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中國網外語教育培訓行業高峰論壇
中國網外語教育培訓行業高峰論壇嘉賓合影
“外語培訓‘新’時代的突圍——中國網2012年度外語教育培訓行業高峰論壇”是中國網教育頻道2012年下半年重點打造的系列訪談活動,力圖以中國網作為網路平臺,邀請教育機構高端人士做客中國網,解讀行業未來發展的方向,提出各家見解和觀點;同時,峰會內容將通過中國網實現最大化傳播,引發社會討論,增加對教育關注度,推動教育行業更快更好地發展。
朗訓教育常務副總裁 吳玉潔
啟德學府教研部主任 王燕妮
魔奇英語北京區總監 黃斌
北京博識教育集團市場策劃經理 岳晨冬
新動力學校運營總監 李展騰
韓通南韓語院長助理 林晶晶
Tell Me More 市場專員 張京南
東方愛嬰諮詢有限公司網路推廣經理 李續
中國網教育事業部行銷總監 曾瑞鑫
中國網教育事業部副主編 閆景臻
隨著這幾年發展,從事外語培訓的企業日益增加。與其他行業發展規律相同的是,眾多外語培訓企業的産品趨同性日益嚴重,價格也所差無幾。無論是産品品位,還是産品測評,如何給學生一個優質的外語培訓?新時代的外語培訓市場亟待産品的突破!
外語培訓市場日益擴大,需要考慮的階段層次也越來越多,培訓機構如何在産品先擴大的同時,把消費者的群體範圍擴大?將主要業務穩紮穩打,在穩定中謀求發展。思考産品適合的客戶群體,但在細分市場之後,依然要實現突圍!
隨著時代的發展,外語培訓不再是簡單的增加孩子的詞彙量,不僅要教孩子了解言語背景、熟練的運用外語交流,還會涉及到他的思想道德、個人能力、個性發展、身心健康等素質教育的理念,外語培訓課程在素質教育領域的延伸!
教育培訓機構很少會把教育行業和服務行業混為一談,但不可否認的是,隨著時代的發展,教育培訓日漸與教育服務融合,教育行業也就是服務行業,如何做好教學服務,讓買單的家長滿意的同時也讓消費産品的孩子滿意?新時代的外語培訓市場需突破傳統服務桎梏!
市場和消費群體的擴大,使得用戶關注度日漸分散,外語培訓機構如何採取適合自身發展的行銷推廣渠道,在碎片化的大背景下成功推廣自身,將自己的産品優勢、特點完美地展現在消費者面前,在培訓市場立於不敗?
隨著企業擴張速度的加劇,一些“亂收費”、“虛假宣傳”、“報班不退費”等不和諧的聲音時常出現,造成眾多消費者對教育培訓企業的本質産生質疑。培訓機構如何進行行業自律,是否需要建立相當的行業標準和行業規範?
關於退費問題,我覺得行業標準並不難,現在的政府的一些法規裏邊也有一些關於教育退費的規範,但是執行起來還是有一定的難度的,所以還是得靠自律,因為在我們經營的過程當中,消費者是有話語權的,如果對你不滿意,不僅僅是不再選擇你的這家企業,更重要的是對負面的傳播,所以我們不應該為追逐短期的利益和眼前的利益,損失我們更大的利益。就是在報名之前一定要給家長一個書面的合同,明確雙方的意願,以及你樂於退費的標準,最大限度去約束關於課程顧問個人承諾的範圍。
對退費人員,我們從內部來解決溝通,大家坐下來談談還是比較不錯的。所有的單位,都有一種監控。你不可能説你監控得過來,對我們自己來説,如何作大?每一個諮詢過的學員不要出去説我們的壞話,那就成功了,你的退費、你的收費、都不是問題。現在客戶關係的力度要加大,我們的學員有些人過於弱勢,有些人過於強勢。如果我們弱勢我們就失去了一個學員。如果我們強使我們就趕走了一個學員。
出現退費的情況,很重要的一個因素是培訓機構沒有一個好的處理投訴的部門,沒有一個特別暢通的處理投訴部門,為教育買單的都是家長,而接受服務的是學生,家長有了問題肯定找賣給我課的那個人,這其實是很有問題的,因為家長跟課程服務人員進行投訴的過程中,課程服務會把這個問題再轉送給他的上司,來處理這個問題,應該給家長搭建一個非常暢通的投訴機制。如果出現投訴,由第三方來處理這個投訴,既不是老師,也不是當時給你一個賣課程的這個人,家長會非常願意接受這種方式。
培訓市場欺瞞消費者的現象現象是存在著的,但應該是暫時的,我們需要思考這個現象為什麼會出現,其實每個行業都有這樣虛假的現象會出現。我相信一個長久的機構,一定不會讓這樣的問題存在的。如果我們都給消費者一個學習渠道,隨著消費者理智越來越強,這個市場消費將變得特別冷靜。每個領域有每個領域自己規範,在自己範圍內去避免這種現象的出現,給消費者一個明確的導向。
韓語處在一個非常淺的一個狀態,來報名學習的大多是年輕人,有人學習韓語是有點跟風的狀態,學好韓語需要環境的影響,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有一個好的環境,大多數學員報名的原因,第一是因為環境好,第二當然也是老師的素質。老師都比較的親切,教學的品質也要非常的好,能夠及時幫助學員解決各種問題。
我們就教育産業的過程當中,如何去把握教育的本質,教書育人的本質,和商業利益的結合,我覺得是可以做到,但是大家在這個過程當中,不能迷失了。在資本的壓力之下,在這種大環境的壓力之下,商業利益的最大化作用這種追求,但是如果你相信他是不矛盾的。
服務和教育是一體的,英語教育方面要做到自主,讓大家大膽的交流,自由地交流。外語培訓沒有最好的培訓方式,只有最適合的正確選擇。每一個培訓企業在現在這种經濟環境下,應該做到的一個重點,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塊圈子,我們自己的圈子做得很好,應該是學員們所樂意看到最好的結果。
要看商業利益和教育規律之間的邏輯,作為教育産品,如果不遵循教育規律,那産品就很垃圾。如果你認為謀求商業利益和存在著某種矛盾,説明你本身有問題,凡是做好教育企業的人不會認為這兩者有矛盾,因為只有把這兩方面做好了,所有的矛盾都不是問題。
不同機構肩負的不同的責任,應該根自身情況去思考承擔什麼樣的責任,為中國教育帶來了什麼?“中國好教育”的議題讓我們想到第一個就是道德和品質,第二是具備基本的優秀的教學機能,第三,思考自己能承擔的教育使命和責任感,以及具備良好的教育教學的公共能力。
家長有需求,願意去學習英語才會選擇去報培訓班,一旦家長髮現孩子沒有得到預期的效果,就會産生落差,産生矛盾和糾紛,培訓機構要去探究到底是哪出了問題,避免所有因被動因素所造成的矛盾,培訓前要將具體協議整理清楚,要做好教育先從做好服務做起。
培訓機構要加強自我修煉的方式,慢慢地使整體的團隊強大起來。勇於不存在不合格的員工,個人的魅力大於體系的魅力。做教育招生很重要,教學更重要,中國的好教育,這是一個很長的話題,但是,如果一個學生走出去,不會對你的教學産生任何的抱怨,那麼你教育就是成功了,就是好教育。
要做中國好教育,要得到社會的評測,培訓機構當然都希望能夠得到社會肯定,要做到這一點,首先員工本身的成長是至關重要的,一定要重視員工的培訓和考核,而且要拓展視野,把同行的培訓經驗與自身的理念相融合,把企業做好,中國好教育是我們奮鬥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