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張藝謀《澳門2049》震撼開演,舞臺站在未來

發佈時間:2024-12-16 10:44:30.0  來源:中國網娛樂    責任編輯:夏岩

12月15日,張藝謀導演的《澳門2049》在澳門路氹·美高梅劇院震撼開演。張藝謀導演和何超瓊小姐七年舞臺之約,禮成首現,開啟澳門演出的新未來。

舞臺首演座無虛席,全場爆滿,在首演紅毯上張藝謀、何超瓊、霍啟剛、郭晶晶、江志強、張國立、鄧婕、張譯等數百位名人以及來自澳門、香港各界的名人志士,共同參與了開演禮。

在澳門回歸25週年這一歷史性時刻,《澳門2049》的開演,給了全世界人民一個多樣文化交流的創新舞臺,給中國非遺提供了一個世界級的展示窗口,也給澳門的演藝之都打造,注入了全新的藝術能量,為澳門文旅産業的發展提供了新動能。

張藝謀導演説:“如果以線性時間視角看文明進程,一端是五千年古老文明,另一端是科技加速迭代的未來。《澳門 2049》將時空的兩端聚於此刻,將東方與西方匯於此地。和而不同,美美與共!我希望這一次的澳門將為大家呈現一個和過往以及全世界所有地方都不一樣的演出。”

何超瓊表示,“澳門是一個很包容的地方,我們希望把中西文化真正融合到舞臺秀裏,並經由澳門這座國際城市,把這個秀帶到世界的每個角落。”

一千個人可以有一千種思考的舞臺

區別於傳統的舞臺演出,往往只能領略到一種文化。而《澳門 2049》總共有八個節目,分別為神鼓·影子、呼麥·飄渺、苗歌·空靈、岔口·面具、秧歌·數控、彝聲·海洋、美獅·光芒、唱書·源起,舞臺的精彩之處在於,短短80分鐘裏,集中呈現了西北花兒、蒙古呼麥、苗族古歌、京劇《三岔口》、北方秧歌、彝族彝聲、中華舞獅、陜北説書8種非遺,且巧妙融合來自全球20個國家和地區的現代科技,賦予非遺全新的呈現形式,又帶來了極具深度的思想表達,是在任何舞臺未曾見過的。

整場演出仿佛80分鐘環遊中國,同時領略到中國四面八方的風土人情。

值得一提的是,整個演出使用了8種國際通用語言對節目進行創意闡述,真正做到突破語言屏障,讓來自全世界的觀眾都可以理解到演出的表達。

更難得的是,為了給觀眾帶來更純粹、更真實、更專業的舞臺,所有非遺節目的演員,全部為現場真唱,每一個非遺形式都是來自全國各地的非遺傳承人的原生態展現,真正給到非遺一個完美展示的舞臺。

《神鼓·影子》中,花兒音樂高亢悠長,旋律中滿溢著西北大地的豪邁與熱情,不僅讓觀眾感受到當地的風土人情,ABB公司的IRB2600機械臂,利用其臂展、有效載荷、多關節靈活運動以及智慧感測器等技術特點,實現了在舞臺表演中的精準動作呈現,增強了表演的科技感與新奇感,讓花兒與鼓樂的表演更具現代張力,亦能讓人思考科技與人的未來關係;

《呼麥·飄渺》中,呼麥是蒙古族人創造的神奇歌唱藝術,一位歌手能同時唱出兩個聲部,仿佛將草原的各種自然聲音搬上舞臺,古老的呼麥藝術搭配創新的空氣動力飛紗裝置,飛紗在舞台中翩翩起舞,營造出空靈、飄渺的意境,許多觀眾在演出後表示,“飛紗讓歌聲和草原的風具象化”;

《苗歌·空靈》裏苗歌節奏明快且動感強烈,展示了苗族特色服飾與舞蹈文化、動力鏡面裝置精準的燈光控制及美學表現,以光的形態展現苗歌地區的地形、氣候等當地特色,讓整個舞臺呈現了極致的未來融合美學;

《岔口·面具》在演繹京劇《三岔口》經典武劇同時,與現代iPad舞的創意融合,讓觀眾直面當下的生活。iPad 舞反映的社會現象,我們在使用電子設備的當下,似乎回到了《三岔口》中在黑暗之下互不交流的狀態,引發觀眾對現代社會交流方式變化的深度思考;

《秧歌·數控》裏,秧歌是中國北方地區廣泛流傳的一種民間舞蹈,展現著人們對生活的熱愛和最純粹的快樂,而全球首度集結的12個人形機器人演員,實現了全自動的舞臺演繹,具有劃時代的里程碑意義,人類作為炭基生物,機器人作為硅基産物,此次表演是人工智慧時代的改變生活的絕佳展現,給觀眾發人深省的震撼;

《彝聲·海洋》中空靈的彝聲、深邃變化的海洋、自由穿梭的倣生飛魚和海龜,給觀眾帶來多維的感官體驗與深層思考;

