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冬春之交話豬病豬傳染病有不少在冬春季節發生,最長見的有豬瘟、仔豬副傷寒、喘氣病、豬流感、傳染性胃腸炎、仔豬黃白痢等。豬瘟、喘氣病、豬流感、傳染性胃腸炎等由病毒所致,只能用疫苗預防。副傷寒和黃白痢由細菌所致病,可用疫苗預防,也可藥物治療。
在上述豬病中,豬瘟、豬副傷寒死亡率最高,其次是豬黃白痢。豬流感、喘氣病、傳染性胃腸炎死亡率較低,但一旦侵害了豬群,豬生長髮育遲緩,有的還成為僵豬,遲遲不能出欄,使養豬效益下降。
豬病貴在預防。目前除流感和傳染性胃腸炎外,其餘各病都有預防用疫苗。豬瘟疫苗預防期限為1年,副傷寒疫苗為6個月,喘氣病為8個月;預防仔豬黃白痢的雙價苗效果也不錯。仔豬副傷寒侵害2月齡-4月齡的仔豬,1月齡以內5月齡以上的豬很少發病。
春節前後將進入豬瘟發病高峰期,養豬戶要儘快到當地獸醫站注射豬瘟疫苗。為預防仔豬黃白痢,母豬在産前20天左右要注射大腸桿菌雙價苗。
除按時注射各種疫苗預防豬病外,另一個重要措施就是搞好圈舍衛生,加強飼養管理,提高豬的抗病能力。豬圈內勤換勤墊,圈舍周圍常用草木灰水、石灰水、火鹼水等消毒。飼料要多樣化,常喂些胡蘿蔔、白蘿蔔等青綠多汁飼料。平常做好豬舍保暖,有條件的還可罩上塑膠暖棚等。
豬春瀉病的鑒別與防治豬春瀉病是春季多發病、常見病,主要症狀表現為拉稀,係多種病因引起,只有正確鑒別才能對症下藥,提高療效。
傳染性胃腸炎係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腸道傳染病。其特點是,病豬出現水樣腹瀉、嘔吐和脫水,一旦有豬發病,會在豬群中迅速傳染。該病的治療原則主要是補充體液,防止脫水和繼發感染,常用安維糖靜脈注射或補液鹽內服,同時使用氯黴素或磺胺脒等抗菌素對症治療。
輪狀病毒病由豬輪狀病毒引起的急性腸道傳染病,冬春多發,且只發生於2月齡以內的仔豬。病狀為仔豬厭食、嘔吐、下痢,發病後應立即停止哺乳,內服葡萄糖鹽水、復方葡萄糖溶液,有較好療效。
仔豬黃痢又稱早發性大腸桿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腸桿菌引起的一種初生仔豬急性致死性傳染病。以排黃色稀糞為特徵,多發于7日齡以內的仔豬,發病率和死亡率均高,少有嘔吐。病程較急,發病後一般都來不及治療就死亡。若發現有1頭仔豬感染,應立即對全群進行預防性治療,一般內服慶大黴素、卡那黴素、氯黴素、磺胺脒等抗菌素或調痢生、乳康生、乳酶生等微生物活菌製劑,可迅速控制傳染,效果較好。
仔豬白痢又稱遲發性大腸桿菌病,多發于10-30日齡的仔豬,呈地方性流行。此病以排白色糊狀稀糞為特徵,發病季節不明顯,病死率也不高,但不及時治療易成僵豬。用磺胺脒、土黴素、強力黴素、氟呱酸、痢特靈、白痢散等藥物治療有良效。
仔豬紅痢又稱豬梭菌性腸炎由C型或A型魏氏梭菌引起,是3日齡內新生仔豬的一種腸道傳染病(一週以上的豬很少發病),偶有嘔吐,排紅色粘糞。一般來不及治療即死亡。預防是控制該病發生的關鍵措施,一方面要加強飼養管理,保持圈舍衛生,減少感染機會;另一方面,可在仔豬初生3日齡內按每公斤體重每次內服盤尼西林或鏈黴素8萬單位,每天2次,有良好預防效果。
仔豬副傷寒由沙門氏桿菌引起的仔豬傳染病,主要侵害2-4日齡豬,無明顯季節性。急性型初期便秘,後下痢,拉惡臭血便,腹下、耳下、四肢末端、嘴尖、尾尖等身體遠端皮膚呈紅色,後期變為青紫色,體溫升高。慢性者便秘與下痢交替進行,糞便呈灰色、淡黃或暗綠色,皮膚上有濕疹。盤尼西林、鏈黴素、紅黴素、土黴素等對該病無效,用慶大黴素、卡那黴素、氯黴素等,有一定治療效果。
豬痢疾由豬痢疾螺旋體引起的腸道傳染病,多發于架子豬,仔豬和成年豬發病少,傳播緩慢,流行期長,發病率高,死亡率低,可長期危害豬群。病豬排出混有多量粘液及血液的糞便,常呈膠凍狀。本病藥物治療效果良好,但停藥後易復發,較難根治。可選用痢菌凈、黃連素、痢特靈、桿菌肽、喹乙醇、四環素等藥物治療,若發現療效欠佳應儘快調換藥物。
