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全國“紅旅”選手以青春之行傳奮進之聲

來源: 北京日報 | 作者: | 時間: 2023-10-26 | 責編: 羅天林

10月19日上午,遼寧丹東的鴨綠江畔,一場別開生面的思政課正在進行。入圍第十三屆全國大學生紅色旅遊創意策劃大賽(簡稱“紅旅大賽”)全國總決賽的60支團隊、近200名師生齊聚抗美援朝紀念塔下,聆聽抗美援朝紀念館講解員心中的英雄——抗美援朝老兵、全國時代楷模朱彥夫的感人故事。他們走進抗美援朝紀念館,在紀念館講解員的講解下,一幅幅生動的照片,一件件真實的歷史文物,一段段可歌可泣的事跡,更是將他們帶回了73年前朝鮮戰場上那些炮火連天的晝夜。

這些參賽師生來自清華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南開大學、中國傳媒大學、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等近50所高校。自2011年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以下簡稱“北二外”)率先發起創辦大賽以來,每屆紅旅大賽決賽前,活動組織方都會組織參賽學生到決賽舉辦地具有重大歷史意義和教育價值的紀念地或場所,以“沉浸式”方式追尋紅色文化,感受革命烽火,教育引導廣大青年人發揚革命精神、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

本屆大賽特等獎獲得者、來自南開大學旅遊與服務學院的徐傳潤表示,“作為青年人,我們對於紅色精神的了解不能僅局限于書本。‘萬里路’與‘萬卷書’同樣重要。當你真正來到一座英雄的城市,你會自然而然地融入其中。抗美援朝紀念館具象化的展示給予我太多震撼。這次大思政課,讓我更意識到年輕人的使命,啟發我更好地講好中國故事。”

與會嘉賓為選手頒獎

抗美援朝紀念館講解員裴亞男講解朱彥夫的故事

大賽紅色內涵更加豐富

紅旅大賽綻放時代光彩

以“激揚青春夢 奮進新時代”為主題的第十三屆全國大學生紅色旅遊創意策劃大賽於今年四月正式拉開帷幕。大賽聚焦新時代,以培育時代新人為目標,以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事業所取得的歷史性成就、所發生的歷史性變革為主要內容,圍繞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挖掘旅遊資源中蘊含的革命精神和愛國主義精神,充分展現大國重器、生態文明、社會治理、鄉村振興等新時代中國共産黨人的偉大壯舉及其精神力量,力求讓參賽師生從心靈深處感悟紅色精神,在潛移默化中為大學生樹立起家國情懷,自覺擔當起傳承紅色基因的重任,築牢新時代青年理想信念之基。

此次大賽在作品類型上設計了“紅色旅遊線路設計”“紅色旅遊行銷方案設計”“紅色旅遊文創産品設計”“紅色足跡微視頻”“紅色精神微講解”“紅色故事微漫畫”六個參賽類別,共收到參賽作品4139份。在參賽規模上,來自全國676所高校的4706支團隊參與大賽,參賽選手超過2.8萬名,60支隊伍入圍決賽。

來自北二外的參賽選手徐玲玲的參賽作品是圍繞工業文旅資源這個主題展開的。“此次大賽一直強調‘新時代’的紅色精神,所以我選擇了身邊了解到的工業遺産轉化的旅遊地標,比如首鋼園,中國工業博物館,通過工業遺産從‘重工業’到‘服務業’的轉變,工業遺産活化對城市更新的推動,來體現中國共産黨團結帶領人民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時代紅色精神’。”

北京旅遊學會副會長、北二外旅遊科學學院院長呂寧表示,今年紅旅大賽的主題聚焦新時代,讓紅色旅遊文化,紅色旅遊資源的內涵更加豐富,已不再局限于革命歷史、紅軍等題材,而是將內涵豐富至新時代背景下的祖國各地的發展變化,比如鄉村振興、大國重器、“兩山理論”、非遺文化等。

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帶隊教師楊芳介紹説,中南林業科技大學是紅旅大賽的“忠粉”,旅遊學院的同學自2015年開始參加紅旅大賽,每年都有進入總決賽的團隊。“由於中南林業科技大學是一所以林業和生態為特色和優勢的大學,旅遊學院的人才培養也聚焦在森林旅遊、生態旅遊、自然教育、鄉村振興等方面。學院採用‘紅綠融合,文旅育人’的實踐育人模式,從綠色融合中豐富了紅色文化育人的內涵與外延。”楊芳還表示,為了讓策劃設計的作品更具時代性,她每年指導的團隊都會將策劃設計方向瞄準一些時代大話題展開。

