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要聞 發展觀察 新聞跟蹤 經濟發展 減貧救災 社會發展 全球招標投標 商務資訊 觀察思考 發展報告 數字報告 白皮書 中國之窗 世行在中國
政策解讀 宏觀經濟 區域發展
行業動向
行業規劃 金融證券
金融法規
貿易發展 工程項目 企業發展
國情公報 經濟數據 經濟名詞
發展要聞  -證監會:券商須讓投資者理解"買者自負"原則 加強投資者教育 -北京:企業拖欠工資最高罰款3倍 出口企業調查:與人民幣升值賽跑 -民政部加緊慈善立法 將改變管理缺位現狀 將簡化捐贈免稅手續 -第四次生育高峰到來 粵年産一個百萬人口縣 06年200萬夫妻離婚 -滬深總市值首破18萬億 股市收盤下跌 B股持續重挫拖累A股 - 京流動人員檔案新規:不入社保不能存檔 滬探索居家養老服務模式 -四大鋼廠聯手開發海外礦産資源 中鋼協駁斥"中國鋼鐵威脅論" -新企業破産法將推出 政策性破産明年終結 鼓勵銀行向小企業貸款 -第二次中美戰略經濟對話閉幕 -中國明確義務教育政府負全責 經費須報人大批准 部分高校擬改名
綠色扶貧給中西部貧困地區帶來巨大生態效益
中國發展門戶網 www.chinagate.com.cn  2007 年 01 月 10 日 
字號:    列印本文章 寫信給編輯

生活在內蒙古、貴州、四川和雲南等少數民族地區的農民可能從未想到,一直用來做樹籬或燃料的麻風樹2007年將會有新的用途。

去年11月21日,由聯合國開發計劃署與中國科技部共同發起的“綠色能源減貧項目”在北京啟動,該項目為期4年,總投入858.5萬美元。這個又叫“中國綠色扶貧”的項目是聯合國在中國西部開展的,旨在讓川、貴、雲三省交界以及新疆、內蒙古的農戶通過綠色科技提高能源供應,提高生活水準。

“我們將逐步為西部農民規劃一條從種植、培育、到收成後盈利的生態供需鏈。”科技部綠色能源減貧項目辦公室項目協調員許雲松對《中國投資》説。

西部是我國重要的生態屏障區,西部地區的生態環境狀況直接決定了下游地區的水資源量、水質狀況和洪澇災害風險大小。西部地區保存了許多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原生態系統和珍稀動植物物種,對維護我國乃至世界生物多樣性具有重要意義。在廣袤的西部擁有全國40%以上的森林,同時還擁有豐富的礦産資源。

但西部又是我國最貧困的地區,我國目前仍有近2300萬人口生活在貧困線以下,主要是在中西部地區。西部的生態建設將確保我國生態安全,但卻陷入“貧困—破壞—貧困”的怪圈,如何協調好生態建設與經濟發展已經成為困擾西部發展的難題。

綠色能源

據了解,“綠色能源減貧項目”由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科技部及地方政府共同籌資啟動。其中,聯合國開發計劃署投資410萬美元,科技劃撥項目資金約300多萬,還有100多萬由各地方政府共同籌集。

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會理縣、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羅甸縣和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雲陽縣成為“綠色能源減貧項目”第一批試點地區。從2007年開始,這些地區將推廣種植麻風樹。麻風樹籽可加工制取生物柴油,麻風樹也將用來防止水土流失,保護耕地。

綠色能源減貧項目辦公室項目協調員許雲松説,現在這3個試點地區的麻風樹種植面積約為40萬畝,預計2012年將達到400萬畝以上,這意味著當地農民每人平均年收入可翻一番,至少提高500至700元人民幣。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駐華代表處高級副代表丁雅珊表示:“在偏遠山區和沙漠地區開發綠色能源、發展綠色産業,對於為當地居民提供就業機會、提高收入以及保護當地環境來説都是一種非常重要的舉措”。

“中國綠色扶貧”項目主要針對生活在生態系統脆弱的偏遠地區的少數民族,幫助他們開發新的能源物質。通過綠色技術在中國西部地區減少貧困,並改善那裏脆弱的生態系統。

“這次開展的扶貧項目中,對於提高中國西部貧困農民收入、促進當地社會和諧,採用了3種科學技術和應用機制。幾乎同時在西部的幾個大省試行工作的開展,估計三至四年就能有比較明顯的效果,當地農民就可以享受到生態能源帶來的收益,那麼三類項目將可保證完成任務。”許雲松説。

