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1月27日訊 (記者唐佳蕾)國新辦今天上午舉行新聞發佈會,國務院扶貧辦政策法規司巡視員、副司長蘇國霞表示,隨著中國減貧理論、減貧模式的不斷形成,在全世界除了貢獻了減貧人口的成就以外,也貢獻了政府主導大規模減貧的經驗,這標誌著中國減貧領域的國際合作是向共用轉變。中國網現場直播
蘇國霞介紹説,開展減貧領域的國際合作是中國扶貧的一個基本經驗,我們改革開放30多年,大規模扶貧開發也近30年了,整個中國的扶貧開發取得的成就是舉世公認的,這裡面也包括國際社會作出的重要的貢獻,減貧領域的國際合作是我們整個扶貧的一個重要補充。但是,從整個國際合作發展歷史來看,我們有一個從以引進為主到共用的過程。引進為主是指改革開放初期,主要引進了國際的理論、經驗和資金,來幫助中國扶貧。當時,我們自己的經濟實力還不是太強,國際組織的援助,包括官方的無償援助,包括軟貸款,對彌補中國資金的不足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像世界銀行在中國先後實施了五期扶貧項目,投入總規模是7.7億美元貸款,還有幾千萬美元的無償援助,這在中國當時的經濟水準下是一筆很珍貴的資源。
蘇國霞表示,在引進資金的同時,我們借鑒了國際減貧的理論和方法,像我們直到現在確定扶貧標準基本的收入法是恩格爾收入法,還是在使用國際理論,像我們扶貧中廣泛使用的參與式扶貧方法,也是借鑒國際經驗引進中國的。這是我們的一個收穫。還有一個收穫,就是培養了大批幹部。
蘇國霞指出,在這個過程中,中國減貧理論、減貧模式也不斷形成,在全世界除了貢獻了減貧人口的成就以外,也貢獻了政府主導大規模減貧的經驗。2004年,世界銀行和中國政府在上海召開了全球扶貧大會,向世界推廣中國的經驗。這標誌著中國減貧領域的國際合作是向共用轉變。這也有一個背景,上個世紀90年代末期,中國經濟發展已經不符合國際組織官方援助和軟貸款條件了,相關的組織陸續停止了這種援助。但是,從那以後,我們共用減貧經驗,促進國際減貧事業共同發展成為了主導。
針對中國是否需要國際援助問題,蘇國霞説:“我們覺得還是需要的,我們也是歡迎的。我們還需要和國際組織一起研究中國的一些特殊貧困問題,做一些先導性的試驗、創新機制,拓寬我們工作思路,加強國際領域減貧經驗的交流、理論研究、模式創新,通過這些方式促進中國減貧事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