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
我中心組織專家會商預測,2012年馬鈴薯晚疫病在西南、西北、東北主産區具備偏重流行條件,發生面積預計3600萬畝。為有效控制馬鈴薯晚疫病,特製定本方案。
一、防控目標
晚疫病重發區防控處置率達100%,一般發生區防控處置率達80%以上,專業化統防統治佔防控處置率30%以上,總體防治效果達80%以上的目標,平均危害損失率控制在5%以下。
二、防控策略
以推廣抗病品種、脫毒種薯為基礎,種薯處理和藥劑應急防控為重點,健身栽培為補充的全程綜合防控策略;病害流行期大力推廣專業化統防統治和應急防治,及時有效控制病害流行。
三、防控措施
(一)分區防控重點
西部高發區。包括貴州、雲南、重慶、四川、西藏等省(區、市),湖南和湖北西部地區,以及甘肅、陜西南部等地,抗病品種合理佈局是核心,氣候適宜時提前預防是基礎,發病初期應急防治是重點。
北方常發區。主要包括東北三省,華北的河北、山西北部、內蒙古全部以及西北五省,提倡抗病品種合理佈局,以天氣適宜時封壟前施藥預防為基礎,發病初期突出應急防治。
其他偶發去。主要包括遼寧、河北、山西南部,河南、山東、江蘇、浙江、安徽和江西等二季種植區,以及廣西、廣東、福建等南方冬季種植區,採取加強病情監測,密切關注天氣情況,一旦病害發生流行,及時施藥防治。
(二)主要防控技術措施
1.儲藏期:馬鈴薯收穫前一週進行殺秧,把莖葉清理出地塊外集中處理。選擇晴天收穫,避免表皮受傷。入窖前剔除病薯和有傷口的薯塊,在陰涼通風處堆放3天。貯藏前用硫磺熏蒸消毒貯窖,也可腐霉利·百菌清複合煙劑或三氯異氰酸煙劑。貯存量控制在貯窖容量的2/3以內。貯藏期間加強通風,溫度不低於4℃,濕度不高於75%。
2.播種期:
(1)推廣脫毒抗病種薯。健全脫毒種薯繁育體系,建立無病留種基地。留種田要與大田相距2.5千米以上,採取嚴格的管理措施,單打單收。各地根據馬鈴薯田間表現,篩選抗病性強的品種進行推廣。
(2)種薯處理。種薯切塊播種時,切刀用75%酒精、0.1%高錳酸鉀液或福馬林浸泡消毒。拌種可選用68%精甲霜靈錳鋅可濕性粉劑、72%霜錳鋅可濕性粉劑等藥劑,按種薯重量的0.2%加適量草木灰或石膏粉混合均勻後拌種。拌藥種薯避光晾2小時以上待藥液吸收後播種。
(3)高壟栽培。積極推廣高壟栽培,尤其在雨水多、墑情好的地方。可採取壟上播及平播後起壟等方式,降低薯塊帶菌率。
(4)健身栽培。合理密植,適時播種,合理輪作,避免與茄科類、十字花科類作物連作或套種,禁止與番茄連作。
3.生長期:
(1)中心病株處理。加強調查,當發現中心病株時,要連根及薯塊全部挖出,帶出田外深埋(深度1米以上),病穴撒石灰消毒,對病株周圍50米範圍內的植株噴施甲霜靈錳鋅或霜·錳鋅等藥劑進行封鎖控制,隔10天噴1次,連噴3次,阻止病害擴展。
(2)現蕾期控制徒長。在現蕾期當株高30~40釐米,且有徒長跡象時,用烯效唑可濕性粉劑,均勻噴霧。
(3)藥劑防控。現蕾期後開展大田普查,現蕾至開花初期,在連陰雨來臨之前噴施2次保護性殺菌劑,如代森錳鋅(全絡合態)、丙森鋅、雙炔酰菌胺等進行預防。田間見病後,可選用內吸性殺菌劑,如精甲霜靈、霜霉威、烯酰嗎啉·錳鋅、氟吡菌胺·霜霉威等藥劑噴霧防治。噴霧力求均勻週到,若噴藥後6小時遇雨,應及時進行補噴。注重輪換用藥,交替用藥。要積極組織專業化防治隊在馬鈴薯晚疫病發生流行階段進行統防統治,特別是開花初期至收穫前。
五、關鍵工作措施
(一)加強監測預警。馬鈴薯出苗後,在生長的關鍵期,實施定點監測與大田普查相結合,執行5天一查7天一報的監測制度,準確發佈晚疫病發生情況和流行態勢,科學指導大田防治。
(二)強化宣傳指導。要充分利用電臺、廣播、網路、報刊、板報、明白紙、宣傳冊、挂圖等多種媒體,宣傳晚疫病等病害防控重要性,通過召開現場會、舉辦農民田間學校等多種形式普及晚疫病等病害診斷及防控技術,指導農戶科學防控,提高防治技術的普及率與到位率。
(三)推進專業化統防統治。馬鈴薯晚疫病是氣傳流行性病害,一旦氣候適宜,很容易大面積蔓延,防控的及時速效是控制蔓延的最佳手段。積極扶持發展專業化防治組織,大力推進大面積的專業化統防統治,提升防控效果。(據農業部網站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