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曼谷3月11日電(記者朱麗)針對日前泰國少數媒體把湄公河下游水位下降歸因于中國境內上游水壩這一説法,中國駐泰國大使館11日下午在新聞發佈會上指出,整個湄公河流域普遍遭遇旱情,中國也是受災國。中國在湄公河上游(瀾滄江)的水電開發充分照顧到下游國家關切,對下游水量幾乎無影響。
中國駐泰使館陳德海參贊主持新聞發佈會,包括一些外媒在內的數十家新聞媒體到場。陳德海説,湄公河委員會近日發佈的新聞公告指出,當前湄公河干流水位下降是泰國北部和寮國乾旱所致。
陳德海介紹説,瀾滄江出境處年均徑流量僅佔湄公河出海口年均徑流量的13.5%,湄公河水量主要來自中國境外湄公河流域。
他説:“中國在瀾滄江水電開發過程中積極落實可持續發展戰略,充分照顧到下游國家關切。”目前瀾滄江梯級電站已建成漫灣、大潮山和景洪三個水庫,面積很小,蒸發水量可忽略不計。水電站運作不消耗水量,因此瀾滄江水電開發對下游水量幾乎無影響;而且中國在瀾滄江流域無跨流域調水計劃,沿江工農業用水量很少。
陳德海指出:“去年年底以來,整個湄公河流域遭遇大旱,中國西南地區也是旱災受害者……西南地區河流水位處於50年來最低,2月水量僅為正常水準的一半。”
他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説,中國與中南半島幾個國家都是好鄰居、好夥伴,在今年的瀾滄江-湄公河流域旱情中同為受害者,只是所處位置不同,受災程度不同。他説,合理開發利用瀾滄江-湄公河水資源符合次區域各國的整體利益;中國在瀾滄江水資源開發中一貫高度重視對資源、環境和生態的影響,並與有關國家保持良好溝通。
他表示,中國將繼續通過湄公河委員會對話會等成熟有效的對話和合作渠道,在平等協商、互惠互利的基礎上,加強與有關各方的溝通與協調,共同促進本地區經濟社會發展。
瀾滄江發源於中國青海省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脈,出中國國境後被稱為湄公河,流經寮國、緬甸、泰國、柬埔寨,在越南胡志明市注入南海,全長約4880公里,瀾滄江段約為整個幹流全長的44%。
有泰國媒體日前援引民間組織“拯救湄公河聯盟”的評論説,湄公河水位過低與中國在上游修建水壩有關。泰國國家災害預警中心主任史密斯·達瑪薩洛納5日針對這一説法表示,近期湄公河水位下降與中國在瀾滄江段修建水壩無關,而是全球變暖的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