹應鮮嫩、蔥綠、薹苞小。嚴禁收購老化、帶病或采收後存放時間長的蒜薹。如果條件允許,還應考慮蒜薹的種植、施肥、灌水等因素。

2.及時運輸入庫預冷 蒜薹收購正值高溫季節,呼吸代謝快,放熱、老化速度也快,因此應及時將收購的蒜薹運回冷庫,儘快挑選入庫預冷。

3.預冷、裝袋上架 ①儘快降溫。蒜薹入庫初期,薹溫高,熱負荷大,機房操作人員要勤衝霜,保證良好的製冷效果,將薹溫在最短的時間內降下來。②溫度降至5%以下的時候方可裝袋,薹溫過高,會引起袋內積水過多。裝袋時必須稱重,每袋誤差不超過±10%,同時要避免刺破塑膠袋。③上架後應敞開袋口,以便薹溫儘快降至±0.5℃。此時,用乾淨布擦去袋內積水,檢查袋是否破損,然後紮緊袋口。

4.保證庫溫穩定是貯藏管理的關鍵 為了防止低溫病害,抑制呼吸,減少蒜薹“出汗”,就必須保證庫溫穩定。為此,要建立健全一整套明確的崗位責任制和嚴格的獎罰機制。同時要安裝溫度自動記錄儀,以便檢查降溫情況。另外,定期抽測氣體組成,做到心中有數。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