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跨過鴨綠江》:為了和平,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

發佈時間:2020-12-30 14:15:26.0  來源:中國網娛樂    責任編輯:王飛鵬

“我們抗美援朝,就是保家衛國。”這是毛主席對於抗美援朝戰爭的根本性總結。新中國建立之初,是美帝將戰爭強行施加到中國人民頭上,而中國人民為了和平,為了新中國建設的有利環境,必須做出以戰止戰的戰略決策。總臺出品,董亞春擔任總導演的《跨過鴨綠江》,正是這樣一部全景展現抗美援朝的史詩電視劇。該劇從一開始,就是解放戰爭基本結束,全國目標重心將轉為經濟建設為主。然而美帝為首的諸多列強,不願放棄其在東北亞的利益,他們妄圖將新中國、朝鮮扼殺在搖籃之中。朝鮮戰爭爆發,中國東北從戰略大後方變成了前線,這是對新中國最大的威脅。朝鮮戰爭、抗美援朝戰爭,是兩個連續但有包含關係的重大事件。中國是被迫參戰,志願軍是正義之師。他們跨過鴨綠江,是為了和平,為了保衛人民,為了保衛中國人民站起來了的勝利果實。

朝鮮戰爭、抗美援朝戰爭,有沒有可能不爆發呢?無論從當時的國際形勢還是當今後視鏡角度來分析,都是必然要發生的。二戰結束後,國際上分為以美國、蘇聯為首的兩大陣營,西歐和東亞便是其角力的主戰場。即便兩大陣營整體上是所謂的冷戰,然而熱戰也不可避免,尤其是東亞地區諸多國家都尚未完成國家統一。真正決定戰爭勝負的是人。戰爭是政治的延續和最高形式,把握住了這一點,戰爭的勝負便有了結果。戰爭雙方的價值觀、世界觀大相徑庭,新中國也需要和平建設的環境,但美帝卻不給予中國這樣的條件。那麼好,美國想打仗,那就只好打。美帝是不講道理的,為了讓他們明白道理、講道理,中國人民只能通過戰爭的方式。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

抗美援朝戰爭的結果和意義很明確。彭德懷司令員説:“西方殖民者幾百年來,只要在東方一個海岸線上架起幾尊大炮,就可以霸佔一個國家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從宏觀角度看,人心是決定戰爭勝負的關鍵。從具體戰略戰術來看,毛主席以及中央軍委,彭德懷以及志願軍司令部,以前瞻性的戰略佈局和靈活的戰術,在東西兩線,五次戰役中都實現了戰術目標,最終在與美帝為首“聯合國軍”的談談打打中,將戰線穩定在三八線。而美國也幾乎窮盡了一切可調動的部隊,再打下去美國也將無力維持其在全球範圍內的平衡態勢。抗美援朝戰爭將美帝的真面目徹底暴露在世界面前。敢於鬥爭、敢於勝利,從勝利走向勝利。武裝到牙齒的美軍又如何,他們鋼多氣少,侵略者的精神意志是不足的。

抗美援朝是立國之戰,從此改變了國際對新中國的看法。《跨過鴨綠江》既表現了黨中央、毛主席的出兵決策過程,也展現了志願軍從司令部將領到基層指戰員的強大精神、頑強鬥志和勝利決心。整部劇既大氣磅薄,又從多維視角闡述了中國人民的態度,讓現代觀眾再次認識到落後就要挨打,要改變挨打的局面,就要奮發圖強,堅決反擊霸權欺淩。只有不畏強敵,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2020年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週年。70年,很久嗎?其實並不久。當今的世界,依然處在二戰和朝鮮戰爭的秩序下面,雅爾塔協議和朝鮮停戰協議等文件,不僅是歷史文件,還是現實世界的基礎。

此外,《跨過鴨綠江》製作精良,無論是我國我軍的高層,還是普通志願軍戰士,其造型服飾和精氣神,都高度還原。對於敵方也是精準體現,尤其是杜魯門和麥克阿瑟的飾演者,他們的形象氣質也很接近真實的歷史人物。《跨過鴨綠江》作為全景展現抗美援朝戰爭和抗美援朝運動,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和革命英雄主義精神的主旋律影視作品,旨在引導觀眾銘記歷史,致敬英雄,珍惜和平。聯繫當前的中美現實,美國一再表示,“中國不能搞高科技”、“中國不能和美國一樣強大”。過去他們以戰爭的方式,現在他們以所謂經濟、金融以及環保等名義,要求中國不得發展高科技,不能享受和美國人一樣的先進生活。他們的妄想必須被打破。正如全國人大副委員長丁仲禮院士説過的那句話:“中國人也是人,中國人有權追求屬於自己的幸福生活。過去是、現在是、未來也是。中國人的發展掌握在自己手裏,美國人就不要唧唧歪歪,想打貿易戰那就打吧。正如七十年前美國人強加給中國人的戰爭,而勝利終究是屬於中國人民的。”(雲飛揚)

版權聲明:

凡本網站註明“來源:中國網娛樂”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

轉載時註明“來源及作者”。


網站無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