《美獅·光芒》的舞獅表演,背後是深厚的中華傳統文化底蘊和團隊協作精神的完美體現,又區別於傳統的舞獅表演,整個舞臺影像結合動態捕捉技術和二維互動畫面,呈現了虛實結合的舞獅表演,最後緩緩生起的巨獅裝置又帶來完全不一樣的震撼;

《唱書·源起》用陜北説書的獨特唱腔、豁達樂觀的唱書特質,以及鐳射雕刻3D技術,帶領觀眾領略宇宙源起到現代文明的發展脈絡。

在數百種現代科技的呼應下,每一種古樸而珍貴的非遺,都超越了文化本身的意義,讓每一個舞臺上的演員,和舞台下的觀眾,一起産生完全不同的思考。

《澳門2049》為非遺在現代社會的傳承、創新與傳播開闢了新的路徑,讓觀眾在領略文化魅力的同時感受到現代科技的無限可能,為整個澳門演出市場的發展提供了強大的支援。

《澳門2049》舞臺又熟悉、又新鮮

“新鮮、震撼、共鳴”,是許多觀眾看完《澳門2049》的深刻感受。

首演當天,觀眾們沉浸在《澳門2049》的精彩表演中,被舞臺上的藝術、科技、燈光、音效與舞臺特效所營造的“沉浸式包圍”體驗深深震撼。

多位觀眾表示,以前從沒想過這些傳統文化、當代藝術,各種影像、音樂和科技,能以這樣的方式同臺演出。

“當燈光暗下,音樂響起,舞臺上的一切仿佛將我帶入了現實版的盜夢空間,好像真的去到了陜北、貴州、蒙古、西北,坐在當地聽他們表演。短短一個多小時,就去了好多地方,看了很多場震撼的演出,這種感覺太神奇了。”一位觀眾激動地説道。

震撼之餘,《澳門2049》也給觀眾們帶來深深的情感共鳴。有人在《岔口·面具》看到了當下人們的生活狀態,“現在大家更多時候是通過社交工具去聯繫,總覺得彼此之間産生了許多距離感”;

有人在邂逅傳統文化時想起了自己的家鄉,“在聽到苗歌的那一刻,我好像看到了苗族人民在山水間辛勤勞作、歡歌笑語的場景,那種對生活的熱愛和對傳統文化的堅守讓我深受感動,也讓我更加珍惜自己的文化根源。”

《澳門2049》的服裝粧造負責人阿寬提到,“隨著時代日新月異的變化,每天都在接受新生事物,但其實我們的情感永遠在找一個回歸的地方,找一個最安全最溫暖的地方,其實那個就是歷史給我們帶來的衝擊感。”某種程度上,《澳門2049》為觀眾提供了這樣一個情感的回歸地。

事實上,在正式首演之前,已經有諸多明星、文旅達人等業內專業人士提前觀看了演出,並對演出予以高度評價。

演員于和偉認為,“它是那麼的熟悉,又是那麼的新鮮。未來到澳門的朋友,一定不要錯過它。”

藝術博主“Mori本人”表示,“張藝謀導演的這場舞臺大劇帶給我的視覺震感和內心觸動,完全不亞於他2008年的那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你真的永遠可以相信張藝謀的審美。”她還表示,“《澳門2049》和這座城市帶給我的感受簡直太像了,它們身上都有一種既傳統又未來,既懷舊又開放的氣質。”

作為和張藝謀合作過兩次電影的演員,芮丹尼對這一次觀演的體驗感到非常不同於導演的其他作品:“每個表演都很震撼,每個人都適合看。你會看到在科技的面前,中國文化還是會大於科技,絕對壓制科技感,中國文化真的很強。”

博主李格Greg作為法國人,意料之外于中華文化的博大與震撼,並對此有了更全面的感受:“感覺整個人剛才去旅行了,到另外一個地方。中國各地往北往南都不止,好像世界旅行,像回到過去,飛到未來。我的腦子都有點模糊了剛才出來我都忘了我在澳門。”

在業內看來,《澳門2049》是一部具有開創性意義的作品。它在藝術表現手法上大膽創新,將傳統藝術與現代科技完美結合,創造出了一種全新的舞臺語言。在文化融合方面,它深入挖掘了多個民族的文化瑰寶,並巧妙地將它們融入到一個整體的藝術敘事中,展現了澳門作為世界文化匯聚地的獨特魅力。這種跨文化、跨領域的創作嘗試,為觀演式旅遊樹立了新的標桿,也為全球舞臺藝術的發展提供了寶貴的經驗。

此次首演只是一個精彩的開端,後續《澳門2049》將在澳門路氹·美高梅劇院持續上演,有望發展為澳門的地標性觀演符號。透過《澳門2049》,澳門的文旅融合將得到進一步推動,藝術生態也將更加繁榮,必將在國際文化藝術舞臺上綻放更加耀眼的光芒。



免責聲明:


     中國網娛樂轉載此文目的在於傳遞更多資訊,不代表本網的觀點和立場。


     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網站無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