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要聞 發展觀察 新聞跟蹤 經濟發展 減貧救災 社會發展 全球招標投標 商務資訊 觀察思考 發展報告 數字報告 白皮書 中國之窗 世行在中國
專家專欄 政策解讀 宏觀經濟 區域發展
行業動向
行業規劃 金融證券
金融法規
貿易發展 工程項目 企業發展
國情公報 經濟數據 經濟名詞 採購商
發展要聞  -政策影響有限 滬指逼近5000點 我國首個公司債發行方案出臺 -北京市規定:中小學教師工資將不低於公務員 取消重點班實驗班 -鋼企組團摸底10月鐵礦石談判 鐵礦石巨頭的籌碼:中國需求不減 -中國審計將關注重大項目投資效益 重大技術裝備研製屢有突破 -今年全國3.1億人次遭受自然災害 中央追加近50億資金支援救災 -建設部通知調整個人住房公積金存貸款利率 明年月供或多付10% -上半年各地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指標發佈 造紙行業排污量居高不下 -中國官方表態:反對妖魔化中國製造 國外採購商蓄意擴大安全問題 -個人炒港股試點有望擴至上海 由工行操刀 投資門檻10萬人民幣 -央行年內第四次加息
中國救災機制基本建立 每年7000萬災民需政府救濟
中國發展門戶網 www.chinagate.com.cn  2007 年 08 月 22 日 
字號:    列印本文章 寫信給編輯

救災機制基本建立

民政部部長李學舉 攝影:中國網 胡迪

2007年8月22日上午10時,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佈會,請民政部部長李學舉介紹中國自然災害救助和城鄉困難群眾救助等方面情況,並答記者問。中國網進行現場直播

在談到救災機制問題時,民政部部長李學舉説,經過多年的實踐,現在救災機制的體系已經基本建立。具體來講,有三個方面:一是應急響應機制,舉一個例子,比如説今年的自然災害,民政部應急響應機制達到41次。二是已經建立了緊急救援機制,目標就是保證災民在遇到災害的時候能夠有飯吃,有衣穿,有居住地,有乾淨的水喝,有病能夠得到及時治療。三是建立了災後災民的救濟制度,主要是房屋倒塌重建和災民災後的生活救濟。由於中國的自然災害比較多,發生的也比較頻,所以每年災民的數量也比較大,這裡面需要政府給予救濟的災民每年大約七千萬人。

來源: 中國發展門戶網

相關文章:
安徽壽縣災民儘管困難但精神狀態很好
重慶銅梁災民領到賑災物資[組圖]
重慶璧山災民領到大米衣物[組圖]
中國扶貧基金會200萬元賑災物資運抵重慶災區 惠及2萬災民[組圖]
115年來最大暴雨襲擊重慶璧山 目擊災民艱難生活 大風雹襲武漢
重慶璧山災民和倒塌的房屋[組圖]
重慶璧山部分災民住進帳篷[組圖]
115年來最大暴雨襲擊重慶璧山 目擊災民艱難生活[組圖]
圖片新聞:
全國失地農民有4000萬 且年增300多萬人 易形成新貧困人口
中哈石油管線二期工程西進 裏海石油入華路徑有望打通
更多 >>

觀察與思考
中國能源發展戰略規劃/ 07年中國改革重點行業
· 中國經濟博弈高油價
· 投資理財技巧 答疑解惑直通車
更多>>
中國發展報告
中國改革評估報告 / 中國數字報告
· 中國農村計劃生育網路
· 中國城市發展報告(2006年)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