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要聞 發展觀察 新聞跟蹤 經濟發展 減貧救災 社會發展 全球招標投標 商務資訊 觀察思考 發展報告 數字報告 白皮書 中國之窗 世行在中國
專家專欄 政策解讀 宏觀經濟 區域發展
行業動向
行業規劃 金融證券
金融法規
貿易發展 工程項目 企業發展
國情公報 經濟數據 經濟名詞 採購商
發展要聞  -6月中國宏觀經濟逼近趨熱警戒線 -"十一五"中國將建100個國家工程實驗室 促進産業升級 答問 -中國投資50億用於科技攻關應對氣候變化 中國不是主要污染源 -大陸人可申請赴臺接受醫療服務 任何醫療機構不得規避集中採購 -上海世博會呈現兩大創新亮點 動遷工作獲99%以上動遷居民支援  -廣州決定收回80宗閒置土地 堅決打擊囤積 下半年房價將加速上漲 -今年洪災直接經濟損失525億元 因災死亡652人 陜西洪災致16人死 -上半年我國大中型鋼廠實現利潤翻番 下半年鋼價不會有大回落  -滬深股市收盤續漲 滬指收盤4471.03點 兩市總市值逼近20萬億元 -《優撫對象醫療保障辦法》8月1日起實施 優撫對象可享受3項優待
5月中國受災人口4556.1萬人 直接經濟損失86.0億元
中國發展門戶網 www.chinagate.com.cn  2007 年 06 月 06 日 
字號:    列印本文章 寫信給編輯

 民政部發佈5月份全國自然災害情況顯示,2007年5月份,我國自然災害以洪澇、山體滑坡和泥石流、旱災和風雹為主,部分地區遭受了低溫冷凍和雪災等自然災害。5月份全國受災人口4556.1萬人,死亡117人,失蹤18人,緊急轉移安置23.1萬人;農作物受災面積8755.1千公頃,其中絕收506.6千公頃;倒塌房屋3.2萬間,損壞房屋15.8萬間;直接經濟損失86.0億元。今年5月份災情與近年同期基本持平。

5月份全國自然災害主要呈現以下特點:

一是全國大江大河水勢比較平穩,西南、江南部分地區洪澇災害頻發,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等地質災害造成嚴重人員傷亡。進入5月份,全國暴雨日數增多,南方地區陸續進入汛期,西南、江南部分地區洪澇災害頻發,局部地區發生的山洪、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等災害造成嚴重人員傷亡。據統計,5月份全國共有內蒙古、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廣西、重慶、四川、貴州、雲南、青海、新疆等12省(自治區、直轄市)、34市(州)的138個縣(市、區)不同程度受災,其中,四川、重慶災情較為嚴重。

二是北方大部旱情持續或發展,部分地區群眾飲水困難問題突出。5月上中旬,我國北方大部呈持續高溫少雨的氣候態勢,加之大風天氣多,導致華北、西北東部、黃淮西部及東北西南部、內蒙古中東部等地旱情持續發展,部分地區農作物減産已成定局,群眾飲水困難和缺糧問題突出。旱災主要集中發生在河北、山西、遼寧、吉林、黑龍江、山東、河南、海南、重慶、四川、陜西、甘肅和寧夏等省(自治區、直轄市)的部分地區,其中甘肅、寧夏等地的乾旱尤其嚴重,甘肅發生自2003年以來連年乾旱,中隴東出現了近60年來少見的嚴重乾旱,平涼市乾旱達到50年一遇標準;寧夏乾旱是自2004年11月以來乾旱的持續和蔓延。

三是西南地區、江淮、黃淮等地風雹災害頻發。5月份,我國西南地區、江淮、黃淮等地風雹災害頻發,點多面廣。5月份,全國有15個省(自治區、直轄市)遭受了風雹災害影響,42個地市的93個縣(市、區)不同程度受災,山東、江西、重慶、四川、貴州等省受災較重。

四是雷擊災害造成嚴重人員傷亡。5月份雷擊災害共造成42人死亡,其中,5月23日重慶開縣義和鎮興業村小學教室遭受的雷擊,造成7人死亡,43人受傷。

五是地震、低溫冷凍和雪災、森林火災和海洋災害等其他自然災害零星發生,損失輕微。5月份,我國大陸地區發生2次5級以上地震,最大震級為6.1級,兩次地震均發生在西藏自治區,未造成人員傷亡和財産損失;內蒙古、河南、貴州、雲南、西藏等地部分地區遭受了低溫冷凍和雪災,損失輕微;共發生森林火災126起,火場總面積1120公頃,受災森林面積456公頃,2人死亡,3人受傷;河北、山東、天津等地沿海發生溫帶風暴潮,渤海、東海長江口和南海珠江口附近海域發生小範圍赤潮,損失輕微。

 

來源: 中國發展門戶網

相關文章:
我國南方地區遭暴雨襲擊 湖北受災人口逾百萬
普洱地震致53.6萬人受災 中央下撥2700萬元救災
民政部:4月份全國受災人口達2298.5萬人
3月全國因災直接損失超150億元 受災649.2萬人
1月份全國自然災害以低溫冷凍為主 共211.8萬人受災
圖片新聞:
長江上游強降雨形成新一輪洪峰 三峽工程首次發揮防洪功能
中國將在北部灣重點打造石化和能源基地 緩解西南油品短缺
更多 >>

觀察與思考
中國能源發展戰略規劃/ 07年中國改革重點行業
· 中國經濟博弈高油價
· 投資技巧指南 答疑解惑直通車
更多>>
中國發展報告
中國改革評估報告 / 中國數字報告
· 中國城市發展報告(2006年)
· 中國企業家看社會責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