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總後勤部司令部戰勤計劃局局長謝維寬大校答記者問 中國網 楊楠 攝影
最新播報:四川汶川7.8級地震 I級應急響應 [親歷/目擊/感人故事] [捐助熱線]
抗震救災指揮部醫療防疫組組長高強介紹醫療救援情況(實錄) [“救災語錄”]
成都首批災區住院傷員尋親(名單) 溫家寶總理的72小時:我只要10萬群眾脫險
5月18日下午4時,國新辦就四川汶川地震災害和抗震救災情況舉行第六次發佈會,請總參作戰部副部長馬健空軍少將,國防部新聞發言人、新聞事務局局長胡昌明大校,總政治部群眾工作辦公室副主任郭增奎大校,總後勤部司令部戰勤計劃局局長謝維寬大校,總裝備部綜合計劃部戰勤保障局局長馬改河大校和武警部隊司令部作戰勤務部部長張金良大校介紹人民解放軍和武警部隊抗震救災情況,並答記者問。中國網進行現場直播。
關於軍隊的後勤保障問題,總後勤部司令部戰勤計劃局局長謝維寬説,軍隊參加抗震救災,後勤保障主要依託軍隊的保障系統來組織實施,不但不會給災區的群眾增加負擔,還要力所能及地向災區提供資源。
關於部隊的飲食保障問題,謝維寬説,第一,關於部隊只帶了兩到三天的飲食。其實,這不完整,按照軍隊的規定,兩到三天指的是帶野戰乾糧。除此之外,還必須帶一個星期的“生給養”,這樣加起來,保障能力要遠遠超過兩三天。軍隊組織的飲食保障,主要是運用軍隊的自身裝備,也就是有炊事拖車,也有營、連、排的炊事單元,利用這些裝備來組織熱食保障。
謝維寬説, 對於一些部隊因為走得急,沒有帶足飲食裝備,部隊到了災區以後,總後勤部和成都軍區又分別組織了補充。需要熱食的飲食裝備是沒有問題的。“生給養”從哪來呢,除了自帶的7-10天的量以外,我們還有軍糧供應系統做保障。軍糧供應系統平時就有,碰到應急情況以後,軍糧供應系統會加大應急的數量。
因為搶險救災任務緊急,部隊來不及製作熱食,我們成都軍區在部隊駐紮比較集中的四個地區,建立了熱食供應站,集中為部隊統一提供熱菜、熱飯。除了提供熱食以外,如果個別部隊由於進至鄉村,來不及製作熱食或者因為徒步前進,無法攜帶飲食裝備、無法製作熱食,就以熱食的方法來製作野戰乾糧來應急。
謝維寬説,下一步根據黨中央、中央軍委要求,部隊要進一步進入鄉鎮以外,還要進入村莊,因而部隊越來越分散,提供熱食的難度會逐漸地增加。對此,部隊後勤系統有一套完整的前送系統,通過組織前送或者是組織其他的形式,保證部隊吃上飯。
除努力保障自己的飲食外,我們還發揮軍隊供應系統的優勢,積極為受災的群眾提供飲食保障,比如採取空投和其他的形式,近三天就為災區群眾提供30萬日份的野戰乾糧。成都軍區開設的四個野戰供應站,還為災區群眾提供了大量的熱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