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網志解救乞兒 正視乞討現象背後的貧困

2011年02月09日12:57 | 中國發展門戶網 www.chinagate.cn | 給編輯寫信 字號:T|T
關鍵詞: 微網志 貧困家庭 貧困人群 貧困問題 兒童 國家責任 社會制度 社會心理層面

兒童該受到良好的撫養和教育,而不是在街頭行乞。

乞討的兒童既可能是被拐來的,也可能是被租來或買來的;既可能受到強制,遭到了虐待,也可能並非如此,而僅僅是某些底層貧困人群維持基本生存的方式,拖兒帶口上街乞討的事情並不難見到。

這就是説,兒童乞討現象及其背後的整個鏈條,其發生根源是底層的貧困。兒童來自貧困家庭,租兒租女、賣兒賣女迫於貧困,組織或者強迫兒童乞討的那些人,未嘗不是貧困的一員,底層貧弱者向更弱者下手。法律的正義和道德的譴責,都是必要的,但對貧困的思考同樣不應被遮蔽。

成功、繁榮和富裕在今天獲得了足夠尊崇的地位,但另一方面,貧困往往被視為不被接受和容忍的狀態。在社會層面,比如禁止或限制乞討,打擊或清理小攤小販,以及對農村務工人員的種種限制等等,使貧困逐漸受到系統性的排斥,底層貧困者獲取生計、改善生活的願望與方式,在城市形象、城市秩序等諸多似乎更堅硬的理由面前,顯得羸弱不堪。

在日常生活中,兒童乞討被當成一個騙局,殘疾人乞討被視為故意博取同情,甚至乞討本身都會被當成懶惰、不思進取而加以厭棄。可以説,貧困正在社會制度和社會心理層面失去它的位置,某種程度上,社會對貧困以及底層貧困之人的感受力和理解力也正變得遲鈍。賣兒賣女,讓兒童走上街頭去乞討,這些行為都能在法律上、道德上獲得解釋,但它們也很可能是極端貧困者無可奈何並且艱難的選擇。

貧困不是哪個人與生俱來的命運,也不必然是個人或群體失敗的證明。國家經濟上的發展,國家責任的積極履行,當然會使許多人擺脫貧困的狀態,但從根本上説,發展問題不能轉換貧困問題,個人的貧困也不能被地區的貧困所替代。

讚美貧困很殘忍,對貧困視而不見乃至驅逐和排斥貧困同樣不可取,貧困是需要正視的客觀事實,面對底層人群那些真實的苦難,心靈需要重新變得柔軟,一些人在極端貧困下作出的選擇,哪怕不被人們所接受,至少應該得到理解。

返回頂部文章來源: 漢網-長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