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南充市升鐘水庫管理局工程科副科長 吳先德
吳先德:現在觀測結果是沒有大的變化,它的沉降位移變化在允許的範圍之內。
但是近30年過去後,很多地方也老化嚴重。像這個溢洪道巨大的工作閘門現在使用起來已經很危險。
工作人員:4月份就已經報廢了,停止運作不準運作。
記者:那你們還用啊
工作人員:那怎麼辦啊,你要檢修要用啊,暫時用著,強制用,
吳先德: 82年買的吧。
記者:一直用到現在?
吳先德:抗風不行,人在上面是搖晃的,線路也比較老化。
他們對溢洪道的裂縫也及時進行了修補,吳先德告訴記者,最嚴重的是渠道的老化,滲漏嚴重。
吳先德:病害工程比較多嘛,當時我的一個隧洞,它的隧洞8公里長,底板拱起1米5高,這個水根本就,放是放的過來,但是非常危險,隧洞開裂的有3公分到5公分這麼寬,比較危險。
吳先德告訴記者,升鐘水庫的設計灌溉面積是211萬平方公里,但是30年前建好的一期工程只能灌溉130多平方公里,二期工程20多年來遲遲開不了工,剩下的70多平方公里農田則用不上水庫的水,而升鐘水庫的水源相當充沛,目前只用到水量的五分之一。
吳先德:這些就不行了,這些就不行了,這些是我們的二期工程。
記者:這邊灌不了了?
吳先德:二期工程要灌西充縣的8.81萬畝,加上嘉陵區,嘉陵區的大部分,嘉陵區41萬畝。
水庫管理站他們的主要任務是壩區管護、防洪溢洪以及渠道管理。李順修告訴記者,他們一直在艱難地維持水庫正常運作,他們的工作經費全部靠向農民收水費來維持。他們只能自己管自己。
升鐘水庫樞紐工程管理所所長 李順修
李順修:那幾年天干,連基本的經費都難以維持説實在的,所以它就靠點水費,沒有其他的收入來源。
記者:上面也沒撥款?
李順修:上面財政也沒撥款,我們是自己生存,所以沒得收入,那外債,過去還欠了一些外債。
他們的辦公室為了節省費用,他們連電話都上鎖了。
李順修:就是不能隨便打。防止別人打長途,電話控制。
他們的工資在一千元左右,自己已經感覺很不錯了。李順修告訴記者,自己到升鐘水庫已經有30年了,差不多一輩子都和這個水庫連在了一起。這裡的很多人基本上也是一直呆在這裡,十幾年、二十年沒有調動過。
李順修:這麼多年,一直大概可能有10多年沒有進一個人,我們沒有進人。
很多人不願意來這裡工作,相反留下的人卻越來越少。他們只能一人多崗,一個人做三個人的事。
李順修:要是我們在過去高峰的時候,像原來高峰的時候大概是50個人左右,現在只有20個人左右。
升鐘水庫是嘉陵江上游重要的水利工程,面積大1800平方公里,總庫容13.4億立方。它的正常運轉對長江的汛情也有著重要的聯繫。
王顯成:因為它升鐘水庫建立在嘉陵家支流西口上的一個大型水利工程,主要作用也有一個防洪的作用。比如説去年,9月12號的洪水,當時我們測的洪峰流量3440個流量,通過水庫攔取洪水,實際下泄的超1500個流量,削減洪峰1900個流量,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在管理站破舊的小樓上,燕子就在墻皮脫落的樓道裏做窩。而在辦公室裏挂在墻上的文件上面,已經全是蜘蛛網,看來已經是好多年沒有人翻閱過。這個管理站已經成了被遺忘的角落。但是這裡的一群人,還在努力維持這個堅固的水庫正常運轉。李順修説30年了,如果説維持還不如説是堅持。
李順修:就只有過緊的日子,過艱苦的日子。
從根本上説,水利設施的價值就是改變水資源在時空分佈上的不均,天旱時灌溉,下雨時蓄洪。旱澇交替頻繁的異常氣候,對水利工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我們看到,嘉陵江上的不少水利設施卻陷入了維護困境。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呢?
