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現有國家資助體系已提供足夠名額,不少高校探索“隱性補助”
有人擔心,各高校檔次不同,會否出現“強校的名額用不完,弱校的學生申不上”的情況?對此,業內人士解釋,目前國家層面的資助政策體系已經覆蓋所有公辦本科、專科以及高職,各校的資助名額足以保障所有困難學生受益。“當然,各高校也會利用自由資金設立獎助學金,或引入社會團體、企業和個人獎學金,有的學校項目會多一些。”
面對名目繁多的資助項目,如何確保每筆錢都發到真正困難的學生手中呢?據了解,學生在申請家庭經濟困難認定時,必須提交家庭所在地的鄉(鎮)或街道民政部門加蓋公章的《高等學校學生及家庭情況調查表》,在入校後,學校也要對困難學生的家庭情況進行核實。
“過去僅憑藉學生戶籍地所開的困難證明,就給其發放助學金,由於開證明並不困難,會出現渾水摸魚的情況。”董雨説,現在除了困難證明,還要經過班主任和班幹部通過日常觀察共同商議,並在此基礎上建立了經濟困難學生數據庫,約佔學生總數的30%。據了解,利用測評系統、問卷調查等手段解決“貧困生資格認定問題”,在很多高校都已經施行。
尹紅表示,有了數據庫,除了考慮學習成績的因素,發放獎助學金時就有了優先考慮的範圍。同時,學校會公佈舉報電話,嚴懲欺騙行為。2012年,中科大共有4631名學生獲得獎助學金,其中本科生3863人次,約佔本科生人數的53%。同時,學校共為134人減免學費21.36萬元。
不過,由於自尊心和面子問題,並非所有貧困學生都願意申請助學金等困難補助。為了讓他們能健康成長、完成學業,不少高校都採取了更為人性化的“隱性補助”。
“現在學生吃飯都是刷卡,電腦可以詳細記錄並分析他們的吃飯消費情況。2004年開始,學校對於那些在食堂每月就餐達到60次,平均餐費不足2.4元的學生,直接為其餐卡充值160元。從2008年開始,發放的依據又從2.4元提高到4.2元。”董雨説,僅2012年,就有3269名本科生享受到人性化補助。
“學校還成立了勤工助學社,貧困學生可以獲得校方提供的工作崗位,按勞取酬,這樣大家更願意接受,也更有勁頭。”尹紅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