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技術]多味棗加工技術

發佈時間: 2014-06-26 15:20:46  |  來源: 中國發展門戶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 焦夢
關鍵詞: 多味,浸漬,紅棗皮,加工技術,糖液

【據中國農業資訊網】

多味棗是一種介於蜜棗和紅棗之間的新型棗製品,具有多種風味,彌補了蜜棗甜味過濃風味單一以及紅棗皮厚食用不便的缺點。

一、生産工藝流程

原料選擇——清洗、分級——劃紋、浸硫——熏硫、沖洗——浸漬、瀝糖——烘烤、包裝。

二、加工要點

1.原料選擇:選果大核小、肉質疏鬆、汁液較少、皮薄、九成熟、色澤白中帶紅、無病蟲害、半月內未噴農藥的鮮棗為原料。

2.清洗、分級:將選好的原料放入清洗池中,用流動水或空壓機攪拌進行清洗,然後撈出、瀝幹水分。鮮棗按大、中、小分為3級。

3.劃紋、浸硫:按棗的大小不同,用3號或4號縫衣針排(每排8-10隻,針距要小于1毫米)在棗上縱向劃紋50-80條,深達果肉1/3(約1.5-2毫米),劃紋要均勻、整齊,從一頭劃到另一頭,且兩頭均要劃到,不要來回劃、重針劃、交叉劃和胡亂劃,深淺要一致。

將配製好的0.5%亞硫酸氫鈉溶液倒入已裝劃紋棗的缸中,以淹沒棗為準,浸泡4 小時左右,然後撈出瀝幹浸泡液。

4.熏硫、沖洗:將浸液瀝幹後的棗坯放入筐中,用架排放,筐裝棗坯不能太滿、太多,大、中級的排放架上,小級品的排放架下,在熏硫室內熏硫40分鐘。優質硫磺用量約為棗坯重量的0.04%。熏硫(浸硫)的目的,在於破壞酶的活性,防止氧化變色,提高維生素的保存率,增強棗肉細胞的滲透性,保持成品光亮鮮明的色澤,提高製品的保藏能力。熏硫處理結束後用清水沖洗,去棗坯上殘留的二氧化硫味。

5.浸漬、瀝糖:先用白糖、醋酸、食鹽、水按40:0.2:2:57.8的比例配製成浸泡液,並加入適量的肉桂、花椒、丁香等天然香料,將浸漬液在夾層鍋內用蒸汽加熱到80度左右,然後倒入棗坯內以淹沒棗為準,浸漬72小時,將浸漬糖液濾出,加熱煮沸,加糖至含糖量(以折光計)55%,趁熱倒入棗坯內浸漬48--72小時。糖液浸漬時伴有輕度發酵,將有利於本産品風味的增加。將浸漬好糖液的棗坯撈出,瀝凈糖液後準備烘烤。

6.烘烤、包裝:將瀝糖的棗坯進行擺盤,送入乾燥室內,或烘箱或烤箱,溫度控制在50℃--55℃,前期烘溫不宜太高,以免棗坯表面幹結,影響水分的散發,後期烘溫應掌握在55℃--70℃,不可超過70℃,以免糖分焦化,影響成品的色澤,造成維生素的損失,烘烤至含水量降至18-20%時,停止烘烤,冷卻後包裝。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