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水更濃的是血,比金錢更珍貴的是真情
真情無疆界,大愛越時空。
心向災區,心向災民!一個個平凡人的故事、一個個洋溢著至真之愛的身影,在中華大地的每一個角落涌動,譜寫了一曲曲全民全社會共抗巨災的感人華章。
貴州和湖南是在年初雪災中災情深重的兩個省份,對四川省遭受的巨災,他們感同身受。
汶川地震當天,就有一條短信在貴陽和貴州各地迅速傳播:“請大家轉告大家:雪凝中,全國人民支援貴州;抗震災,貴州人民獻份愛心。”一個為災區人民捐錢、捐物、獻血的熱潮迅速在全省各地開展起來。
14日一早,貴陽市人民廣場上數千人冒雨在獻血車前排起了長長的隊伍。大約10點鐘,一名抱著嬰兒的婦女冒著大雨跑到獻血車旁,“我想為災區人民獻上我的一片心意……”這名婦女的全身已被雨水浸濕,懷中的嬰兒還在不停地啼哭。“大姐,到我前面來吧。”這時,幾名排在隊伍前方的市民立即讓出位置,護送這位媽媽上了獻血車。
正午時分,獻血隊伍還在不斷增大,醫生、廚師、打工者......紛紛挽起胳膊,為災區人民獻出愛心,越來越多地行人加入,獻血隊伍越排越長,排到大路中間,堵塞了交通,可仍聽不到一聲喇叭響,沒有一句怨言,沒有一人爭吵,有的司機悄悄地把車停在路邊,下車加入獻血隊伍,有的司機掉頭繞道而行。
志願者譚光珍是一名執業藥師,她自己買了6箱藥,有消毒液、止疼藥、紗布等,15日一早與20多名同行前往四川災區,丈夫周國光為她壯行。周國光説:“我支援她去,我也想去,只是我機械工程專業不是災區需要的,我只有默默祝福災區。”
送走妻子後,周國光馬上去了獻血站:“早一分鐘,我的血就能早一點為災區人發揮作用。”
“雪災時,我們曾得到過許多人的幫助。捐錢捐物,我沒有這個能力。公公、婆婆歲數大了,孩子還小,丈夫身體不好。我獻一點血出來,也許還能多救一條生命。”34歲的低保戶莊鳳菊説。
15日,記者在長沙一處流動獻血站前看到,排隊獻血的隊伍足足聚集了200多人。“我獻完血了,300毫升!”一位市民興高采烈地從長沙市一處獻血站前的人群中擠了出來,臉上洋溢著笑容。他告訴記者,獻血頭一天,他特地只吃清淡食物,晚上早早睡覺。“我要把最優質的血液獻給四川人民!”
從學校到工廠,從機關單位到社區街道,到處張貼著大紅的募捐倡議書,捐款“光榮榜”姓名越寫越多、越寫越密。
川渝相接,唇齒相依。空前慘烈的災情和一個個凋謝的生命讓許多重慶市民淚如泉涌,有的在大街上説著説著就痛哭失聲。一時間,獻血者在各採血點排成了長龍,一天內重慶血庫血漿爆滿。沒有號召,沒有呼籲,不計其數的捐款者幾乎每一個人都捐出了他們歷史上最多的數額。
正在獻血的市民秦儉説,看到電視裏孩子家長撕心裂肺的哭喊聲,我好想安慰這些母親,鼓勵她們,陪伴她們。想到我的血液可能流進災區孩子的體內,挽救生命,我感覺我們就是一家人!”
比金錢更寶貴的是真情,比水更濃的是血。13日一早,6歲的上海女孩官忻跟著父母一起來到當地慈善熱線,捐出她平時省下的200元零用錢。“她還小,還不懂什麼是地震,什麼叫災難,但她知道,災區有很多小朋友不能上學了,需要幫助。”孩子的父母説。
14日,上海市南京東路步行街出現感人的一幕,流動獻血車邊排起了50多米的長隊。獻血隊伍中大都是在附近工作的白領人士。“聽説血庫告急,就利用中午吃飯時間過來獻血。”在金融廣場工作的張小姐和她的同事已經等了將近兩個小時了。據上海市血液辦統計,截至14日下午5點,全上海共有2000余人踴躍獻血,較平時翻了一倍。
在這些為災區人民獻愛心的隊伍中,許多人、許多單位把災區人民的安危置於首位,把困難留給自己。
浙江阿祥集團是湖州的一家民營企業,是年初雪災浙江省損失最慘重的工業企業之一。聽到地震發生的消息後,浙江阿祥集團當即決定向災區捐款300萬元人民幣和2萬件T恤衫。董事長潘阿祥説,我們剛剛經受過大災,開始恢復生産,能力有限,但是我們公司的全體員工都願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幫助災區人民抗災重建。
“我是一個剛獲得工作機會的國企下崗職工,收入微薄。但看到四川發生了這麼嚴重的地震災害,看到我們的兄弟、姐妹們受苦受難,我們全家都在流淚,都支援我拿出錢來支援災區。”瀋陽一處捐贈點前,一位中年婦女語音哽咽。
14日中午,余姚市梁弄鎮五桂村的5位村民自發組成“臨時募捐隊”,沿著大街小巷,挨家挨戶地募捐。短短兩個小時就募集到了近三千元善款,馬不停蹄地送到鎮慈善分會。
《貴陽日報》向社會發起“貴陽媽媽愛心行動”活動,採取或認養一名孤兒,或資助一名孤兒的學業,或獻出一份“母愛”--在春節、中秋、“六一”等節日給結對幫扶的孤兒打一個親情電話、發一份親情賀卡、送一份節日禮物等形式,倡議市民做“貴陽媽媽”,向災區孤兒伸出援手,付出親情,讓他們感受母愛的溫暖,家庭的溫情,撫平他們心靈的創傷,使他們健康成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