紅旅大賽全國總決賽評委、原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宣傳教育局副巡視員邢濟萍表示,紅旅大賽為青年大學生提供了一個展示才華和創意的舞臺,同時他們也會不斷受到紅色文化的感染。這次參賽作品中有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那就是“讓紅色旅遊成為青年人的必選項”。因此,在紅色旅遊線路和行銷設計中,要讓紅色精神傳承與現代旅遊規律有機融合,在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和感受紅色文化前提下,把青年人喜歡的元素融進設計中,在紅色文創産品設計中把紅色文化與現代審美、非物質文化遺産、地域特色相結合,讓紅色旅遊真正成為青年人的必選項。

以賽促學播撒創意金種子

為紅色文旅注入青春活力

如何讓紅色文創設計與年輕人形成同頻共振?如何讓紅色文創産品與年輕人實現共情?這是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紅船遠航”團隊成員一直思考的問題。就在全國總決賽前一天晚上,“紅船遠航”團隊成員高睿和楊楚涵為了第二天的展示“精益求精”,一直在對項目文本做進一步完善和修改。

她們帶來的“紅船遠航”——一款以桌遊為靈感的文創設計作品獲得本屆大賽“紅色旅遊文創産品設計”組特等獎,“紅船遠航”不僅成功地融入了紅色文化與現代娛樂方式,更在參賽前就完成了市場轉化,目前有三百餘套實體産品,成為了一款富有紅色教育意義和市場吸引力的文創作品。今年19歲的高睿和楊楚涵得知獲獎後,她們直言“激動、開心、滿足,希望這款紅色文創産品贏得更多人喜歡,能讓年輕人用‘時尚’輕鬆的方式學習黨史,感悟紅色文化,傳承紅色精神。”

目前,“紅船遠航”文創産品已在京津冀、深圳、浙江等多地進行推廣,未來將進一步開發衍生産品,致力於用新穎趣味的紅色旅遊方式,進一步推動人們對紅色旅遊的喜愛,助力傳承和發揚紅色文化,培養愛黨愛國情懷。

北二外旅遊科學學院副教授王金偉曾指導過八屆紅旅大賽,在他看來,一個優秀的紅旅作品首先要具備獨創性和創新性。創新性的元素可以包括新穎的主題、互動體驗、數字化技術應用等;其次,優秀的策劃應該有明確的教育價值,有助於遊客更深入地了解相關歷史和文化。最後,策劃應該考慮到可持續性,包括環保、社會責任和經濟可行性。

據悉,每年紅旅大賽都能徵集到很多優秀的作品。大賽12年來累計參賽師生逾10萬名,徵集參賽作品1.7萬件,參賽作品和人數年年創新高。本屆大賽大學生們除了關注傳統紅色旅遊內容,更多地注重紅色旅遊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紅色旅遊與民族精神相結合,拓寬紅旅新視野。同時,本屆賽事的參賽者大多為“00後”,他們的參賽作品有著鮮明的“Z世代”特徵。

“紅旅大賽的這種‘以賽促學’的方式非常好,可以讓我將概念性的知識與實際操作更好地結合。”來自西北師範大學薪火耀隴原隊的趙紫涵表示,這種方式也可以對自己的理論學習起到促進作用,使自己在書本學習時更加紮實、精準。在趙紫涵看來,新時代弘揚紅色精神最重要的一點,是要通過紅色資源的開發,營造出育人的氛圍,讓更多的人在這種氛圍中體悟到紅色精神的內涵和實質,進而更加珍惜當下的美好生活。

紅旅大賽採用“N+1+N”模式,根據全國任意旅遊目的地和決賽地指定的紅色旅遊目的地設計N種系列旅遊産品,鼓勵引導大學生以紅色旅遊資源所在地為切入點進行創意策劃,從帶動地區經濟發展的角度出發,希望通過大學生的視角,為當地紅色旅遊高品質發展提供參考。紅旅大賽這種“以賽促學”的方式,已成為培育綜合性紅色旅遊人才切實高效的途徑。

本屆紅旅大賽決賽就要求參賽隊伍通過視頻路演的方式展示遼寧紅色旅遊創意作品,為宣傳展示丹東紅色文化營造了濃厚輿論氛圍,為打造“六地”紅色旅遊新高地提供強大的智力支援,為丹東這座紅色之城、建設紅色旅遊融合示範區注入強烈的時代元素與青春活力。

來自成都理工大學的張興參加決賽的作品就是充分利用遼寧省獨特的“六地”紅色文化的特色資源,以“雷鋒七問”為紐帶串聯各紅色資源點位,按照一天答一問、一問一主題的思路,打造具有鮮明特色的“7+6”紅色教育經典研學線路。

紅旅大賽中汲取成長營養

以青春之聲傳遞奮進之音

用青春之音講述中國故事,以青春之行傳遞奮進之音。丹東是一座英雄城市。本屆紅旅大賽安排了抗美援朝紀念館講解員裴亞男為師生們帶來她心中的英雄——中國當代保爾、全國時代楷模、2021年度感動中國人物朱彥夫的感人故事。