其中的一個項目是種植麻風樹。就是鼓勵在貴州、四川、雲南的農民在山坡上種植麻風樹,用麻風樹種子作為生産生物柴油和乙醇的原材料,併為這種含油量高的種子開拓市場。由於麻風樹是生長在中國西部山區的一種野生樹種,被當地農戶用來做樹籬和防止土地沙化。目前,侵蝕和酸化給當地的農業生産和生態系統造成了重重困難。如果推廣種植此樹,就能保住更多的耕地。

另一個項目就是紅柳大蕓的種植。在新疆種植發展作為中藥原材料的紅柳大蕓,並建立一個相應的市場銷售機制。由於紅柳具有很強的抗旱性,人工栽植紅柳幼樹只要確保成活,以後生長對水分的需求量將逐年減少。同時,紅柳又是一種名貴中藥材,具有抗衰老、抗老年性癡呆、延年益壽作用。因此,種植紅柳大蕓是一項具有巨大發展潛力的新型種植業,是發展沙生産業、改善沙漠地區人民生活條件、脫貧致富的有力手段。

還有一個項目就是小型風動發電機的開發和建設。該項目為內蒙古自治區偏遠地區的100戶牧民安裝小型風動發電機,這正好適應了內蒙古地區的居民以遊牧為主的生活方式,以改善他們的生活。

據悉,這個項目還將總結試點地區的成功經驗和教訓,以期在全國推廣。“在偏遠山區和沙漠地區開發綠色能源、發展綠色産業對於為當地居民提供就業機會、提高他們的收入以及保護當地環境來説都是一種非常重要的舉措。希望將這個‘綠色扶貧’作為平臺,讓專家們互相交流經驗,最終讓扶貧和環境保護得到雙贏。”聯合國開發計劃署駐華代表處高級副代表丁雅珊在接受《中國投資》採訪時説。

生態效益

早在兩年前,中國政府就對中西部地區減少貧窮而提供了多項開發可再生能源技術,例如用風能、生物質能、

太陽能等替代石油等燃料。在西部生態環境脆弱的地區,選擇土壤條件較好、地下水資源豐富的地域,適當搬遷集中一部分農牧民,合理開發農田,科學圈養牲畜,保護草原生態環境,提高農牧民生活水準,使生態環境良性發展。在遠離電網的地區,利用當地豐富的風能、太陽能資源,解決生活、生産用電,滿足醫療、教學、農田灌溉、廣播通訊、供熱、供氣等需要,是西部地區農牧業可持續發展的有效途徑。

而與以前的項目相比,此次綠色扶貧項目更有針對性。“現在開展的麻風樹種植,面積約為40萬畝,五年以後,面積將擴大到400萬畝以上,這不但是一個生態環境的大改觀,其中的種植、生産、砍伐及銷售,目前我們也在進一步聯繫相關的部門進行統一行動,全部的供需鏈都要開始準備行動起來。”科技部綠色能源減貧項目辦公室項目組組長李寶山介紹,從麻風樹種植到獲得收益,在三年內就可實現。

中國環境規劃院副研究員張惠遠認為,整個西部幅員廣闊,森林所産生的生態效益是巨大的,然而由於長期以來人們生態環境無價的錯誤觀念,使這一巨大的經濟效益長期沒有被認同和接受。西部生態功能的價值沒有被承認,這一巨大生態價值在經濟建設和市場交換中不能體現出來。生態效益目前還難以成為商品進入流通市場,西部許多地區陷入貧困、人口增長、環境退化的惡性迴圈中,僅靠自身的力量,西部無法承擔起保護生態環境又推動社會經濟發展的雙重任務。而綠色扶貧工作的開展能很好地緩解此前的壓力。

國務院扶貧辦國際合作與社會扶貧司司長吳忠評價道:“在以往的扶貧實踐中,做到既保護環境又提高農民收入非常困難。而這種以綠色科技為核心的參與式扶貧機制,通過開發利用可再生能源,不僅僅解決一些人的吃飯問題,而是讓農民有了積極參與的動力,意識到自己致富的權利,有助從整體上改善整個地區的發展”。(文/本刊記者 于庚秋)

來源: 《中國投資》

相關文章:
綠色扶貧項目啟動 幫助西部貧困地區開發綠色能源
相關專題:
圖片新聞:
2007世界競爭力評比:中國大陸首度超過台灣地區
中石油稱冀東南堡油田可開採100年 開發成本近60億
更多 >>

觀察與思考
中國金融改革之路 六大焦點
· 2008北京奧運商機
· 07中央財政資金流向 三農重中之重
更多>>
中國發展報告
中國改革評估報告 / 中國數字報告
· 中國企業家看社會責任
· 全國農業統計報告 / 農業發展報告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