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擔當高校之責推進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

來源: 光明日報 | 作者: | 時間: 2023-12-22 | 責編: 羅天林


中國政法大學新時代民法典宣講團攜手北京二中民法社團,開辦法治講座,舉辦模擬法庭。資料圖片

江蘇南通大學學生社團伯藜支教團來到廣西三江侗族自治縣獨峒鎮知了村小學開展暑期支教活動,開設繪畫、音樂、舞蹈、手工、武術等特色課程,豐富孩子們的假期生活。新華社發

【沿著黨的二十大指引的方向·教育筆談】 

2022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人民大學考察時強調,希望人民大學綿綿用力,久久為功,止于至善,為全國大中小學思政課教學提供更多“金課”。也鼓勵各地高校積極開展與中小學思政課共建,共同推動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總書記的重要講話明確了新時代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中高校的使命和擔當,高校和廣大高校教師要以總書記關於思政課建設的系列重要論述為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強化使命自覺,找準職責定位,主動奮發作為,積極探索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新路徑、新機制、新方法,全力答好“教育強國,高校何為”這一時代命題。

不斷強化高校的使命自覺

從青少年學生成長髮展規律來看,主動承擔和積極推進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是高校提高人才培養品質的必然要求。在我國國民教育的體系層次中,高等教育承擔著培養具有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級專門人才這一重任。人才培養目標決定了高校的立身之本在於立德樹人,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于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全面提高學生思想水準、政治覺悟、道德品質、文化素養,讓學生成為德才兼備、全面發展的人才。但人才培養是一個接續的過程,高校育才並非無源之水,離不開中小學的奠基和積澱。要想形成優秀人才“不盡長江滾滾來”的良好生態,高校不僅要守好自己的“一段渠”,還要和中小學攜手跑好接力賽;更需要“源頭活水來”,抓好從源頭預防到末端治理全過程,築起牢固的“生態屏障”。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作為高校了解大學生中小學階段成長環境、受教育內容和群體特點,掌握其成長髮展規律的有效途徑,對高校與中小學凝聚共識、共同培養拔尖創新人才具有重要意義。

主動承擔和積極推進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是高校主動應對新形勢,破解思想政治工作難點的實踐需求。大學是立德樹人、培養人才的地方,是青年人學習知識、增長才幹、放飛夢想的地方。但當前大學生群體在理想信念、價值觀念、心理健康等方面存在的一些問題,引發社會關注。究其根源,在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時代背景下,經濟全球化、社會資訊化、文化多樣化、利益多元化給青少年成長帶來諸多變數和不穩定因素,加之家庭、教育等複雜因素,一些青少年學生在人生“拔節育穗期”遇到的問題和困惑,並沒有得到及時的關注和解決,不斷積累並最終在大學階段集中爆發。澆花澆根,育人育心。高校應當以問題為導向,積極參與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追根溯源,找準癥結,為中小學開展思想政治工作明確“破題方向”、提供“解題方法”,教給青少年學生積極向上的思想,引導他們正確面對、合理解決“成長中的煩惱”,為健康成長成才打下堅實基礎。

準確把握高校的職責定位

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需要縱向銜接大中小學全學段,橫向貫通學校、家庭、社會各領域。統籌推進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需要各學段、各領域的子系統明確立德樹人的共同職責,做到不缺位;找準自身功能定位,做到不越位;實現良性互動,以共商共建共用實現協同育人。對於高校而言,應當充分發揮知識密集、人才雲集、資源富集的顯著優勢,積極助力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的理論研究、師資培養和資源供給,在一體化育人中起到引領和示範作用。

當好理論研究的“智囊團”,成為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創新思想的策源地。在大中小學循序漸進、螺旋上升地開設思想政治理論課非常必要。對此,高校應充分發揮學科專業聚合的優勢,組織馬克思主義哲學、教育學、心理學、社會學等領域專家學者,開展多學科融合研究,對於青少年學生身心發展規律、不同階段的發展特徵和需求層次進行學理解釋和系統闡釋,並將成果運用到教材編撰、課標制定和教學方法運用等實踐中來,進一步明確各學段相互銜接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不斷創新教學方法,讓黨的創新理論的宣傳教育更契合青少年的認知特點,融入青少年的成長日常,真正做到內化於心,外化于行。

辦好師資成長的“大課堂”,全方位賦能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的教師隊伍建設。辦好思政課的關鍵在於教師。當前新時代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課程體系不斷健全和完善,但在我國基礎教育發展不均衡的現實情況下,面對新要求和新任務,中小學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中存在的數量不足、知識儲備不足、能力本領不夠等問題也越來越凸顯。高校應充分發揮自身擁有的千余家馬克思主義學院、十余萬名思政課專任教師的巨大人才優勢,通過結對幫扶、集體備課、同課異構、專題研討、主題培訓等方式,為中小學思政課教師提供全方位的智力支援,有效提升中小學思政課教師隊伍的專業素養。針對當前中小學思政課教學中法治、心理健康等專題教育師資不足的情況,高校應主動引導鼓勵法學和心理學等專業教師積極參與一體化建設,和中小學思政課教師齊心協力補齊短板。從長遠來看,高校承擔著中小學思政課教師隊伍後備力量的培養重任。為此,高校應組織思想政治教育、哲學、法學等相關專業大學生到中小學開展志願服務和實習實踐,通過實踐經歷強化其專業認同,堅定其職業選擇,為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提供源源不斷的生力軍。

建好資源共用的“大平臺”,持續為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提供新動能。“大思政課”要善用之,高校要統籌調動校內外資源,深度挖掘其中的思政元素,打造理論和實踐、課內和課外、線上和線下相融合的一體化建設資源共用平臺。依託高校校史館、博物館、圖書館以及實驗室等教育教學資源,建設德育實踐基地,向廣大中小學開放,讓青少年開拓視野,增長見識。利用高校在資訊技術方面的優勢,建設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資源庫,為廣大思政教師特別是偏遠地區中小學思政教師提供微課、慕課、示範課、精品課等教學資源,並開展遠端教學、線上研討等培訓指導。充分挖掘高校校友、合作企事業單位等社會資源,通過英模宣講、主題實踐等方式,讓大中小學生同上一堂課,感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取得的偉大成就。近年來,中國政法大學與北京史家衚同小學、北京二中共建青少年法治教育與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教學基地,努力打通大中小學以及各學段資源壁壘,探索貫通大中小學、覆蓋課堂內外、師生共同參與、各方資源迴圈共用的青少年法治教育和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新機制新路徑,積累了一些經驗與心得。

總之,高校要持續探索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師生頭腦,繪好思政課育人同心圓,為培養一代又一代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提供智力支援和實踐智慧。

(作者:李秀雲,係中國政法大學副校長、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