當記者在天橋水庫的時候,並沒有見到水庫的管理員。
王顯成:他住的比較遠,聯繫不上
記者:那知道是誰管麼。
王顯成:知道。
很多的小型水庫基本上是沒有專門的管理人員,幾十年來一直如此。
王顯成:這個經費不足,現在都是臨時的管理人員,這些人他雙重身份,又是水庫的協管員;第二他還是當地的農民,他還要種地、。
這些從附近村裏臨時聘請的管理人員可能一年都難得到水庫來看上兩次,更談不上管理和維護。
四川省劍閣縣稅務局工作人員
工作人員:維護,他沒有資金怎麼維護。
記者:也就來看一眼。
工作人員:他有什麼險情給我們來報告,我們往上面報。
記者:你們怎麼給他錢呢?
工作人員:工資原來按水費收入,現在收入不太好,現在就是一年4、500塊錢。
記者:一年4、500塊錢?
工作人員:嗯,所以沒有人願幹這個事。
記者了解到地方財政很少支援,水庫的管理維護基本就靠徵收水費,但是現在農村勞動力都外出打工,種地的少了,水費也收不上來了。
王顯成:人家都説農業稅都免了嘛,水費怎麼不免,它很困難,收水費很困難。
四川省水利廳建設與管理處處長梁軍告訴記者,現在水利設施管理還是按照以前老的體制,現在面臨兩大瓶頸,一是資金,二是勞動力。小的水利設施做不到自負盈虧管理也就荒廢了,而要組織農村勞動力施工就更難以實現了。
四川省水利廳建設與管理處處長 梁軍
梁軍:原來水管體制是,水管立體負責,誰受益誰負責,但是現在農村改革了,對這塊提出了嚴峻的挑戰,比如我們四川在02年、03年取消了兩工,就是投工投勞,這個就是義務工還有累計工這些取消了,取消以後呢,那麼這個水利工程呢,特別是農田的水利工程修建的話就沒人管了,就沒人管了。
而在資金投入上,就面臨根本性的難題,僅靠水費微不足道,徵收也越來越難。現在國家對一些大型水利設施正在加大投入,但是同樣關係到農民切身利益和生命財産安全的小型水利設施卻無人問津。
梁軍:特別是我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這個問題就沒有很好的解決,沒有很好的解決,這塊是個非常不好辦的事情,可以説有的時候是一個陽光照的比較少的一個角落。
梁軍認為,40年來,很多水利設施在不管不問的狀態下逐漸荒廢,40年前舊的管理機制已經到了必須改革的時候。他認為應該爭取國家、以及省市縣三級財政各拿出一部分資金支援自我造血功能低下的水利設施,而水庫的管理人員一定要定崗定編,增加工資,按照科學的管理章程來操作,才能長治久安。
梁軍:建立一個比較長久的,一個灌溉、使用、管理、維護,長久的這樣一個機制,確實是一個大問題,一個大問題,從它的技術、人員、資金各方面的保證來看的話,確實我們值得很好的研究一下。
半小時觀察:
應對今年的大洪水,三峽水庫、丹江口水庫等大型水利樞紐工程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但在我們這樣一個河流縱橫、水系複雜、災害多發的國家,水利體系的基礎並不只是大江大河上的幾個大型工程。對很多農村地區來説,星羅棋佈的中小型水庫同樣為它們撐起了防汛抗旱的安全網。正因為這樣,農村水利設施也應該得到公共財政的充分支援,改變目前這種主要依賴收取水費,苦苦維持的局面。也許和漂亮的市容、寬闊的馬路相比,水利設施吸引不了多少眼球,不過真當我們面對災害的時候,它一定能帶給我們最急需的回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