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京”彩青春|在北京城之源,他吹過五千年的風!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 時間: 2023-12-05 | 責編: 羅天林

近日,由中央民族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2021級考古學專業碩士研究生秦彬為主角的微紀錄片《我們的田野》在北京電視臺《北京新聞》播出。紀錄片中拍攝了秦彬參與北京市委宣傳部、市委教育工委聯合推出的“‘京’彩文化 青春綻放”行動計劃“行走田野間 探秘北京城”項目,參與商周考古聖地之一——北京房山琉璃河遺址2023年度考古發掘工作的故事。該紀錄片也是北京電視臺推出的“中國夢365個故事”中的一期。

01 田野上的課堂

“玉米地的地上都是陶片,我全裝起來了,因為我當時覺得,這都是寶貝,我當時還覺得我老師為什麼不撿。”商周考古聖地——琉璃河遺址,一個秦彬只在課本裏或講堂上看到聽到的地方,終於有機會到達現場。

位於房山區琉璃河鎮的琉璃河遺址,是目前北京地區可追溯到的最早的城市文明源頭,被譽為“北京城之源”,在世界城市史研究上具有獨特價值,入選中國“百年百大考古發現”。在實習過程中,秦彬主要參與的是琉璃河遺址Ⅱ號夯土建築基址的發掘工作。要根據地層單位與遺跡單位,認真收集各堆積單位內的陶片、骨頭等遺物;將發掘情況以及負責探方內的遺物、遺跡做好文字記錄與考古繪圖工作。每天工作結束後都要當日完成考古工作日記,將發掘情況詳實記錄,並用相機與無人機對遺址區以及每個探方進行拍照。

回想起這段田野經歷,秦彬覺得很“幸運”。能夠依託‘行走田野間 探秘北京城’項目參加琉璃河遺址的考古發掘,將所學知識和專業技能付諸於實踐,是積極響應習近平總書記的號召,不斷為“建設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考古學”貢獻青春力量,成就“京”彩青春。

02 敬畏與責任

掛麵、劃線、繪圖、攝影、記錄……對比理論學習與田野實踐,秦彬坦言“課堂上老師傳道授業解惑與個人讀書感悟是像紙上談兵,田野考古發掘才是真刀真槍的戰鬥”。在發掘工作中,秦彬每天都在與大小不同的探方打交道,區別於課堂書本中典型清晰的考古地層案例,現實的考古田野中,遇到的卻是更加複雜難辨的地層與遺跡,“同一個平面上會出現五六層的東西”。心懷對考古的敬畏與對腳下探方與深埋文物的負責,讓他“每一次犯錯都覺得自己不行”。

秦彬和同事、老師們住在距離發掘現場十幾分鐘車程的臨時板房內。夏天天氣最熱的時候,考古隊臨時調整了工作時間,秦彬每天早晨5點便抵達發掘現場,面朝黃土背朝天,長時間保持蹲姿,反反覆復進行掛麵動作。有時候眼睛都花了……但在秦彬看來,“每天完成自己的任務,解決一個探方內的‘疑難雜症’,劃出來一個正確的遺跡開口線,梳理清楚一個遺跡間打破關係便是最有趣的事情”。

03 守護與熱愛

今年7月底,北京迎來了一場特大暴雨。“對發掘土遺址的考古人來説,晴天高溫不可怕,最可怕的是下雨”,土質結構的遺址遭受大雨的沖刷,嚴重時會導致遺址的垮塌。在暴雨斷電的夜晚,秦彬在工地負責老師的組織下搶救考古資料和歷史檔案,護送站內出土文物和儀器設備。當暴雨過後重新清點重要資料時,當看到上世紀北大考古係的先生們在琉璃河遺址發掘時拍攝的照片與發掘記錄被完好保存時,那一瞬間只剩下了“感動”。

在發掘工作間隙,秦彬的指導老師會帶他去週口店遺址參觀學習。博物館內有一座科學家紀念園,是曾在週口店遺址從事考古工作和研究的先生們的長眠之地,少有遊客參觀。瞻仰過園內一座座墓碑,回想起石碑上的銘刻,秦彬感慨不已,“那些先生們生前就在這裡工作,死後又埋在這裡,守護這片他們熱愛的土地,原來‘偉大’這兩個字這麼理解”。

這些印象深刻的記憶,讓秦彬對“薪火相傳,砥礪前行”這八個字有了真切感悟。“作為新一代的考古學子,我們要接過前輩們的旗幟,堅定扛起保護文物的責任,走好這條中國考古學的傳承之路。”

“我喜歡這個東西,我想堅持一下!”

如今,秦彬已經回到了校園,開始為畢業論文做準備,當被問及畢業之後的打算,他靦腆地回答:“申請讀博吧,如果申請不上就還是找與考古相關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