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探訪“博士農場” 看“北農技術”助力農民大豐收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 時間: 2023-10-26 | 責編: 羅天林

十月的京郊大地一片豐收景象。近日,我校生物與資源環境學院任爭光副教授負責的平谷區金海湖鎮茅山後村“博士農場”和植物科學技術學院趙波副教授負責的平谷區夏各莊鎮賢王莊村的甘薯工廠化育苗“博士農場”都迎來了大豐收。

在平谷區金海湖鎮茅山後村的果園裏,佛見喜梨挂滿枝頭、果香四溢。佛見喜梨歷史悠久,是茅山後村的特産,也是村裏的“金招牌”。因其特別的營養價值、口感和外形,價格也是一般梨的2-3倍,但前幾年佛見喜梨病蟲害頻發,果農試了各種辦法,效果都不理想。

自2021年起,我校任爭光老師作為科技特派員,在茅山後村建立科技工作者驛站,通過深入細緻的調研,摸清了佛見喜梨主要病蟲害發生情況,為當地果農制定了病蟲害綠色防控方案。“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我得通過技術培訓把病蟲害防控方法教給他們。”他先後開展技術培訓多次,在村裏培養了20多位技術骨幹。

病蟲害問題解決了,任爭光還要繼續研究怎麼幫果農進一步提高佛見喜梨的産量和品質。2023年,任爭光申報創建了茅山後佛見喜梨病蟲害綠色防控與專業化管理“博士農場”,在50畝種植示範園全面測定梨園土壤有機質含量,集中推廣示範以生物防治技術為主的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為佛見喜梨的品質提升和高産穩産持續保駕護航。

今年,在任爭光的指導下,果農開始施用微生物菌肥和菌劑,通過害蟲天敵等綠色防控手段降低了化肥和化學農藥的使用,佛見喜梨品質得到了很大提升。

如今,佛見喜梨已成為茅山後村穩定創收的支柱産業,種植戶年平均收入可達15萬元左右,這讓果農嘗到了科技的甜頭,也感受到了新的發展機遇。“我們在任老師的指導下施用微生物菌肥和菌劑,通過釋放天敵昆蟲、懸挂昆蟲誘芯、噴施微生物菌劑,林下生草栽培等綠色防控手段降低了化肥和化學農藥的使用,佛見喜梨的品質有了保證,果農的‘錢袋子’就更鼓了。”茅山後村黨支部書記馬小勇高興地説。

“有科技就是不一樣,今年我們的甘薯大豐收,收入肯定要漲不少。”正在收穫甘薯的平谷區夏各莊鎮賢王莊村農民笑得合不攏嘴。

平谷區夏各莊鎮賢王莊村的甘薯工廠化育苗“博士農場”由北京農學院甘薯專家趙波與夏各莊鎮賢王莊村聯合申報創建。專家團隊提供甘薯育苗新技術,村集體負責提供土地和農業設施等,搭建了20個育種棚,共同開展甘薯工廠化冷床育苗。從設施選擇、苗床建造、種薯碼放、覆土厚度、溫度控制、病害防治等方面實施系統改進,規模生産高品質甘薯壯苗,滿足平谷及周邊農戶對優質甘薯苗的需求,同時為農民提供技術培訓與就近就業機會。

“‘博士農場’今年一茬薯苗收益60萬元左右,明年計劃成倍育苗,持續帶動農民增收致富。”趙波老師對通過新品種新技術推動平谷區甘薯産業蓬勃發展充滿信心。

來源 |北京農學院