冬春豬霉形體肺炎的防治冬春季節,是豬霉形體肺炎的多發病季節。而豬霉形體肺炎是豬的一種接觸性呼吸道傳染病。其症狀為:潛伏期一般為11-16天左右,最長的可達1個月以上。此病可分為急性和慢性兩種。急性型以仔豬、懷孕和哺乳母豬多見。突然發病時可出現頭下垂、精神不振,呼吸每分鐘60-100次,張口喘氣,併發出哮喘聲,咳嗽少而低沉,粘膜發紫,體溫變化不大,死亡率較高,病程7-10天。慢性型都是由急性轉為慢性,發病初期為短而少的幹咳,久之可變為連續痙攣性咳嗽,尤其以早晚和運動以及進食後或氣溫驟變時最為常見。病程可拖至2-3個月甚至半年,雖然死亡率不高,但其生長髮育緩慢。此外,還有隱性型,即全身無明顯變化。
防治時可肌肉注射豬喘平,每日2-4萬單位公斤,連續5天為一療程。鹽酸土黴素1至1.5克,一次肌注,7天為一療程。氫富馬酸鹽肌注,每日一次,劑量為11毫克公斤,連用5天,1克枝原凈粉劑溶于4.5公斤飲水中,讓豬自由採食,一般連服7天,有較好的療效。
早春須防豬流感豬流感多發生於冬春兩季,春季多在早春,呈地方性流行。該病發病率高,潛伏期2-7天,病程一週左右。如果在發病期管理不當,則易發生支氣管炎、肺炎、胸膜炎等,增加豬的病死率,故應重視對此病的防治。
症狀豬突然發熱,精神不振,食欲減退或不食,常橫臥在一起,不願活動,呼吸困難,激烈咳嗽,眼鼻流出粘液。
預防
1.鋪墊和勤換乾草,並定期用5%的燒鹼對豬舍消毒。
2.密切注意天氣變化,一旦降溫,及時取暖保溫。
3.防止易感豬與感染的動物接觸。人發生A型流感時,也不能與豬接觸。
4.用豬流感佐劑滅活苗對豬連續接種兩次,免疫期可達8個月。
治療
1.對本病無特殊藥物,只有採用對症治療的藥物來減輕病情,避免繼發感染的發生。可試用復方嗎啉片或復方金剛烷片及板藍根沖劑,用量可根據豬的體重和藥品的含量確定。
2.服用抗生素或磺胺類藥物,以防細菌感染。
3.對病重豬可合用盤尼西林和鏈黴素,另加病毒靈同時肌注,每天2次,連用5天。
4.在飼料中添加抗生素和抗菌素,比例為0.2%,能使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冬春季謹防仔豬水腫病仔豬水腫病是由致病性大腸桿菌引起的斷乳後仔豬的一種腸毒血症。此病一年四季均可發生,尤以冬春季節多發,流行較廣泛,致死率高達80%以上,給養豬戶造成很大的損失。
仔豬水腫病主要發生於斷乳仔豬,尤以斷奶後5-15天的生長快、膘情好的仔豬發病最常見。主要因斷奶後飼料突然改變,引起腸道微生物群的變化。此外,生活環境和氣候的變化,飼料中單純缺乏維生素和礦物質元素等也都是致病因素。
本病特徵發病突然,暴發初期常見不到臨床症狀病畜就突然死亡。發病稍慢的,早期表現為精神沉鬱、不食,眼瞼、頭部、頸部和肛門等部位水腫,有時全身水腫,指壓留痕。病初有神經症狀,表現為興奮、轉圈、心跳增快、震顫、共濟失調、叫聲嘶啞。後期發生後肢麻痹。急性病例4-5小時死亡,多數在1-2天內死亡。年齡稍大的豬,病程可長達5-7天。
防治補飼含硒和抗菌素的添加劑,給斷奶仔豬餵大蒜,斷奶時適當減少飼喂量,一週後再添加足量等,均有預防效果。本病治療方法介紹如下:
(1)安維糖腹腔注射。即用安維糖注射液,每頭豬腹腔注射40-60毫升,在注射過程中,藥液要加溫至與體溫相近。在治療的同時,停喂精料,加喂青料,加強運動。
(2)選用地塞米松磷酸鈉、磺胺嘧啶及維生素C注射液。大劑量注射。時時應用痢菌凈拌料喂,起預防作用。
(3)缺硒是發生水腫病的一個誘因,可採取補硒預防水腫病。即用0.1%亞硒酸鈉按每公斤體重1毫升肌注,每日1次,連用3天。
(4)DM423菌粉防治仔豬水腫病。每天每頭用DM423菌粉(促菌生)1克,連用3天。
(5)配合利尿緩瀉排毒,用速尿針劑肌注;灌服鹽類瀉劑如硫酸鎂、硫酸鈉、人工鹽和大黃末、碳酸氫鈉,每日1-次,連續5天。(據農業部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