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消息:英文《中國日報》3月23日報道:氣象專家預測,今年春季由於冷空氣的頻繁活動,我國北方還將面臨8到10場沙塵暴,比去年同期有所增加。
“前些天內蒙古中西部、西北地區等地的地表溫度回升,地面解凍,加之冷空氣集中南下,沙塵被高空風輸送過來並沉降,形成沙塵天氣沙源地受到強冷空氣影響,冷暖空氣交匯時地面旋轉風比較強,形成沙塵暴,”國家氣象局首席預報員張培群週一告訴《中國日報》。
昨日,國家氣象局將其沙塵黃色警報降為藍色警報,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沙塵天氣的結束,張培群説。
“一輪新的冷空氣將會給北方地區帶來更多的沙塵天氣,這是2000年以來春季常見的沙塵季節,”張培群告訴記者。
在不到四天的時間裏,北京昨日清晨再度被沙塵暴襲擊,導致城區內的空氣品質迅速下滑, 而19到20日我國經歷的一場大範圍的沙塵天氣影響了包括北方大部地區以及南方部分地區在內的16個省(市、自治區)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沙塵天氣,導致2.7億人遭沙塵侵擾。
北京市氣象臺高級工程師張明英在接受新華社採訪時説,21日中午蒙古國地區又出現了強沙塵暴天氣,隨著強冷空氣,這股被大風吹起的沙塵先後經過內蒙古、山西、河北于22日晨抵達北京。
“20日曾出現的嚴重沙塵天讓北京地面滯留了大量浮土,今天5、6級的北風也很容易引起局地揚塵。”張明英錶示,下午開始,此次沙塵對北京的影響將逐漸減弱,接下來的幾天沒有明顯的冷空氣活動,預計在本週內不會再有沙塵天氣出現。
儘管北京人在不斷抱怨沙塵天氣給自己生活帶來的諸多不便和帶有塵土氣息的空氣,氣象專家認為北京僅僅是被沙塵暴影響,而真正的沙塵暴中心是在內蒙和寧夏。
“福建沿海出現灰濛濛的天氣屬於霾,霾天氣在福建很少出現。”福建省氣象臺副臺長劉銘對中國網説,福建沿海此次出現霾天氣是受到北方強沙塵暴的影響,按照發展趨勢,福建有可能出現沙塵暴。
包括福建,上海,江蘇,浙江,安徽和四川等南方地區也不同程度的遭受沙塵天氣影響,使各地的污染指數達到極值。
沙塵天氣于3月20日到上海,當地污染物指數達到最高值500。在2007年4月2日上海曾經發生類似沙塵天氣,也是受北方沙塵暴影響。
上海氣象局首席預報員陳明説上海不會發生沙塵暴,因為上海附近沒有沙源。
南方大部分地區的沙塵天氣將隨著明後天的降雨而逐步消失,在即將來臨的冷空氣帶來的雨水的作用下,即使北方再次發生大規模沙塵暴,南部也不會有沙塵暴出現。
台灣“環保署”表示,最新測站數據顯示,台灣21日出現了有史以來最嚴重的沙塵影響。大陸沙塵伴隨冷空氣南下,從21日清晨起逐漸影響到台灣。台灣“環保署”傍晚 5時最新監測數據顯示,粒徑小于10微米的懸浮微粒小時濃度曾超過1000微克/立方米的測站有25站;部分測站懸浮微粒小時濃度還破表。
據之前的報道,由於過度開採,濫砍濫伐,城市化和乾旱的影響,中國北方一直受沙塵暴困擾,中國的沙漠已經佔到國土面積的16%。
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副院長張小曳表示,我國的沙漠區域約為167萬平方公里,其中近幾十年最新沙化的大概有8萬平方公里,其餘絕大部分是存在了幾十萬年的原生沙漠。從氣象學角度來看,只要沙漠這一主要沙源不消失,沙塵暴就不會消失。“而在同一個起沙地,這次可能是浮塵,下一次可能就是沙塵暴,決定因素是氣候。”
據農業部公佈的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2000-2009年,中央累計投入資金37.7億元,在北京、河北、山西、內蒙古等4省(區、市),共安排京津風沙源草原治理任務343.2萬公頃。
過去十年的沙塵暴平均次數為不到9次,春季為沙塵暴多發季,全年80%以上的沙塵暴都發生在春季。(中國日報記者 王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