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轉移性收入增幅加大。貧困縣農民每人平均轉移性收入達208元,比去年同期增長38.9%。主要得益於各項補貼政策的落實到位。其中退耕還林還草補償收入是轉移性收入的重要來源,上半年每人平均退耕還林還草補償收入為103元,增長49.5%,對轉移性收入增加的貢獻率達58.6%。而救濟、救災款收入雖然比重不大,但增長幅度驚人,增長幅度達162.7%,主要是由於上半年陜西省部分地區受到自然災害侵襲,國家和陜西省各級加大了賑災力度。
四、財産性收入大幅增長。財産性收入在農民收入中的比重並不高,但增長幅度很大。上半年貧困縣農民每人平均財産性收入為35元,比上年同期增長70.9%,成為農民增收新的亮點,表明中央提出增加居民財産性收入的舉措已經使農民開始受益。
五、生活消費結構趨於優化。上半年監測縣農民每人平均生活消費支出1003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33元,增長15.3%。其中每人平均食品消費支出414元,同比增長14%,但恩格爾系數由去年的41.7%下降到41.2%,降低了0.5個百分點,貧困縣農民生活水準和生活品質繼續提高。食品消費中人們用於食用油和肉、蛋、奶及水産品的消費支出快速增加,分別比去年同期消費支出增長43.3%和32.5%,雖然很大部分原因是物價上漲引起消費支出被動增加,但農民上半年糧食消費和去年同期基本持平,而食用油和肉、蛋、奶及水産品消費支出的快速增加依然表明農民食品結構的調整和對營養的追求。
貧困地區農民在“吃”的方面更加講究起來的同時,對“住”和“用”方面更加舍得投入,上半年每人平均用於“住”方面的消費支出達137元,比上年同期增加34元,增長33.2%。家庭設備用品及服務消費支出每人平均49元,比上年同期增長48.7%。
今年,在農業生産資料價格不斷攀升、農産品生産利潤空間壓縮、年前冰雪災害等不利因素的影響下,為穩定農業生産和農民增收,國家加大了對農業生産的財政補貼,加強了對農資供應市場的監管力度,極大調動了農民的生産積極性,也有一些不利因素困擾農業生産,羈絆農民收入的持續快速增長。主要表現在:
一是農資價格居高不下。近年來,各種農資價格有漲無跌,生産成本逐年增加已是形勢所迫。上半年每人平均家庭經營支出397元,比上年同期增加47元,增長13.5%。其中種植業、牧業支出分別佔家庭經營支出的57.5%和24%,同比增長8.4%和23%,在增加農民現金支出的同時,會抵消農民因價格上漲而獲得的收益,影響農民生産的積極性。
二是陜西省貧困地區農業産業化程度還比較低,農産品科技含量較低,附加值不高,缺乏市場競爭力,貧困地區農村的二、三産業發展緩慢,經濟效益普遍較低,上半年二、三産業對農民收入的貢獻率分別為1.3%和9.1%,對農民增收的支撐能力薄弱。
陜西省貧困地區農民收入增長還處於爬坡階段,隨著農産品價格的趨穩、農資價格及生産成本高企、稅費減免、政策補貼、扶貧賑濟等惠農政策的到位,農民現有收入增長來源即將窮盡,增收難度必然加大,要實現農民收入的快速、持續增長,必須另辟途徑。一是要繼續大力發展各種形式的教育和培訓,全面強化實施“人人技能工程”,增強農民的科學文化知識,提高他們的文化素質、生産技能水準,提高農民打工掙錢的競爭力,也讓留鄉農民學會使用科學的、現代的手段進行農業生産,提高務工和務農兩個收入;二是在高度重視農業生産的同時,加大支農貸款力度,支援和引導農民發展二、三産業,延伸農業生産的産業鏈條,增加農産品附加值,徹底改變傳統的生産方式,大力發展地方特色産品,增強農民參與市場競爭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