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名家學者齊聚中財大校園 聚焦“國之大者”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 時間: 2023-11-07 | 責編: 羅天林

11月6日,由中央財經大學主辦、北京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中央財經大學研究基地承辦的“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加快建設金融強國”專題研討會在學院南路校區主教114召開。

作為“中國財經管理專家的搖籃”,中央財經大學勇擔“財經報國排頭兵”使命任務,充分發揮學科特色優勢,在中央金融工作會議召開後第一時間謀劃設計,邀請行業領域權威專家學者召開專題研討會,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經濟思想,學習貫徹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精神,加快建設中國特色現代金融體系,開創新時代金融工作新局面搭建學術交流、行業研討的平臺,以實際行動為加快建設金融強國提供人才支撐和智力支援。

研討會上,中央財經大學黨委書記何秀超,北京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黨組成員、副主席、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副主任梁家峰,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院長何德旭做主旨發言。中央財經大學校長馬海濤主持會議並做總結發言。中央財經大學副校長李建軍主持專題研討和交流發言環節。

何秀超發言

中央財經大學黨委書記何秀超在發言中指出,中財大作為財經類高校的排頭兵、領頭雁,第一時間邀請專家學者開展專題研討,深刻學習領悟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認真貫徹落實會議部署要求,是“立學立行立做”。何秀超強調,立足教育強國新征程,中財大要切實負起“排頭”之責和“領頭”之任:一是向“遠”而行,在體系構建上樹標桿。要紮根中國大地,形成中國金融理論、中國金融學派,在努力構建中國自主的金融學知識體系、學科體系、話語體系上“領題破題”。二是向“高”而攀,在研究咨政上走在前。要提升智庫服務能力,在加快建設現代金融體系、堅決維護金融安全穩定、提升地方金融工作履職能力等方面,想出更多“金點子”、蹚出更多“新路子”。三是向“新”而行,在人才培養上當先鋒。未來,中財大願與兄弟高校、科研院所、企業機構一道,攜手前行、深化産學研用合作,不斷提升人才培養品質,助力金融強國建設行穩致遠。

馬海濤主持會議

梁家峰發言

北京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黨組成員、副主席,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副主任梁家峰在主旨發言中指出,要以金融高品質發展助力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梁家峰認為,中央財經大學召開這次研討會意義重大,發揮學校優勢學科的引領作用,為紮實推進金融高品質發展打牢堅實的思想基礎、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撐。

何德旭發言

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院長何德旭發表題為《對“優化金融服務”的認識》的演講。他從金融發展具有全局性、系統性和前瞻性三個方面闡釋了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金融工作的重要論述,提出了優化金融服務的路徑,包括調動所有金融因素,共同發力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金融服務;明確或突出金融服務與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為金融高品質服務創造更多更好的條件。

李建軍主持專題研討和交流發言

專題研討階段,國家一級教授、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教授王國剛,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政策研究局一級巡視員葉燕斐,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陳道富,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經濟學教研部教授董艷玲,中央財經大學原副校長、金融學院教授史建平分別從經濟高品質發展、金融機構市場化法治化、中國特色金融、科技金融、綠色金融五個視角探討金融強國。

王國剛發言

王國剛教授在題為《以金融強國推進經濟高品質發展》的報告中指出,當前我國金融供給側仍然存在短板和不足,為了應對這些問題,加快金融強國建設,我國應著力營造良好的貨幣金融環境,切實保障對重大戰略、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優質金融服務,為經濟高品質發展提供高品質的金融服務。

葉燕斐發言

葉燕斐巡視員在題為《引導和推動金融機構在市場化法治化軌道上健康發展》的報告中,就如何落實“八個堅持”這一金融工作的根本遵循談了看法,提出了尊重金融機構經營自主權、引導金融機構完善公司治理、按市場化法治化方式處置問題金融機構、發揮好市場第三方服務機構的作用等在市場化法治化軌道上推進金融創新發展的舉措。

陳道富發言

陳道富研究員在題為《對中國特色金融發展的若干思考》的報告中基於黨的領導、服務國家戰略等金融運作特徵,重點對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中國式現代金融體系進行了闡述,並就信義規則在中國當前金融運作中的應用提出了思考,指出中國特色金融發展兼顧規則正義和市場效率,建設雙層治理與多維秩序保障。

董艷玲發言

董艷玲教授在題為《做好科技金融這篇大文章》的報告中,通過對發達國家金融促進經濟發展的歷史回顧,提出科技創新是提升全要素生産率的重要推動力,科技金融發展決定一國能否成為“一流國家”;立足當前我國科技金融領域存在的矛盾和問題,從市場結構、投資者結構以及各類金融機構的業務創新等方面提出了做好科技金融這篇大文章的對策建議。

史建平發言

史建平教授在題為《做好綠色金融大文章,助力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的報告中指出,做好綠色金融這篇大文章是金融工作政治性和人民性的重要體現;從“雙碳”目標和國際環境變化分析了發展綠色金融政策的緊迫性,提出未來我國還需從內生化環境和生態效應、綠色金融標準體系、産品服務創新、風險管理體系以及管理人才培養等方面實現更多突破。

交流發言

在交流發言中,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院副院長彭俞超圍繞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上金融先導性作用和結構調整作用進行了分析。中央財經大學保險學院風險管理與保險系主任馬冰就金融機構自主權法制化和市場化方案進行了彙報。中央財經大學創新發展學院中國金融發展研究院副院長趙陽就如何進一步發展和完善我國綠色金融市場提出思考。中央財經大學財政稅務學院黨委書記肖鵬圍繞財政和金融協調配合以及地方債化解思路進行了交流。

中央財經大學校長馬海濤在總結發言中首先對此次研討會取得的成果給予了充分肯定,向所有參會嘉賓表示感謝。馬海濤從三個方面介紹了中財大在推動建設中國特色現代金融體系中所做的努力,一是堅守育人本位,著力培養金融自主拔尖創新人才;二是堅持守正創新,努力構建中國金融學自主知識體系;三是立足國家站位,聚力服務金融安全發展。馬海濤表示,期待未來繼續與各監管部門和研究機構加強合作,在加快建設金融強國道路上攜手共進。

合影

本次研討會雲集來自金融領域相關職能部門、研究機構和部分高校金融學院的權威專家,聚焦“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加快建設金融強國”這一主題,解讀會議精神、分享學習體會、探討行動路徑,以實際行動回答了“強國建設、教育何為”“教育強國、中財大何為”的時代命題。

(圖文:中央財經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