參賽選手、來自包頭輕工職業技術學院旅遊管理專業的學生王剛表示,應該把英雄與時代連結,英雄主義精神也要具有時代特點。來自廣州華商學院的選手黃志豪則表示,賡續英雄主義精神需要通過切身經歷,充分體悟到英雄主義及其精神的內涵與價值,進而理解新時代賦予青年人的使命,更好地強化自己的擔當意識。

“我們倡導的英雄主義精神應是為了祖國和人民的利益,不怕艱難困苦、不怕流血犧牲的精神;是對祖國堅如磐石的信仰和為國家富強、民族復興的目標而一往無前的決心。”對於在新時代如何更好地賡續英雄主義精神,張興表示,要心中有榜樣,更要腳踏實地、付諸行動,到祖國需要自己的地方去。

參賽選手、廣西師範大學文化産業管理專業本科生劉忠禹説,“我的身份不僅僅是一名參賽選手,更是一名新時代的大學生。作為一名學習文化産業管理專業的學生,深知責任重大。我一定會牢記囑託,利用所學知識,為文化強國事業、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宏偉目標繼續奮勇前進。”

北二外旅遊科學學院指導教師鄭紅教授表示:“紅旅大賽是一個很好的抓手,讓我們把對學生的思政教育從課本走到實踐,從傳統的方式變成行走的課堂。這種‘潤物細無聲’的教育方式更容易被當代大學生接受。”

紅旅大賽自舉辦以來,在國家旅遊主管部門、中國旅遊協會旅遊教育分會的支援下,每年舉辦一屆,至今已經連續舉辦十三屆,是目前全國範圍內以大學生為主體的規模最大的紅色旅遊專業賽事,入選教育部全國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項目,被稱為“面向千校萬人的思政教育平臺”“行走在祖國大地上的思政大課”。

12年來,紅旅大賽帶領大學生先後走進陜西銅川、河南蘭考等一批革命老區進行比賽創作,形成了以“紅旅大賽”為龍頭、各大高校“紅色理論課程”為基礎、各地紅色旅遊景點為實踐載體的大學生紅色教育培養體系,讓參賽大學生從理論走向實踐、從書本走向生活、從課堂走向社會,用實際創作詮釋使命擔當。

參賽選手展示作品

紅色導向不忘初心辦比賽

培養紅旅青年與時代同行

紅旅大賽創辦之初,吸引的參賽團隊大多是與旅遊相關的專業。如今,參與紅旅大賽的參賽團隊中,有些團隊在隊員組成方面已經出現跨專業、跨學科、甚至跨區域的組合,這從側面反映出,紅旅大賽已經不再是旅遊相關專業的賽事,隨著大賽的影響力日益擴大,每年吸引了更多非旅遊專業的學生參與。

同時,大學生們通過紅旅大賽,參加全程活動,“經歷”歷史事件,這一過程充滿了故事性、體驗性和互動性,使選手們從“旁觀者”成為了歷史的“參與者”。當精神的言説成為跨越時空的實踐時,大學生無疑更能加深印象,感受更為鮮活的紅色歷史,明瞭紅色文化蘊含的精神實質。

此外,紅旅大賽以“紅色導向,傳承基因,不忘初心,面向未來”為宗旨,讓廣大青年學子在行走中感悟中國革命的波瀾壯闊的同時,還在學習中見證了黨的崢嶸歲月,在實踐中弘揚了紅色精神、傳承了紅色基因、展現了時代風采,使紅色歷史學習“走腦入心”,形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全新生動實踐。

因此,紅旅大賽從一場賽事起步,一路走來,豐富的不僅是參賽形式、作品類型,增加的也不只是參與學校以及選手人數,歷練的更不只是參賽團隊文旅項目的策劃能力。

如今,紅旅大賽已成為面向“千校萬人”的思政教育平臺和行走在祖國大地上的思政“金課”,且傳播力、影響力、引領力還在不斷提升。

對於紅旅大賽今後的發展規劃,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副院長張嚴表示,將秉承紅色育人初心,繼續致力於培養更多厚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底蘊、庚續紅色文化基因、擁有人類文明視野的新時代紅旅青年,致力於與高校同仁、行業專家、業界同行一道促進紅色旅遊文化在更廣範圍更深層次的交流,致力於在新階段助力紅旅産業高品質發展更有青春的味道、智慧的表達,紅旅青年與新時代同行。文/顧昕昕 唐恩思 田文攝

參賽選手在總決賽上做作品展示

參賽獲獎選手合影

參賽選手參觀抗美援朝紀念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