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四川映秀6月12日電(記者 葉鋒、趙葉蘋、曾志堅)經過連續11個晝夜的全力搜救,執行運送地震中受傷群眾任務的成都軍區抗震救災部隊失事直升機終於被發現,機上18人已全部遇難。“他們是我們的戰友和同胞,一定要把他們接回家!”指揮搜救任務的四川省軍區政委葉萬勇堅定地説。
直升機墜落在汶川縣映秀鎮一個名叫“大紅崖”的陡坡上,這裡山高林密、坡陡谷深。從10日上午失事直升機被發現開始,一場接運機上遇難人員和飛機殘骸的艱巨戰鬥打響了。
先頭部隊、突擊部隊、補給部隊緊急出發
確定失事直升機墜落地點後,正在汶川映秀鎮協調搜救工作的總參軍務部部長鐘志明和成都軍區副參謀長劉永新立即乘坐直升機,飛臨失事地點上空。
從地圖上看,失事地點離映秀鎮的直線距離只有7.5公里,但中間都是用密密麻麻的等高線標注的高山無人區。空中勘查結果顯示:這裡高山密立,林海茫茫,許多山崖坡度甚至在70度以上,峽谷中天氣多變,雲層籠罩,從懸停的直升機上根本無法看到失事現場狀況。
強烈的地震和接連不斷的余震,使這一帶的地貌發生了巨大變化。如何儘快把遇難人員遺體接下山,是擺在大家面前的一個艱巨問題。
在失事現場附近找相對平緩的地方修建一個簡易停機坪,把遇難人員遺體接運到停機坪,再用直升機運出,是最快捷的方式。但反覆勘查,深山峽谷密林中根本不具備修建停機坪的條件。
勘查回來後,在映秀鎮的帳篷裏,鐘志明、劉永新、葉萬勇和成都軍區某集團軍軍長許勇等緊急會商後決定:隊伍徒步登山,用肩背手扛方式把遇難人員的遺體接運出來!
會後,根據成都軍區抗震救災聯合指揮部的指示,四川省軍區迅速行動,由四川省阿壩州黑水縣民兵、成都軍區某陸航團官兵以及防疫、法醫等人員組成的首支130人的隊伍很快集結完畢,另一支由450人組成的補給保障隊伍也同時到位,一路保證隊伍的水和乾糧等物資。
“砍”出一段段“道路”,向失事地點挺進
10日下午2時,先頭部隊、突擊部隊、補給部隊準時從映秀鎮出發。在嚮導指引下,部隊官兵和民兵預備役人員帶著背包、擔架、繩索、砍刀等工具、物品,徒步奔赴飛機失事地點。
接送部隊穿過已成一片廢墟的映秀鎮,轉向西北開始攀爬一座高山。迎面,是一個坡度在50度以上、長約150米的大陡坡,遍地都是地震後滾落的亂石。手腳並用爬上這個山坡,戰士們雖已氣喘吁吁、汗如雨下,但仍一刻不停,疾步向前。很快,隊伍變成一條長龍,隱沒在深山之中。
地震造成的地縫,使山路完全斷裂、扭曲,隊伍需要跨越的一道道地縫,最寬處達1米。1小時後,前方已經無路可尋,隊伍只能彎腰在荊棘樹林間穿行,不時有灌木枝迎面抽打過來。來自黑水縣身強力壯的民兵小夥們,用力揮起隨身帶的砍刀,“砍”出一段段“道路”。
10日晚,接送部隊露宿山上。11日5時,搜救人員在四川省軍區司令員夏國富的直接指揮下,再度出發,向失事地點挺進。
經過艱難行進,隊伍終於到達直升機失事的現場。據一名參與行動的黑水縣民兵告訴記者,最後的道路在地圖上直線距離僅有1公里,但隊伍整整走了6個小時。
11時多,他們到達“大紅崖”下峽谷間。眼前,是一片坡度約70度左右的斜坡,直升機已經解體燃燒,殘骸散落在寬約50米、長約120米的範圍之內。在機體、尾翼等處,人們發現了遇難者的遺體。
儘快把遇難人員的遺體接送出來
在失事現場,由阿壩州組織的法醫和衛生防疫人員對18位遇難者遺體進行了非常規範的處理,包括拍照、DNA取樣、身份確認等。同時,還對遇難者遺體舉行了默哀致敬儀式。
為將遇難人員遺體儘快接送出去,11日下午,四川省軍區又組織汶川縣110名民兵,進一步加強遺體搬運突擊隊的力量。成都軍區某集團軍工兵團的一個連也從映秀出發,向3號營地機動,負責開闢道路,對運送遇難者遺體部分險要路段實施工程保障。
12日,遇難者遺體接運工作已經展開。四川省軍區抗震救災指揮部負責人介紹,由於“大紅崖”地勢極為險峻,一人行走也只能側身,因而將遺體接送出峽谷極其困難。
經過阿壩軍分區某連、黑水和汶川民兵8個小時的努力,5具遇難機組人員遺體終於從失事地點艱難搬運至“大紅崖”南側地域。
14時25分,黑水民兵突擊隊通過托、背、扛、抬等多種方法,穿過密林荊棘,越過山體滑坡、飛石滾落的危險地段,至18時已將部分遇難人員遺體運至4號營地,其中一具遺體已接運過3號營地。
據介紹,首批5具機組人員遺體將很快接送下山。明天接送部隊計劃在大紅崖南側突出部架設一條溜索,越過250米長的鯉魚背型山脊,為進一步安全快速接送遇難者遺體創造條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