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葉一劍北京報道
2月10日,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下稱國家防總)召開新聞發佈會,通報正在持續的北方旱情。
國家防總秘書長、水利部副部長鄂竟平在發佈會後接受記者採訪時明確表示,近期不會考慮通過提高水價來協調抗旱水源,旱災因素還不足以導致近期出臺提高水價有關政策。
此前,河南省防汛抗旱指揮部新聞發言人楊汴通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表示,啟動Ⅰ級抗旱響應意味著,如果旱情繼續加劇,該省必要時將提高水價,對耗水高的生産企業進行限量供水。
據鄂竟平介紹,北方小麥主産區去冬以來普遍遭遇降雨少、氣溫高、寒旱疊加的天氣,導致“灌期提前,用水集中”,加上部分地區江河來水和蓄水量偏少,造成抗旱水源短缺。
對此,有專家呼籲深化農業水利綜合改革,以從根本上解決這次旱災中一些地區因為水利基礎設施薄弱導致的水源短缺問題。
抗旱水源短缺
鄂竟平在新聞發佈會稱,本次北方大旱中,全國作物受害加上三北地區幹封地面積總數達到2.76億畝,比常年同期多0.87億畝。
對此次旱災的成因,鄂竟平分析稱,本次旱區先是表現為降雨少氣溫高,去年12月份以來又出現大幅度降溫,寒旱疊加。而春節後氣溫回升較快,持續少雨,各地冬麥區提前開始春灌,有些還增加了灌溉的次數,用水增加並集中,加上部分地區江河來水和蓄水量偏少,造成抗旱水源短缺。
河南省防汛抗旱指揮部新聞發言人楊汴通告訴記者,河南省今年冬小麥7980萬畝的播種面積中,沒有灌溉條件的達到3300萬畝。
此外,因為長期以來地下水超採,導致該省5000萬畝的井灌區內很多機井面臨出水不足或因為井深不夠斷水的情況。
而且,縱然是在平常年份,水源不足也是河南很多地區糧食生産所面臨的主要挑戰。
據河南省社科院農業發展研究所所長吳海峰對該省産糧大縣滑縣的調研,該縣可利用水資源總量僅有2.4億立方米,缺口達2.41億立方米,地下水位每年下降1米左右。
近期不會提水價
考慮到抗旱過程中面臨的水源嚴重不足的情況,地方有關官員和一些專家提出了可以考慮提高水價的方式協調抗旱用水。
關於“必要時可提高水價,也可對高耗水的企業實行限量供水”的説法,2月10日,楊汴通在接受採訪時回應,根據目前的抗旱情況,河南省暫時還不會提高水價和對高耗水的企業限量供水。
水利部水文局副局長梁家志對本報記者表示,針對包括水價體制在內的水利管理體制改革長期以來一直在做,水利部關於優化水資源配置的相關政策研究中,也包括了通過使水價保持在一定的水準以促進節約用水的措施,但是,“並不會這麼快通過這次旱災一下子推出來”。
國家防總辦公室常務副主任張志彤告訴本報記者,我國長期以來實行的是對農業用水和居民生活用水進行補貼的政策,而非農業用水和非生活用水的價格本來已經較高了,短期內提高可能難以承受。
而鄂竟平明確表示,近期內不會通過提高水價來協調抗旱水源。
實際上,我國新一輪農業水利綜合改革在2008年已經啟動。
中國農科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研究員姜文來對記者表示,相較于之前的農業水利政策,此次農業水價綜合改革將農業末級渠係水價納入政府管理範圍,實行國有水利工程水價加末級渠係水價的終端水價制度,尤其值得關注。
但是,在産權方面,本次改革規定,支渠以上的灌區骨幹工程明確産權歸國家所有,支渠以下灌區末級渠係工程的産權明確歸農民用水合作組織所有,建設與改造由政府安排一定規模或比例的投資,實行以獎代補或民辦公助,管護主要由農民用水合作組織負責,全面推進農民用水自治。
姜文來認為,農田水利工程,是農業綜合生産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生命線,具有很大的公益性,因此農田水利工程投資主體應該是國家,應該將灌區的骨幹工程和田間工程一起納入到國家基礎設施的範疇。“否則,我國農業水利基礎設薄弱問題依然無法解決。”
目前,我國已經在4個主要産糧省和13個糧食主産區開展農業水價綜合改革試點工作。(21世紀經濟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