劈劈啪啪的喜慶鞭炮,回蕩在新穎氣派的新村;端莊、大方的新娘,引得眾鄉親嘖嘖稱讚。看著兒子結婚了,河南洛陽市欒川縣白土鄉馬庵村村民秦春生高興地説:“以前在後山居住,孩子的婚姻那是連想都不敢想,誰願把閨女嫁到這不通車、吃水難、上學遠的老山溝裏!這一搬下來,孩子的終身大事兒很快解決了,我的心也安了!”以前,由於居住在高寒山區,家境貧寒,其子秦海江雖然到了結婚年齡,卻難以找到合適的對象。搬遷至新村後,因為家庭居住環境的改善,一年內就順利地與當地青年完婚,建立了幸福家庭。
其實,在洛陽市像秦春生一樣高興的深石山獨居戶還有10000多個。僅2006年到2007年,該市共投入搬遷扶貧專項資金和市縣配套資金就達8000萬元,建搬遷扶貧安置點107個,共搬遷9744戶39998人。通過完善條件,實施扶貧開發,85%的搬遷戶實現了“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的目標,40個安置點成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市級以上示範村。
由於地理環境限制,長期以來該市一些貧困村處在生存環境較差的深石山區。這些深山區的農民世代與大山為伴,掙紮在行路難、吃水難、種糧難、上學難、看病難、娶親難等諸多艱難困頓中,村民們整年過著“吃糧靠推磨,照明靠油燈,運輸靠肩挑,作息看日頭”的日子。從2006年開始,該市大規模對居住條件差的貧困村進行整體搬遷。
為整合相關資金共建搬遷扶貧新村,洛陽市堅持四個結合:與小城鎮建設相結合、與産業結構調整相結合、與退耕還林相結合、與交通扶貧相結合。對搬遷戶優先實行有業安置和有田安置,使搬遷下來的群眾能住到路、水、電、廣播電視、社區服務中心、學校等基礎設施完善的新居中,與此同時,因地制宜、多策並舉,通過就業安置、有田安置、免費進行技術和技能培訓、協調信用社發放小額貸款等措施,確保搬遷群眾發展致富。
該市嵩縣黃莊鄉河東村安置點,第一批搬遷貧困戶43戶,剛搬遷時,戶戶都有貸款,其中2萬元以上貸款28戶,2萬元以下貸款15戶,最少的也貸了1萬元。到現在,所有戶的貸款已全部還清,並且通過外出務工、跑運輸、經商等方式致了富,家裏有2萬元以上存款的就有19戶。更重要的是實施搬遷扶貧後,自然生態資源得到有效保護,退耕還林得以實現,水土流失、山體滑坡等自然災害的危害得到遏制。據統計,居住在深山的農戶每年最少要用去10多立方米木柴作燃料,全市現已搬遷9744戶,每年僅節約木材可達9.8萬餘立方米。
據洛陽市委常委、副市長高淩芝和扶貧辦主任孫曉偉介紹,僅欒川縣建在海拔1000米以上高寒山區的鄉政府就有3個,村莊達50多個,該市目前急需搬遷的深山獨居戶和散居戶還有7000多戶30000余人。他們將加大資金投入和工作力度,力爭在3~5年內,使這些居住在高寒和深石山區的貧困村民搬出深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