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福建、廣西、湖南、貴州、重慶、陜西……自2010年3月起,我國遭受多輪暴雨洪澇災害。據國家防總辦公室統計,截至7月23日9時,全國共有28個省(區、市),累計約1.2億人次受災,其中因災死亡742人,失蹤367人,直接經濟損失約1524億元。
近日,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通過清研諮詢,對全國31個省(區、市)共計3462人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97.4%的人關注今年暴雨洪澇災害的影響,其中57.3%的人表示“非常關注”。受訪者中,“80後”佔57.4%,“70後”佔25.5%。
82.4%的人認為洪災肆虐緣于自然環境遭破壞
李靜的家鄉陜西省旬陽縣,坐落于漢江與其支流旬河交匯處。不久前,漢江出現50年一遇的洪水,旬陽縣也頓時變成一片澤國。
據李靜介紹,旬陽縣的主要商業區與公共設施,都在緊鄰旬河的濱江大道上。今年漢江、旬河同時發大水,濱江大道上的商鋪、廣場以及附近居民區無一倖免,損失異常慘重。
在李靜的記憶中,2007年他的家鄉也遭受過一次洪水,“當時也是整個濱江大道被淹,但那次洪水後我們只是做了一些清理淤泥的工作,好像並沒有痛定思痛,採取進一步防範措施。”面對家鄉屢遭洪災侵襲,李靜感嘆:“何時才能徹底治理這些江河啊?”
面對不斷氾濫的洪水,本次調查中,84.9%的人期待我國江河能得到徹底整治,其中42.8%的人表示“非常期待”。
全國城市防洪專業委員會委員、河海大學水務工程系主任徐向陽,在接受中國青年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公眾的期待有一定道理。其實今年長江流域整體降水量並不是非常高,但江河的水文高度卻非常高,其中,人為開發因素起了重要的影響作用。
“人們對江河的開發,改變了許多江河的自然狀態。以長江為例,現在沿岸的許多湖泊消失,這導致整個長江調蓄洪水及排水的能力大大減弱,一旦出現洪水,災害就在所難免。”徐向陽説。
近日,著名水利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沈國舫,在一次通報會上也指出,水土流失是我國洪澇災害頻發的元兇,水土流失導致江河湖庫淤積,加劇洪澇災害,對我國防洪安全構成巨大威脅。
調查發現,82.4%的人認為,洪災肆虐的首因正是“自然生態環境遭到破壞”。對此,83.9%的人呼籲保護生態環境,防止水土流失。
此外,人們認為洪水肆虐的原因還包括:“全球變暖、氣候異常的表現”(67.7%),“沒有整體長遠的治水規劃”(54.2%),“排水防汛工程歷史欠賬多,難以發揮作用”(52.1%)。
洪災能否成為徹底治理江河的契機
7月13日,長江中下游城市安徽安慶市某私企職員江峰,在準備去上班時才發現,自家小區已被渾濁的積水蓋住。雖然大水已沒過大腿,但急著去上班的江峰,還是艱難地走向自己停在路邊的電瓶車,但試了幾次也無法啟動。看著身邊不少年輕人抱怨“怎麼一輛公交車也不來”,她只好向領導請假,在家休息了一天。
由於全市停電一天,江峰那天什麼事也沒做。不少朋友都打電話來訴説自己損失慘重,“有個開五金店的朋友告訴我,他損失了四五萬元。還有住一樓的朋友説,他家的電器全泡湯了……”
江峰告訴記者,安慶市在1998年也遭遇過類似的洪災,事後,長江安慶段防洪大堤被加固過一次。“感覺這次暴雨、洪水比1998年那次更厲害,但安慶市的受災情況沒有那年嚴重,説明三峽大壩和加固後的大堤起到了一定作用。希望類似的惠民措施能夠更徹底一些。”江峰説,此次全國範圍內的暴雨洪災,也許是一次對我國江河進行徹底治理的契機。
本次調查中,78.6%的人認為,面對洪災頻發,我們要有長遠的治水規劃,不能臨時抱佛腳;71.8%的人認為,我們應該未雨綢繆,在非汛期也應加強排水防汛工程建設。
徐向陽指出,洪災難以根除,但可以防止。他建議:第一,應加強對水文、水災的研究,特別是在三峽水庫導致長江中下游水流狀況變化之後,我們更應加強對長江中下游及三峽庫區水流規律的研究;第二,防洪治水的標準與方案應經過科學計算,有論證、有規劃;第三,防洪的標準一定要落實,不能因為豆腐渣工程而降低防洪工程實際抵禦洪水的能力;最後,我們應該未雨綢繆,在非汛期更應加強對防洪工程檢查維護、河道清理等工作。
有70.0%的人建議國家加強建設洪災應急預警機制,及早掌握應對突發狀況。
“其實,我們的應急體制已經很不錯了。”中國政法大學危機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詹承豫指出,目前國家在洪水災害應急體制的建立和運作等方面已經做到了相對完善。但在應對洪水災害時,通常會涉及跨地區協調、大面積安置轉移、救災技術物資保障等難題,這些難題通過常規的政府管理很難完成。“所以,進一步完善應急管理體制,是防洪救災的前提與保障。”
詹承豫認為,在世界氣候變化愈加複雜的情況下,我們還需進一步提升洪災預測的科技水準和能力,把握防汛抗洪的主動權。同時,強化提升搶險救災的能力,加強公民的災害應急知識宣傳及教育,讓老百姓掌握自救的基本技能,在第一時間把災害損失降到最小。
調查中,為應對洪災,59.8%的人建議完善災害問責體制,追究相關人員責任;50.9%的人表示各個企業單位應履行社會責任;50.7%的人呼籲更多人為受災群眾捐款捐物。 實習生 向楠 本報記者 肖舒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