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2月23日報道 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副所長、國家重大科學工程項目“中國地震活動斷層探測技術系統——大城市活動斷層探測與地震危險性評價”首席專家徐錫偉研究員22日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説,“大城市活動斷層探測與地震危險性評價”項目已于2008年4月順利完成北京、上海等21個內地大城市的活動斷層探測與地震危險性評價,取得一批地震科研成果,經濟、社會與科學效益顯著。
他介紹説,作為“中國數字地震觀測網路工程”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中國地震局2000年提出“大城市活動斷層探測與地震危險性評價”項目,經過3年多立項論證于2004年6月正式實施。在福州市先期開展的試驗探測基礎上,以經濟發達地區、人口密集地區、高烈度地區(地震基本裂度Ⅶ度以上)、發現存在活動斷層跡象和存在發生破壞性地震危險等條件,選定北京、烏魯木齊、上海、天津、昆明、西安、蘭州、銀川、海口、廣州、呼和浩特、瀋陽、南京、太原、鄭州、寧波、長春、西寧、拉薩、青島等20個城市開展活動斷層探測與地震危險性評價。整個工程項目由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投資,總經費近5億元人民幣。
徐錫偉稱,“大城市活動斷層探測與地震危險性評價”項目在21個城市探測斷裂130多條,詳細探測和評價斷裂58條,確定活動斷裂26條,所獲成果主要有:編制完成21個探測城市1:250000工作區區域地震構造圖和1:50000目標活動斷層分佈圖;完成21個城市目標區內需探測的主要斷層130多條,長度近4000公里,並對隱伏地下的推測活動斷層長約1500公里進行重點詳探;對21個城市進行地震危險性評價,編制完成活動斷層地震危險性評價成果圖21幅;對21個城市進行地震危害性評價,計算獲得活動斷層地表破壞影響帶評價圖和近斷層強地面運動影響場評價圖各21幅;完成活動斷層基礎數據庫建設,21個大城市活動斷層探測與地震危險性評價各個階段的數據、成果産出等進入各城市活動斷層基礎數據庫。
這位國家地震安全性評定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指出,通過對中國內地21個重要大城市實施活動斷層探測與地震危險性評價工程,探明城市地下存在的活動斷層分佈與活動狀況,預測活動斷層的潛在地震危險性與危害性,為城市規劃、建設、重要工程設施選址、抗震設防和地震應急措施、救援預案制訂等提供了科學依據,提高了政府對城市活動斷層危害的預見性。同時,也一定程度上提高中國抗禦地震災害的能力和中長期地震預測預報的科技水準,能有效減輕地震災害對社會經濟的衝擊和影響,具有較好的經濟、社會和科學效益。
他還透露,在“全國重點監視防禦區活動斷層地震危險性評價”項目中,重慶市目前正在開展活動斷層探測與地震危險性評價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